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電都是交流電,為何會有零線和火線的區別?

製冷社區 發佈 2023-11-13T20:41:15.111313+00:00

直流電的電流在流動過程中電流方向不會發生變化,並且我們知道,電流是從正極流向負極,如果我們用這個形式來理解交流電的話,就相當於交流電的正負極在不停的變化,如果交流電的頻率是50HZ的話,按照這個邏輯,那么正負極就會在一秒鐘內變化100次,但這樣理解又會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既然兩根線不停地轉變電壓,那麼兩根線的性質應該是一樣的呀,卻為什麼又分零線和火線,並且我們觸摸火線會觸電,觸摸零線卻不會觸電呢?

交流電



交流電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電流形式,交流電是指電流方向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的電流。


零線和火線的關係



直流電的電流在流動過程中電流方向不會發生變化,並且我們知道,電流是從正極流向負極,如果我們用這個形式來理解交流電的話,就相當於交流電的正負極在不停的變化,如果交流電的頻率是50HZ的話,按照這個邏輯,那么正負極就會在一秒鐘內變化100次,但這樣理解又會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既然兩根線不停地轉變電壓,那麼兩根線的性質應該是一樣的呀,卻為什麼又分零線和火線,並且我們觸摸火線會觸電,觸摸零線卻不會觸電呢?那麼我們就來捋一捋家用交流電中零線和火線的關係。


交流發電機



我們先從交流發電機講起,發電機主要是由磁體和線圈組成,初中我們就學過,當線圈切割磁感線時就能夠產生感應電動勢,也就是有了電壓,當我們接通電路時,就有了電流。

不過連續轉動線圈有一個問題,就是線圈是要外接電路的,因此轉動線圈這個操作不太方便,我們知道,運動是相對的,所以我們可以讓線圈靜止,讓磁體來運動。



磁體在外力的作用下不停轉動從而發電,對於這種但套線圈產生的交流電來說,的確沒有火線和零線之分,這兩根線性質完全一樣,如果我們用手觸摸到任何一條線都會觸電。但這種方式發電沒有完全利用好磁鐵動力,因為只有當磁體轉到豎直方向部分區域時,才會形成一定的電流,在其它角度,沒有很好利用到磁鐵的動力,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改造一下發電機,就是多繞幾組線圈,也就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三相發電機,利用三組線圈發電,每一組線圈相差120°。



通過這種接法,就可以實現三個線圈同時發電,並且由於這些線圈的相位差為120°,因此各組線圈產生的電壓的相位差也是120°。


但是!你會發現如果使用三組線圈就要接出6根電線,對於遠距離輸電來說,將會大大增加線纜的使用量,成本高昂,那麼有什麼方式可以改變這種狀況呢?

那就是換一種線圈的接法,我們依舊保持線圈的位置不動,將線圈的一端作為公共接點,並進行接地,我們把這根公共的線稱為中性線,而發電處的大地與我們所處的大地是相連的,因此直接輸出三根線就可以了,用戶這一端的零線實際上就是接入大地的一根線(這是零線不觸電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說,一個發電機可以輸出三套供電系統,每一個系統供應不同的用戶,並且這三組電路的用電功率通過電網的調配基本保持在平衡狀態。所以,按照這個標準,我們可以計算一下我們三組電路的總電流是多少。


假如三組線路中功率一樣,我們可以將三組電路等效於接入了三個一樣的電阻,所以各線路中電流的關係與電壓的關係一樣(根據歐姆定律),按照這個方式計算(需要使用三角函數計算)我們會得到接地線的電流為零,所以實際上電流是在三根火線(發電機接出的四根線中,一條為中性線接地,三條為火線)上循環。


而零線也就是接地線上基本無電流。所以,這就是火線與零線的差別,實際上零線就是一根接地線,並且在三個供電線路功率基本一致的情況下,零線的公共端是沒有電流的。

所以家用交流電實際上是三相交流電,電流基本是在三根火線之間流通,而並不是我們簡單想像的單相交流電,如果是那種的話,的確是沒有零線和火線的區別。


總結



首先零線是接地線,所以零點的電勢實際上為零(因為大地的電勢為零)所以當我們觸摸零線時,零線與大地是沒有電勢差的,所以不會觸電,另方面,由於三個供電系統之間電流是相互調和的,所以零線的總埠也就基本不會存在電流,這就是零線與火線的根本區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