以色列有多少領土是「搶」來的?

局勢君 發佈 2023-11-06T21:32:47.629979+00:00

以色列現在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區的90%,那麼有多少是以色列搶來的呢?我們今天所有的討論都集中在「巴勒斯坦地區」這個狹小的地方,如果用最簡單易懂的描述來界定,那麼巴勒斯坦地區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構成。

音頻:以色列有多少領土是「搶」來的?

以色列現在控制了的90%,那麼有多少是以色列搶來的呢?

我們今天所有的討論都集中在「巴勒斯坦地區」這個狹小的地方,如果用最簡單易懂的描述來界定,那麼巴勒斯坦地區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構成。之所以給巴勒斯坦國加引號,是因為在聯合國那裡它還是觀察員國,屬於沒轉正的臨時身份。

老有人說猶太人是巴勒斯坦地區的外來者,是19世紀才去的那裡,這當然是不對的。如果「自古以來」有法律效力的話,或許猶太人就是巴勒斯坦地區法定的所有人。早在公元前1200年,猶太人就已經出現在巴勒斯坦地區,公元前1000年出現,公元前900年間分裂成以色列王國和猶大王國。後來各大帝國打來打去,巴勒斯坦地區夾在中間是必爭之地,猶太人那巴掌大的小國註定像一隻獵場上的兔子一樣被奪來又奪去,每一次都要死人,死很多人。

先來的是伊拉克地區的亞述帝國和巴比倫王國,後來是波斯帝國,再後來是馬其頓王國,再往後就到了羅馬帝國時代,它們對巴勒斯坦地區的控制從公元前60年持續到公元630年。擊敗了羅馬帝國後,阿拉伯帝國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區,從此大量阿拉伯人遷入巴勒斯坦,現在的巴勒斯坦人便是他們的後裔。之後是十字軍東征的200年,再往後蒙古帝國又控制了十多年,然後被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統治了250年,1517年巴勒斯坦又落入奧斯曼帝國手裡,1918年一戰結束奧斯曼帝國戰敗被肢解,巴勒斯坦歸了大英帝國,成了英國人的殖民地。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地理位置圖)

猶太人逃離巴勒斯坦流浪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就是從羅馬帝國統治的公元1世紀,因為不走不行了,羅馬帝國拿猶太人當牲畜對待,動輒屠殺百萬,或者以十萬為單位賣掉做奴隸,這種生存狀況只能跑,大部分游過地中海去了西歐,西歐國家不待見就往東歐跑,還有一部分在中東周邊甚至非洲。大概1880年以後,全球流行民族主義獨立思潮,興起的猶太復國主義推動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地區安家落戶,他們自掏腰包從阿拉伯地主手裡買地蓋房子。到1948年巴以分治之前,猶太人只買了現在巴勒斯坦地區6%的土地。所以嚴格說來,這6%的土地是合法的,沒有任何爭議。

之後的50年間,猶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區的回流一直沒斷過。到二戰結束後,那裡的情況是以色列雖然只有6%的合法土地,但是那裡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經是猶太人,他們和當地阿拉伯人矛盾不斷,衰落的英國已經無力繼續處理這堆事,乾脆把巴勒斯坦連同兩個民族的爭端打包交給聯合國。為此聯合國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通過討論和投票表決的方式解決問題。當時57個聯合國成員國制定了《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把巴勒斯坦地區一分為二,55%給猶太人、45%給阿拉伯人,耶路撒冷爭執不下暫時由聯合國託管。

6%的土地突然暴漲到55%,猶太人當然非常高興,但是阿拉伯人卻氣到崩潰。客觀地說,這個分配當然不公平,但是不公平也有原因,一方面猶太人口已經超過了1/3,給少了肯定不夠用;另一方面當時的聯合國由西方國家控制,它們既同情猶太人兩千年的流浪史,又同情其在二戰期間被種族滅亡遭遇,所以分配方案偏向猶太人。這個分配方案在57個成員國的表決中,以33票贊成的結果被通過了,比半數隻多了5票,爭議自然很大,當時中東國家都投了反對票。

(第一次中東戰爭)

從6%到55%直接多出了49%,多出來的這部分怎麼認定就看個人了。在西方國家的制度里,議會表決通過就具有合法性,如果認可聯合國這個機構及其決議,那麼猶太人多出來的這49%就是合法的;如果認為聯合國無權甚至沒有資格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個分配就不算數不能承認,當時阿拉伯國家就堅持聯合國無權分配巴勒斯坦,有些阿阿拉伯人就持有後一種觀點,所以至今也不認可。巴以之間的衝突從那時候開始,一直持續至今。

1948年5月14日,英國託管巴勒斯坦的日子結束了,猶太人在這一天敲鑼打鼓宣布以色列建國。長期反對巴以分治方案的阿拉伯國家怒不可遏,在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由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出兵組成的聯軍進攻以色列,規模之大是打算把以色列從地表剷除的。這次戰爭史稱第一次中東戰爭,也叫做以色列獨立戰爭。

戰爭一開始阿拉伯聯軍占優勢,剛建立的以色列瀕臨亡國,這就太不給聯合國大佬們面子了,在聯合國介入下雙方被迫短暫停火,全世界的猶太人聞訊紛紛趕往以色列參戰,有些人傾家蕩產捐錢買武器送過去。不久戰爭重啟,形勢發生逆轉以色列擊敗了阿拉伯聯軍。戰後以色列與幾個鄰國簽了停火協議,以色列的國土面積擴大到了80%,相比聯合國劃分的55%又多出了25%,這25%顯然是搶來的,這阿拉伯國家能願意嗎?

(贖罪日戰爭)

後來阿拉伯國家又跟以色列打過4次,加起來總共5次中東戰爭,早幾次為的是滅掉以色列,後來就只求把丟掉的土地奪回來,只是5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一次也沒贏。以色列卻在這個過程中越打越強,實際控制面積也越來越大,經過幾次談判歸還,到手的依然多達巴勒斯坦地區的90%,巴勒斯坦人不但只剩10%,很多人還變成難民在周邊國家流浪。

在後來的四次中東戰爭中,我們需要介紹第四次中東戰爭,也叫「贖罪日戰爭」,發生在1973年10月6日。2023年的10月6日,也就是「贖罪日戰爭」50周年紀念日那天,哈馬斯從加沙城多路出擊進入以色列南部燒殺搶掠綁架平民,引發了世界震驚,迫使以色列開始了強勢報復。贖罪日是猶太人的一個重要節日,在這天猶太人要懺悔一年來的罪行,進行祈禱並禁食,以求上帝的寬恕。1973年的贖罪日,敘利亞和埃及對以色列發動突襲;2023年的贖罪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突襲,選這一天的原因是以色列人警惕性低還沒有吃東西,突襲的成功率更高。

1990年之後,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衝突就縮小到了和「巴勒斯坦國」之間的衝突。但是巴勒斯坦國內部也不團結,最重要的政黨組織有兩個,一個叫「」,以約旦河西岸為總部,簡稱「法塔赫」,其解決問題的思路是通過政治方式跟以色列談判;另一個叫「伊斯蘭抵抗運動」,以加沙城為總部,簡稱「哈馬斯」,其解決問題的思路是通過戰爭方式跟以色列拼命。這樣一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繼續縮小到了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衝突,因為哈馬斯主要蝸居在加沙城內,所以以色列就把加沙四面圍起來,變成一個監獄城市。

(卡達埃米爾阿勒薩尼)

由於阿拉伯國家與西方之間複雜的經濟關係和安全關係,它們不再公開和以色列武裝對抗,但是會暗中支持哈馬斯,比如卡達是哈馬斯背後最大的金主,前後提供了數10億美元資金;再比如爭做「中東一哥」的土耳其,多次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站邊巴勒斯坦;當然還有伊朗,它對哈馬斯的支持重點是提供武器裝備和軍事行動指導。

如果在1948年聯合國主持分家的時候,阿拉伯人就同意當時的方案,那麼巴勒斯坦人現在還有小一半的國土,他們對以色列的多次圍攻反倒給了以色列以自衛的理由去擴大「安全區」,像賭博一樣想回本結果失去了更多;就像這次哈馬斯對以色列的突襲,可能導致他們既失去加沙這個基地,也失去在「巴勒斯坦國」的政治地位,變成一個流亡組織。

如今都2023年了,距離1948年過去了75年,巴以雙方為此耗掉了一代人,現在讓以色列放棄到手的領土退回到1948年的55%是不可能的,現在讓巴勒斯坦人守著剩下的10%從此心無雜念地過日子也不可能,所以巴以衝突沒有好的解決方法,但是假如這次以色列把加沙徹底接管並將其移交給溫和的「法塔赫」,能一定程度降低以後的衝突頻率,也可能為政治解決提供可能性。

(被哈馬斯擊毀的以色列坦克)

領土問題從來不是講道理能解決的事,如果有特例,那也是背後強大的國家實力在發揮作用。2000年前猶太人太弱,眼睜睜看著國破家亡被迫流浪;2000年後巴勒斯坦人太弱,眼睜睜看著土地被以色列搶走而無可奈何。二戰結束分家時的國際體系由西方國家說了算,這個怪巴勒斯坦人的命不好;之後的幾十年他們一直打不贏以色列,這個就屬於想高調但實力不允許了 。

局勢君的政治課

有意思、有深度、有視野!

一起學習,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優秀!

【轉載隨意,但請保留出處】

點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