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不得不提的歷史背景 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目前...

致遠觀察王欣 發佈 2023-11-11T01:05:32.885553+00:00

以巴衝突不得不提的歷史背景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有幾個不容忽視的歷史背景。更廣泛的歷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當時西方的福音派基督教推動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國家,將「猶太人的回歸」了結,在新世紀讓猶太人復活、彌賽亞回歸,西方人也能過上新生活。

以巴衝突不得不提的歷史背景

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有幾個不容忽視的歷史背景。更廣泛的歷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當時西方的福音派基督教推動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國家,將「猶太人的回歸」了結,在新世紀讓猶太人復活、彌賽亞回歸,西方人也能過上新生活。

在19世紀末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幾年這成為歐洲人的基本共識,首先是符合那些希望瓦解奧斯曼帝國並將其部分併入大英帝國的利益,二是英國人不喜歡猶太人的大規模移民,英國權貴們和猶太人和基督徒們想到了一起,就想把猶太復國作為解決中歐和東歐反猶太主義問題的靈丹妙藥。於是,英國政府於1917年發布了臭名昭著的《貝爾福宣言》。

猶太思想家和政治家將猶太教定義為民族主義的基礎,希望藉此能夠將巴勒斯坦作為「猶太民族重生」的理想之地,保護在歐洲遭遇生存危險的猶太人。故而猶太人以歷史、文化和宗教思想等為手段,實施猶太社區定居計劃,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區,試圖逐步在巴勒斯坦地區實施猶太化,但同時又忽略、無視原住民存在的事實和他們的利益。

事實上,當時的巴勒斯坦社會相當漂亮和繁榮,巴勒斯坦人民處於現代化和民族認同建設的早期階段,也誕生了反殖民運動組織。

當前危機相關的另一個歷史背景是1948年對巴勒斯坦的種族清洗,包括將巴勒斯坦人從祖祖輩輩生活的村莊強行驅逐到加薩走廊(10月7日遭到襲擊的一些以色列定居點就建立在這些村莊)。猶太人的這個動作受到了世界的關注,但並未受到譴責,更沒有被阻止。因此,猶太人繼續訴諸種族清洗,以確保其完全控制歷史上的巴勒斯坦,並儘可能少地留下巴勒斯坦人,之後便有了 1967 年戰爭期間和之後驅逐30萬巴勒斯坦人,以及此後被驅逐出西岸、耶路撒冷和加薩走廊的超過60萬巴勒斯坦人。

這裡還有以色列占領西岸和加沙的背景。過去50年來,以色列占領軍對這些領土上的巴勒斯坦人實施持續的集體性壓迫,以色列安全部隊和以色列定居者的私人武裝不斷騷擾當地巴勒斯坦人民,多年來不斷監禁了數十萬人。所有這些嚴厲的政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被占領的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被殺、受傷和被捕的人數猛增,以色列政府對耶路撒冷基督教和穆斯林聖地的政策越來越激進。

這次以巴衝突還有一個背景是以色列上次單方面從加沙撤出、哈馬斯贏得加沙地區民主選舉後發生的,在上世紀90年代《》簽訂後,以色列加薩走廊用圍牆、鐵絲網包圍後撤出,將加沙和約旦西岸和東耶路撒冷斷開。

以色列自稱是中東唯一的民主國家,但實際是一個只對其猶太公民有利的民主國家,以色列內部的

猶太國(希望以色列更加神權化和種族主義的定居者國家)和以色列國家(希望保持現狀)之間的鬥爭也一直沒有停息。

以色列控制了加沙猶太人區的出入境點,甚至監控進入的食物種類,按人口計算將食物供應限制在一定的基本需要之內。對加沙長達16年的圍困,那裡幾乎一半的人口是少年兒童。2018年,聯合國就已經警告過加薩走廊將成為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所以,將加沙的孤立圍困起來以及在約旦西岸推行猶太化表明,在以色列人眼中,《奧斯陸協定》允許以色列以其他方式進行占領這些地區,而不是建立真正的和平。

綜上,以色列從上個世紀開始的回歸之後至今,以及未來,都會不斷擴大猶太人定居區來蠶食巴勒斯坦人的區域來,這個政策的結果就是與巴勒斯坦人民的矛盾和衝突將會不斷,巴勒斯坦人民將繼續為自己的民族權益而鬥爭,流血的循環將不會結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