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蕞爾小國日本為什麼能夠打敗泱泱大國大清?

清風明月逍遙客 發佈 2023-11-12T00:26:18.458709+00:00

大清國割地賠款,創痛深巨,喪權辱國,危機四伏,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日本則由於小國擊敗大國,成功躋身於西方列強隊伍,成為世界強國。

19世紀末葉的,已經是一座將要傾倒的大廈,更是一個病入膏肓的巨人。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舉世震驚,影響深遠。大清國割地賠款,創痛深巨,喪權辱國,危機四伏,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日本則由於小國擊敗大國,成功躋身於西方列強隊伍,成為世界強國。

甲午戰爭前,大清國已經發生了許多次對外戰爭,如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中法戰爭,可說是烽火連天,硝煙瀰漫。而中日甲午戰爭,比以前的歷次戰爭規模更大,損失更重,失敗更慘。

甲午戰爭的失敗,曾經弱小的日本人為什麼能夠打敗中國?當然有很多原因。

1895年10月10日是大清國皇太后慈禧的60大壽。中國人認為60年為一個甲子年,為此,慈禧對自己60大壽非常重視,提前三年就不惜重金,甚至挪用北洋海軍軍費,積極著手籌備,前後耗銀541萬兩。恰巧在這個時間段,甲午戰爭爆發,即便是在大連、旅順戰事十分緊急的情況下,紫禁城裡依舊歌舞昇平,連唱三天大戲為太后祝壽。慈禧以一己之私利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反映了整個清朝中央的極度的腐敗。

上樑不正下樑歪,清朝的官吏們養尊處優,愛財如命,不知國計,罔知外情,當官的目的就是為了發財。可以根據官爵職位的大小優劣定出價錢,然後出售,中飽私囊,這幾乎成為合法的了,成為清朝官僚階層的整體寫照。

吏治腐敗,導致軍隊也腐敗。軍官剋扣軍餉,貪污公款,攜眷構屋,聚賭嫖娼,無所不為,造成官兵關係極度緊張。而士兵軍無鬥志,人有渙心,聞聲而潰,望風而靡,戰場上無人真正效力。

平壤攻防戰一拉開序幕,主帥葉志超就張皇失措,慌亂潰逃,致使全軍混亂,平壤失守。衛汝貴所轄部隊形同土匪。甲午戰爭的各個戰役中,軍官臨陣脫逃的不計其數。

陸軍腐敗,海軍也腐敗。北洋海軍不經常訓練,卻用艦船送貨接客,賺錢發財。同時,接受外國軍火商的賄賂,購進大量劣質槍炮、彈藥。黃海海戰時,定遠、鎮遠兩艦主炮熘彈只有三發,形同虛設,成為日軍船艦的靶子。

甲午戰爭,清朝始終未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指揮中心。「前敵總指揮」不是決策人物,軍機處的戶部尚書翁同和、禮部尚書李鴻藻是決策者但老朽無能,不具備擔任指揮全局的能力。即便是後來重新啟用老邁的「鬼子六」恭親王奕訢,依舊是於事無補。

指揮部不行,軍隊指揮更失靈。部隊歸地方所有,是地方督撫的私有財產,清朝兵部不直接管理部隊。清軍雖號稱百萬,但都分別駐紮在各地,朝廷幾無可調之兵。北洋海軍是李鴻章的私人海軍,除他之外任何人都調遣不靈。幾支較大的陸軍也歸地方督撫所有,非督撫允准,中央也是調動不靈。而這些部隊只聽他們直接上司的命令,其他人難以代替。

平壤之戰,,清朝衛汝貴的盛軍、馬玉昆的毅軍、左寶貴的奉軍和豐升阿的練軍等四大軍,還有葉志超的一支部隊,相互之間互不隸屬,各懷心事,怕自己吃虧。這五支部隊臨時指派葉志超指揮,一旦葉志超逃走,四支部隊轉運不靈,導致平壤戰役失敗。

不是唯才是舉,而是任人唯親。李鴻章任命十分可靠的淮軍舊部丁汝昌為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是陸軍將領,不諳海軍,也不知海將,由他指揮的北洋海軍缺乏訓練,戰備不力。海戰時,他又不嫻海戰指揮,終於造成北洋海軍的全軍覆沒。其實,北洋海軍中有一批熟習近代海軍,熟諳近代海事的留學英國的海軍高級將領。

上述官場、官吏、軍隊的腐敗說到底還都是表面原因,透過表象我們看到真正深層次的原因。

中國曾長期領先於世界,一直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國防建設的重點是守成,是防止自己從世界中心地位墜落,在戰略上始終是被動的、消極的。進入近代, 日本卻一直在尋求崛起,並且清楚地知道在弱肉強食時代崛起的本錢就是實力,因此時刻注意尋找打敗中國的時機,在國防戰略上始終是主動的、積極的, 是虎視眈眈的,在甲午戰爭中是有備而來的。

特別是對海軍和海洋的認識,中日兩國差異巨大。日本把大海看成是通往中國大陸的橋樑,把爭奪制海權作為掌握對中國作戰主動權的關鍵,所以在發展海軍的同時,一直在主動尋求同北洋海軍的戰略決戰機會。

而中國把海洋看成防禦的屏障,把海軍消極地看成是運輸船隊、運兵船的護航力量和陸地防守的一種輔助。

中國開展了30多年的洋務運動,雖然引進了西方的軍事裝備,建成了一支北洋海軍,卻沒有完成中國軍隊的現代化任務,尤其是沒有造就出一支具有高度國家意識和專業水準的軍官群體,沒有造就出一支一往無前的富有英雄主義犧牲精神的士兵隊伍。

縱觀歷史進程,中國的思想文化及科學技術曾長期領先於日本。在西方列強憑堅船利炮打開國門之後,中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但主要是學習西方,瞧不起近在眼前的、曾經的學生——日本。

十九世紀中後期,為應對西方列強的掠奪和入侵,中日都掀起了學習西方的改革運動。不同的是,中國的「洋務運動」是在「祖宗之法不可變」,堅持「中體西用」的前提下進行改革,結果成為僅限於物質層面、器物層面上的學習,只能學到皮毛。反觀日本,明治維新學習西方,目光不僅僅是要占領日本、戰勝中國,而是統治亞洲、稱霸世界。為此,日本把一整套的西方體制都學過來,變成資本主義強國。

甲午戰爭之前數年間,日本為準備戰爭有預謀地進行大量間諜活動,不斷向中國派遣大批間諜,千方百計地搜集有關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地理等各方面情報,對戰爭的進程,甚至戰爭的結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886年日本在華最龐大的間諜機構樂善堂在漢口成立,以經營眼藥水、書籍、雜貨作為掩護,先後在北京、長沙、重慶、天津等地建立分支機構,組成了一個遍布中國主要城市的間諜網。樂善堂的間諜在中國各地搜集的情報分門別類整理,編纂成3大冊2000多頁的《清國通商綜覽》,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地理、交通等諸多方面,為日本侵華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在上海租界裡,日本成立所謂的日清貿易研究所,名為促進清朝和日本的貿易往來,實則是一個以培養「中日貿易人才」為名的間諜訓練機構。

在天津,日本通過陰謀策劃,加上金錢和美色的誘惑,拉攏天津軍械局書辦劉棻。劉棻將清軍各軍械營槍炮、火藥、子彈數目等悉數告訴日本間諜。一些要害部門,如電報局、軍械所,都混進了日本間諜,一些李鴻章的往來機密文電和密碼都落入日本之手。

日本諜報頭目、參謀次長川上操六親自到中國直接感受和了解清朝的意圖及實力,李鴻章甚至視他為上賓,請他參觀軍工廠、軍事設施、軍隊操練,使其不僅了解到清政府並沒有對日作戰的全面準備,而且對清軍戰鬥力及地形、風俗人情均作了詳細考察,增強了發動戰爭的信心。

當得知北洋海軍開赴朝鮮的出發時間後,潛伏間諜宗方小太郎立即電告日本諜報機關。日軍大本營即派日本聯合艦隊出發前往攻擊。北洋艦隊準備返航時,在大東溝以南的黃海海面遭到日本艦隊的襲擊,引爆黃海海戰。

期間,有三名間諜因為工作出色,受到明治天皇的親自接見,這在世界間諜史上都很罕見的。

自大明朝1644年亡國後,日本和朝鮮都認為中華大地已經淪陷於夷狄之手。19世紀60年代,日本幕府第一次派代表團到中國來考察,其中有個成員叫作高杉晉作到上海書攤買書,問有沒有魏源的《海國圖志》,書店老闆說不知道此人此書,拿出了一堆怎麼應對科舉考試的書給他。高杉晉作又要買抗英名將陳化成、林則徐的書,都沒有。

當年魏源的《海國圖志》寫好後,在中國無人問津,而在日本卻反倒成了暢銷書。高杉後來在日記中深為感慨中國人的思想和中華的正道相差太遠,中國知識分子陶醉空言,不尚實學。

在日本人思想里,認為滿人是夷狄,他占得中原,我為何占不得?我比你還更接近「中華」。甚至自認為日本人是來解放中國、 光復中原的,中日同根同種必須攜手才能對付西方,這是一場「救亡之戰」。

甲午戰爭期間很多日本人的家書里,父親給在前線當兵的兒子寫信時,往往都寫「我神州」「我中華」,對兒子寄予了極大的期望,覺得這是保衛中華、保衛神州。

前面提到的間諜宗方小太郎,規劃了整個甲午戰爭時期的宣傳基調。日本人在大連登陸後,到處張貼他起草的告示,題目就是《開誠忠告十八省豪傑》,意思是說中國淪陷很久了,我們來解放你們。清政權這麼腐敗,呼籲「大家起來一起干」。

這種宣傳非常有效果。1894年10月,日軍進入東北的九連城,據他們的戰地記者記載,當地居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這些都是宣傳之功。而在日本接收台灣的時候,當地有的百姓竟然稱日本人為「大明國大元帥」。

在中國人看來,甲午戰爭是一場侵略戰爭,但當時的西方人卻不這樣認為,甚至對中國沒有絲毫同情。

甲午戰爭發動之前,日本駐國外的所有外交官,都精通當地語言,常在外媒報刊上發表文章,而大清國派駐海外的外交官們,不懂外語,在溝通中存在非常多的問題。

如當時美國國務卿叫葛禮山,對中國頗為友好。日本駐美公使栗野慎一郎是哈佛畢業生,精通英文,天天去葛禮山辦公室拜訪,跟人家談國際大事,談日本對美國有多麼重要。中國公使楊儒選擇接近葛禮山的老婆孩子,送點茶葉、絲綢等等,天壤之別,一目了之。

在當時很多西方媒體向中日兩國提交隨軍採訪申請時,起初兩國都不批准,但後來日本同意了西方媒體隨軍,人數多達114名,包括11名現場素描記者、4名攝影記者。

為此,日本做足新聞策劃,讓西方媒體看日軍怎麼優待俘虜,如何照顧戰地的百姓等,通過歐美記者傳播到全世界。

中國不僅不允許隨軍採訪,還有兩個西方記者因為錯走到中方陣線,而被砍了頭,搞出很多風波。特別是清朝大量地偽造假新聞,使西方媒體失去信任。當「旅順大屠殺」報導出來時,很多外國人首先是不相信的,因為之前的假東西太多。

甲午戰爭期間所有的《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等大報,沒見到一篇官方或者個人主動提供給美國公眾閱讀的資料。

甲午戰爭中日本人為什麼能夠打敗中國? 因為清政府輸在了太多的地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