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七個高鐵出口,漢中將超越寶雞成為陝西第二大高鐵樞紐

歷史鑑春秋 發佈 2023-11-14T01:06:57.744945+00:00

位於秦嶺腹地的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山川俊秀,人傑地靈,雖屬陝西管轄,但地理地貌、自然環境、人文習俗、飲食習慣卻是典型的南方特點。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漢中不僅風光秀麗,而且人文遺址星羅棋布,歷史文化底蘊異常深厚,是尋古探幽、度假休閒的絕佳之地。

位於秦嶺腹地的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山川俊秀,人傑地靈,雖屬陝西管轄,但地理地貌、自然環境、人文習俗、飲食習慣卻是典型的南方特點。

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漢中不僅風光秀麗,而且人文遺址星羅棋布,歷史文化底蘊異常深厚,是尋古探幽、度假休閒的絕佳之地。


漢中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秦末劉邦被封漢王,建立了實力鼎盛的大漢王朝,至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漢人、漢服、漢族皆和漢中有著悠長的淵源。

解放前的漢中交通極為閉塞,僅靠幾條簡易公路通往關中及巴蜀,解放後修建的陽安鐵路,才使漢中有了連接外地的鐵路交通。

陽安鐵路作為寶成與襄渝鐵路的連接線路,對漢中的經濟發展影響不是很大,真正帶來影響的是西安至成都的高鐵。

西成高鐵讓漢中通往成都、西安兩大中心城市的交通更為便捷。極大促進了漢中北上南下的人流交往,帶動經濟及旅遊事業快速發展。

近日陝西公布的四項鐵路建設項目三項和漢中有關,即蘭漢十高鐵、漢中至九寨溝高鐵、寶漢巴南高鐵,可謂是高鐵項目環繞漢中。


在大力發展高鐵的今天,無疑漢中是大贏家,擁有這麼多高鐵規劃項目,得益於漢中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可見漢中的重要性。

漢中位於西安成都重慶三大城市的幾何中心,是關天、成渝兩大經濟區的過渡地帶,是南北人流、物流中轉聚集的節點城市。

如果這些項目建成後,漢中將擁有有七個出口的高鐵,北上中原腹地,南下川渝黔滇,西出甘新青寧,東達江漢華南。

可見漢中的高鐵優勢十分明顯,四通八達的交通必將極大促進經濟發展,使漢中儘快融入關天和川渝兩大經濟區。

此消彼長,漢中的鐵路發展如火如荼,而作為老牌鐵路樞紐的寶雞地位很尷尬,鐵路項目嚴重匱乏,樞紐功能直線下降。


和漢中的七個高鐵出口相比,寶雞隻有一條徐蘭高鐵通過,南北高鐵遙遙無期,鐵路交通優勢日益衰落,城市發展滯後。

眾所周知,鐵路對一座城市發展的帶動功能是很大的,寶雞以前號稱火車拉來的城市,樞紐地位促進了昔日的繁榮。

西安多年全力打造米字形高鐵樞紐,至今已經接近尾聲,多條鐵路規劃光顧漢中,預示著下一個陝西鐵路重點發展城市就在這裡。

常言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昔日交通閉塞的漢中將來的鐵路線路僅次於西安,也即將超越寶雞成為陝西第二大樞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