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考古看中國》告訴你,何以中國

中華書局 發佈 2023-11-14T20:14:09.773243+00:00

前不久,書局組織團員青年、第一黨支部黨員赴皇史宬、故宮等地現場參觀學習,開展「五四」黨團共建活動。在深入學習領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精神之後,我們參觀了中國明清兩代存放重要古籍的皇家檔案館——皇史宬、故宮博物院「何以中國」特展。

前不久,書局組織團員青年、第一黨支部黨員赴皇史宬、故宮等地現場參觀學習,開展「五四」黨團共建活動。在深入學習領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精神之後,我們參觀了中國明清兩代存放重要古籍的皇家檔案館——皇史宬、故宮博物院「何以中國」特展。

作為2022年故宮的開年大展,由故宮博物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舉辦的「何以中國」特展,把全國29家博物館近130件國家級文物都集中到了故宮文華殿。在這裡,中華民族5000文明史都將集中展現到你的面前,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讓國寶為你講述我們的前世今生。

在看展的前幾天,我特意去借了書局最新出版的《從考古看中國》,帶著它一起逛。畢竟,這本書的名字看起來就和「何以中國」展的名字很搭!

「何以中國」展現了中華文明長河中最具價值的考古文物,而光是看《從考古看中國》的目錄,就發現有這麼多與特展展品相關的文章,可見這會是一本乾貨滿滿的寶藏書:《從三星堆到金沙:展現中國上古精神世界的知識圖景》《「中」與「中和」理念的考古學闡釋》《龍圖騰:考古學視野下中華龍的起源、認同與傳承》《回眸與展望:百廿年來的甲骨文考釋》《青銅器銘文:中華私人寫作的起源》……

「何以中國」展的第一單元「天地之間」講述了中華文明的起源,這一部分陳列的是太陽題材文物、扶桑樹上的太陽鳥、良渚玉琮、良渚玉璧、紅山玉龍、何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等文物。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它們能作為中華文明起源的代表呢?

眼前這個就是紅山玉龍。作為十二生肖之一的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它的樣子「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那麼,它的形象是怎麼變化發展的?「紅山玉龍」怎麼就代表了中華文明的起源?

翻開這本書,我們發現對於這個問題,著名考古學家、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袁廣闊先生在《龍圖騰:考古學視野下的中華龍的起源、認同與傳承》一文做出了回答。原來距今7000—5500年的仰韶文化已經開始出現原始的單一動物原型的龍紋,如魚龍、蛇龍、豬龍、鱷龍等。隨著時代的演進,距今5000—4000年的龍山文化是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的關鍵階段,這時候的龍紋以鱷魚、蛇為主體,兼取一兩種動物特徵而成,已經是匯集多種動物特徵的神格化形象。到了夏商時期,通過協和融通,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熟悉的龍的基本形象,成了國家形成的基本標誌。

何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陳列在「天地之間」部分,因為它們都出現了「中國」二字。何尊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記述了周成王營建成周、舉行祭祀、賞賜臣子的一系列活動。通過翻閱《從考古看中國》,我們發現了這樣一段話:

如果說商代中晚期都城從「大嵩山」地區「求中」而「回歸」於「河濟地區」,那麼周武王滅商後,新王朝的都城又從「河濟地區」返回「大嵩山」地區。1963年,陝西寶雞發現的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銘文「宅茲中或(國)」則是「中國」於「天下之中」的物證。

而「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出土於《鬼吹燈》中寫到的精絕古城。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先生指出:

新疆尼雅遺址和樓蘭等遺址一樣,是西漢王朝開通絲綢之路的重要考古發現。織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字的蜀錦,各種語言的文書和遺物,反映出絲綢之路沿線的諸國與漢晉王朝的密切關係,是研究中西交流的重要資料。

看到「何以中國」特展中展出的狀如太陽的青銅文物和青銅鳥,我便感受到了三星堆和金沙文明的神秘魅力。那麼,緣何「太陽」和「鳥」的形象在這種文明中如此獨特呢?在霍巍的《從三星堆到金沙:展現中國上古精神世界的知識圖景》一文中,我了解到:商周時期,古代中國思想世界的許多核心知識正在逐漸形成,天圓地方、中心與四方、陰陽變化、四季更替、日月星辰的定位、宇宙的框架模型等古老的天文地理經驗,已經開始以不同方式得到表達,出現在考古材料中。

透過這些千年前的文物,閱讀著這些考古文字,我試圖想像商周先民在三星堆和金沙的生活,想像他們的信仰與崇拜,他們的淳樸與熾熱。

我們看到的良渚玉琮、良渚玉璧都非常精美,令人嘆為觀止,它們其實是宗教權力的象徵。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李新偉先生在《中華文明的宏大進程孕育多元一體、協和萬邦的文明基因》一文中指出:

良渚文化分布的環太湖地區,聚落等級清晰,以玉器為核心的宗教信仰及禮制系統具有廣泛的一致性。因此,學界普遍認為良渚文化已經形成相當於早期國家的高級政體。2019年,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表明國際學界對其文明發展水平的認可。

當然,如果還想深入了解良渚文化最大的城、最早的垻、最美的玉,可以參看王寧遠研究員的《從良渚古城再認識中華5000年文明史》。

「何以中國」特展中的展品都是值得細細品味和欣賞的,但遺憾的是,這個今生不能不看的展覽2022年5月4日已經結束了。不過好在,我們還有《從考古看中國》!它能最大限度彌補這個遺憾。

翻看這本書的時候,就像是站在展廳中欣賞著一件件展品,還能通過閱讀看到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感受它們的生命脈絡,就像觸摸到中華文明這條源遠流長的河流一樣,與文物、與歷史締結了精神上的交流。

中華書局出版的《從考古看中國》由王巍、霍巍、王子今、李新偉等眾多專家學者撰寫,簡明扼要、圖文並茂地介紹了三星堆、金沙、良渚古城、海昏侯墓等考古熱點以及甲骨文、青銅器銘文、清華簡、睡虎地漢簡、敦煌漢簡等出土文獻的內容和價值,全面反映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源遠流長的理念和光輝燦爛的成就,展示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誠摯地向大家推薦!

福利活動

看圖猜文物

文章中一共出現了5張「何以中國」特展中展出文物的圖片,它們都是哪些在中華文明長河中極具價值的考古文物呢?

請大家在評論區中留言它們的名字,我們會隨機抽取5名答對的幸運讀者,贈送《從考古到中國》一本!(活動截止時間:5月23日10:00)

一本書帶你全面了解百年中國考古輝煌成就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編

簡體橫排

16開 平裝

978-7-101-15681-2

98.00元

內容簡介

《從考古看中國》是一部全面總結百年考古成就、展示中華文明輝煌的普及性讀物。全書分多元一體篇和史料傳承篇兩部分。由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邀請眾多著名考古專家和著名學者聯手打造,簡明扼要、圖文並茂地介紹了三星堆、金沙、良渚古城、海昏侯墓等考古熱點以及甲骨文、青銅器銘文、清華簡、睡虎地漢簡、敦煌漢簡等出土文獻的內容和價值,全面反映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源遠流長的理念和光輝燦爛的成就,展示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編輯推薦

☆基本囊括了當下的考古熱點,體現了考古文博學界的前沿狀況。

本書收錄名家文章21篇,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百年來的重要考古成就。

☆作者陣容豪華,眾星雲集。

本書所收文章的作者都是考古學及各自領域的重量級專家學者。

☆全彩印刷,圖文並茂。

本書大部分文章配以內容相關的精美圖片不少於5張,圖文結合,相得益彰。

☆排版舒朗,開本適中,便於閱讀。

作者簡介

王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夏商周考古、東亞地區古代文明起源和文化交流。

霍巍,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漢唐考古、西南考古、西藏考古、文物學與藝術史、中外文化交流。

段渝,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史、巴蜀歷史文化、長江流域古代文明、南方絲綢之路與歐亞古代文明。

王寧遠,浙江聲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良渚遺址考古。

孫波,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山東史前考古。

燕生東,山東師範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博考古、中國古代史和傳統文化。

王子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秦漢史、秦漢考古文物研究。

陳勝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考古學思想史、晚更新世史前史。

韓建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考古。

王一川,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藝術理論、文藝理論。

劉慶柱,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都城考古學、古代帝王陵墓考古學和秦漢考古學。

袁廣闊,首都師範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與國家的形成。

李新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聚落考古。

齊航福,鄭州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甲骨學研究。

丁進,湖南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經學和出土文獻。

胡易容,四川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符號學。

杜勇,天津師範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先秦歷史文化和出土文獻研究。

陳偉,武漢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戰國秦漢簡牘整理與研究、先秦秦漢史。

馬智全,蘭州城市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簡牘學研究。

張湧泉,浙江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和敦煌學。

李春桃,吉林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古文字學、歷史文獻學。

目 錄

左右滑動查看目錄

(統籌:陸藜;編輯:白昕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