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築京彩—經典建築設計」系列講座 馬瀧|高品位的建築創作+高品質的建築設計

光明網 發佈 2023-11-14T15:47:30.984735+00:00

導 讀近日,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舉辦「共築京彩——經典建築設計」系列講座第23講,邀請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馬瀧做「高品位的建築創作+高品質的建築設計」專題講座。講座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一級巡視員施衛良主持。

導 讀

近日,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舉辦「共築京彩——經典建築設計」系列講座第23講,邀請總建築師馬瀧做「高品位的建築創作+高品質的建築設計」專題講座。講座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一級巡視員施衛良主持。

專家信息

馬瀧,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AMA藝術工作室主持建築師、高層建築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高層建築學術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城市設計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地下空間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世界高層人居建築學會(CTBUH)北京城市領導者。曾獲得中國建築學會青年建築師獎、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優秀建築大獎、亞洲建築協會AAA金獎、全球AUTODESK BIM設計一等獎、佛羅倫斯設計周獎、WAF世界建築節獎、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十年大獎、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金獎。代表作品: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深圳T3航站樓、大興國際機場、珠海歌劇院、釣魚台芳華苑、鳳凰傳媒中心、僑福芳草地、桂林新機場、騰訊北京總部、中信大廈、小米總部、798藝術區FLC中心、青島浪潮大數據中心、北京CBD(中央商務區)與滙豐銀行總部、廣州微信大廈、西安超高層綜合體設計、騰衝國賓館、合立方等。

演講內容

馬瀧以「高品位的建築創作+高品質的建築設計」為題開展講座。他認為好的設計應該開啟人們思考建築和觀察建築的新方式;好的設計對歷史和未來要有敬畏之心,對於未來最好的預言往往來自最深刻的回溯;好的設計必須面對當代發展現狀,融入時代內涵,讓建築散發詩意與傳遞美好。

1.主動擔當,創新探索引航時代創作

馬瀧以「高品位的建築創作+高品質的建築設計」為題,以北京申奧建築經歷為切入點,展示個人從申奧場館、機場、音樂劇院到現代新中式等建築創作的設計構想,回顧個人在建築創作中的構想和基於建築文化的整體思考。

申奧場館、機場、歌劇院等現代建築的探索與實踐。複雜人群流線設計是機場設計的核心。馬瀧與外方聯合體中標奧運工程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在與外方團隊長時間的共同工作中拓展了機場建築設計的視野和能力,感受到了先進的協同工作體系、0.01mm的設計精度、標準化產品化的建築模數,最終將北京T3航站樓打造成精品力作。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

深圳T3航站樓以自由的曲線流動為追求,打造出未來建築延展於山海之間,蜂巢表皮全方位包裹,每個方向都有自然光透過,整個建築內部處於用光影營造出的戲劇性環境。

深圳國際機場T3航站樓

南寧作為新時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和面向東協十國的總窗口,南寧國際機場T3航站樓設計以壯志凌雲百鳥衣為設計構思,以成熟純淨、現代大氣為出發點,如展翅翱翔的飛鳥,將原生民族元素幻化在航站樓最為合理的功能構型中,與T2航站樓「雙鳳還巢」的概念完美統一。

南寧國際機場T3航站樓

憑藉機場建築的設計積累,珠海歌劇院的創造與海天環境和諧、功能匹配,成為了珠海的城市地標與情感寄託,以靜默的建築語言表達出「江畔何年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詩情畫意。

珠海歌劇院

2.與時俱進,與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同速成長

馬瀧帶領團隊在十年的時間裡,為華為、蘋果、騰訊、阿里、小米、字節跳動等眾多科技公司設計了新科技總部和園區,展現其超高層建築的設計想像力和建造控制力,形成科技園區的核心設計理念——「密度街區」「連續平面」「智慧立面」「近地空間」,成為智慧建築領域的中堅力量。

華為、中興、阿里、美團科技園區

精雕建築設計,傳遞科技思維。小米總部採用簡約的設計風格,呈現出方正的樓梯形態,簡約大氣的建築折射出的每一道光都彰顯科技本性。連通的下沉庭園將陽光和空氣引入地下層,將柔軟的山水景觀融入科技建築。

小米成為最年輕的世界五百強

建築造型設計需要基於周邊複雜的日照、限高、交通等條件,思考城市環境中賦予建築宜人的尺度。青島浪潮大數據中心的設計通過一系列理性分析和藝術化處理,堅持以人為本、綠色低碳辦公的設計原則,發揮地塊最大潛能,塑造出一個極具風格的建築形象。

青島浪潮大數據中心西北城市形象

3.面向未來,多元發展與包容創新

通過對建築職業經歷的回顧,探討社會、城市、人文、藝術層面的建構,思考未來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馬瀧以面向未來的眼光,展示建築多元發展可能,奠定在超高層建築創作的基礎。

建築科技與建築藝術融合。廣州微信大廈以微信公共社交屬性為思考,建造一座三明治結構的主樓。中部垂直綠化與建築藝術結合,創造充滿獨立體量的藝術單元和交流場所,在超高層寫字樓中體驗出社區建築的人文空間。

廣州微信大廈

文化傳承與建築設計融合。騰衝是中國高級別的對外交流中心和旅遊目的地,建築選址得天獨厚,背依青山、面向綠水,採用疏密有致的院落式布局水平展開,與騰衝當地的民居風格相融合,承接並發展當代中式設計手法,探索建築轉化為滿足現代生活的載體、現代木結構建築的設計手法,滿足國賓接待的各項需求。

當代國賓館院落群

功能技術與人文環境融合。馬瀧在創造學習積累經驗的前提下,開始思考探討社會、城市、人文、藝術層面的建構和塑造人們心靈的場所,形成了以設計精細化結合文化建築培育的觀念。

國家植物博物館、橫琴文化藝術中心、北京靈山藝術酒店、國家速滑館設計方案

海島藝術中心從深圳大梅沙海灘望去,隱於海島身後的漫反射金屬表皮柔和靈動,融入廣闊的海天環境,可謂是「秋水共長天一色」。建築內部包括未來海洋藝術中心、海底餐廳、海洋主題精品酒店。

深圳大梅沙海洋藝術中心與洲仔島

美的全球創新中心在國際競賽中原創中標,建築以簡潔大氣的240mx240m超尺度方環懸浮於空中。這座森林上方的科技之城完整展示了建築的六個立面,融會貫通的建築格局使建筑北區與南區通過道路上方的景觀廣場和空中步道融合在一起。建築裙房由自然景觀屋面覆蓋,並通過自然的下沉空間連接。超尺度水平連續辦公空間突破了樓板和牆體的限制。

上海美的全球創新中心

總結

聆聽了馬瀧的精彩專題報告後,大家反響熱烈,並就高品質的建築文化發展、建築技術與藝術、建築形式未來發展等方面進行了互動提問。最後,施衛良同志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並提出要進一步認識到高品質建築設計的魅力,把對優秀的建築設計的思考從功能層面努力上升到人文與藝術、社會與城市層面,去探討社會、城市、人文、藝術層面的建構,以及如何去塑造人們心靈的場所,這些設計需要我們投入更大的時間成本去精細研究。

本內容由城市設計處提供

來源: 北京規劃自然資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