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文旅融出新天地 且以詩意共遠方

中國甘肅網 發佈 2023-11-13T22:01:16.592234+00:00

石塔問天夏日的華亭蓮花湖,月映橋、湖中亭、廊橋水榭,融景於城。漫步在這裡,給人以美在變化有則的昭示……近年來,文旅康養產業鏈充分發揮華亭市厚重的歷史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多樣的自然資源優勢,培育新業態、開發新產品、探索新模式,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石塔問天

夏日的華亭蓮花湖,月映橋、湖中亭、廊橋水榭,融景於城。漫步在這裡,給人以美在變化有則的昭示……

近年來,文旅康養產業鏈充分發揮華亭市厚重的歷史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多樣的自然資源優勢,培育新業態、開發新產品、探索新模式,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小村落蘊藏大好風光

沿著平華一級公路來到東華鎮裕光村,蟬鳴縈繞,綠蔭蔥蔥,村內小橋流水人家,村外青山橫斜。來這裡體驗民俗風情、找尋鄉愁記憶……盡享「真山真水到處是,幾步花圃幾農田」的詩意風情。

同樣,在西華鎮什民村,寬闊的硬化村道,蔥鬱的山林綠蔭,花木蔥蘢的行道,清流潺潺的河道……來什民村踏青品茗、憶麻沐風、尋石聞水、繩網蹦迪,一步一景,處處令人陶醉。說起從普通小山村變身為省級農旅融合示範村,什民村的群眾充滿了無限的自豪:「這是『拆』出來的新面貌,『建』出來的新家園!」

蓮花台旅遊專線

山水鄉村可寄,美好生活可期。近年來,華亭市圍繞村容村貌美、生態環境美、富民產業美等鄉村建設要求,堅持規劃引領、分類推進,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按照「串點成線、以線連片、聚片成帶、梯次推進、整體提升」的思路,以策底紅旗、上關半川、東華黎明等14個省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為抓手,聚力打造西華什民-上關磨坪-上關半川、安口吳家堡-西華青林-西華什民、策底紅旗-馬峽羅馬寺-馬峽蔣莊、策底紅旗-河西楊莊-山寨北陽窪4個鄉村振興示範帶和農旅融合示範區、中藥材精深加工示範區、現代農業示範區3個鄉村振興示範區。形成了「點上出彩、片上出景、帶上出新、全面鋪開」的鄉村建設新格局。蓬勃興起的農旅產業,成為華亭美麗鄉村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支撐著美麗鄉村向「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邁進。

「山水」工程繪就秀美家園

登頂皇甫山巔,遠眺絕美的日出美景,遙望汭河東流。碧水藍天與青山、道路、城市村莊相映成趣,構成一幅風光旖旎、生態秀美的壯麗畫卷。「山河相依、人景相親、城景相融」的新局面已然在華尖山亭迅速開啟。

今年以來,全市從單一的旅遊產品向綜合性文旅康養產品升級,謀劃文旅康養綜合體項目23個,開(復)工項目18個。米家溝4A級創建正在進行規劃設計;東華鎮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策底鎮紅旗村高效農旅融合產業園、西華鎮什民至青林農旅融合示範帶、蓮花台景區4A級創建等一批項目有序推進。

在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深度挖掘自然、人文等資源的基礎上,全市探索出多元化「旅遊+」路徑,精心策劃了「初心印記」歷史+紅色文化、「春生夏長˙萬物並秀」美食+生態、走進田園+養生養老、「芍藥香韻」生態+康養、「鄉村是座博物館」親子+研學、華亭+周邊游等5大主題,10餘條精品旅遊線路。新培育南裕流年農家樂、小漁村農家大院、徽州食府農家民宿3家新型康養企業,推動村落變景點、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構建城鄉聯動、全域覆蓋的旅遊發展格局,讓華亭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有血有肉。

「溪流濺石飛晴雨,山色當途落翠嵐」。7月的米家溝生態公園風景秀美、綠意盎然,紅花綠樹間營造趣味雅致。蓮花台景區水天一色、百鳥翔集,舉頭仰望,綢緞般的藍天、白雲,主打「治癒系」……目之所及,呈現的儘是生態之美。

呼池苑

以文塑旅激活發展動能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華亭市堅持創新驅動,在形成、壯大新動能上重點發力,不斷優化文旅產業格局。

全市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子戲為代表,整合砂器、泥塑、木版畫等市域內代表性非遺產品,整體策劃打造「華亭好禮」品牌120餘件。統一設計品牌logo和包裝設計,打造「關山」品牌展示中心,匯聚各類「好禮」集中銷售展示。

通過打造文旅節慶品牌,成功舉辦「詩畫關山·魅力華亭」廣場文化月活動、關山大景區杯山地自行車、黎明川芍藥文化節、「粽情端午」鄉村文化旅遊節等一批文化品牌;打造了大型曲子戲劇目《關山千古情》《夢回隴窯》《夢回關山》等精品劇目,出版了《關山歷史文化研究學術研討論文集》《華亭文化叢書》《幸邦隆文集》《華亭文體廣電志》等優秀文化叢書。

大美儀州,詩韻流淌。依託豐富的山水林地資源和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條件,華亭市以青山綠水為底,以文旅康養作筆,努力讓煤都文化「活」起來、旅遊「火」起來、形象「靚」起來,奮力書寫文旅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通訊員 厲茂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