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核污染處理為何陷入困境?是真的沒能力嗎?

地史館 發佈 2023-11-14T22:23:46.868160+00:00

「小男孩」和「胖子」在廣島、長崎兩地轟然炸響,奔騰而起的蘑菇雲不止打碎了日本人頑抗到底的決心,還讓人類升起了對核武器濃濃的恐懼之心。

「小男孩」和「胖子」在廣島、長崎兩地轟然炸響,奔騰而起的蘑菇雲不止打碎了日本人頑抗到底的決心,還讓人類升起了對核武器濃濃的恐懼之心。從原子怪獸到哥斯拉,這些影視作品中因核污染而誕生的不可匹敵的怪獸正是這種恐懼的心理投射。

2021年4月,日本公然違背2015年所作出的「不會對存儲在罐中的福島核污染水做任何處理」的承諾,宣布將於2023年把福島第一核電站內上百萬噸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做出決定後,日本迎來了一片譁然的國際輿論,但「排污入海」的計劃卻在堅定不移的推進之中。日本,真的沒有能力處理核污染嗎?

與市民的戰爭:核土污染

核泄露會形成多種污染,除了近期頻頻引起關注的「水污染」之外還有「土污染」,兩者一樣重要,但後者卻沒有引起國際的重視,這倒也很好理解,畢竟核土污染的影響很難波及到日本之外的國家。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9級強震,日本岩手縣、宮城縣和福島縣等地因災受損嚴重,引發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泄漏事故,本次災難共造成22000餘人逝世,十二萬居民外出避難。十年光陰匆匆流過,但災難造成的影響卻沒有被時光所撫平——時至今日,仍然有3萬餘人過著避難生活。

福島核災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泄露並向遠方散播,田地、房屋、森林、學校均難以倖免,日本政府被迫開始對受污染地區進行污染物清理,其中最主要的清理物就是土壤。

目前日本福島已經清理了1400萬立方污染土,可以堆滿11個東京巨蛋體育館。在福島縣之外,岩手縣、宮城縣、茨城縣、栃木縣、群馬縣、埼玉縣和千葉縣七個縣也進行了核污染土壤清理,清出了31萬立方污染土。

這些土壤被裝到一個個大袋子中收集起來堆放,收容設施占地面積高達1600公頃。如何處理這龐大的核污染土壤,成了日本政府的心頭之患。

專家會議結束後,日本政府意識到將這些污染土壤完全淨化是一項耗資甚巨的任務,於是日本政府提出了「再利用」的計劃。利用到什麼地方呢?答案是「公共工程等事業或農業用地」。

為了消除民眾的擔憂,日本政府將這些污染土稱為「除染土」。對此,民眾並不買帳,直言「明明就是污染土。」根據日媒的問卷調查,認為所謂的「除染土」可以安全利用的民眾僅有2.3%。

目前,核污染土利用工作已經逐步開展,日本政府的具體思路是將核污染土埋入開闊草坪、花壇、停車場等地,用土覆蓋,種上花草樹木,然後觀察污染指數是否有變化。日本政府先期選定了三處試驗地,分別是埼玉縣所澤市、東京都新宿區、茨城縣筑波市。

三地居民在獲知消息後宛如晴天霹靂,集體表示堅決反對,東京都居民甚至迅速成立了「反對將放射性污染土帶進新宿御苑之會」的組織,並組織抗議集會。面對居民的反對,日本政府委婉而強硬的表示今後在開展工作時會更加注重說明工作,讓大家對計劃的安全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但是「實驗工作不一定要徵得居民同意」。

不過,儘管日本口吻如此堅決,但面對洶湧的民意,還是只好一次又一次的推遲核廢土利用計劃的開展。

民眾的反對其實還不是日本政府面對的最大壓力,正如日本政府所言「實驗工作不一定要徵得居民同意」。真正的難關在於地方政府的堅決反對。日本46個都道府縣知事中表示願意接受核廢土的人數為零,其中八名知事嚴詞拒絕,其他人則用各種理由推脫,包括中央政府未給出明確計劃、安全性有待驗證等等。其中,被日本政府要求保管部分污染土的宮城縣丸森町甚至憤怒的向日本政府喊話:「扔垃圾的人不收拾,卻讓被扔垃圾地方的人來處置,這真說不過去。」民眾則嘲諷道:「要是政府覺得安全,乾脆把國會和政府部門都搬到福島,再用處理水過日子,那才是最好的宣傳。」

如今,處理核廢土已經演化成了日本政府與地方民眾和地方政府的三方博弈,日本政府千方百計地試探地方底線,曉之以理、誘之以利。據說,一些貧困地區的領導人已經有了低頭的傾向,要用人民的健康去換取中央政府的巨額「補貼」,信心滿滿的表示會說服當地人民。

與世界的戰爭:核廢水

面對棘手的核廢土,日本政府的應對之策竟然是犧牲日本民眾的利益,這不禁令人感到詫異——日本政府的不負責任原來並非只針對國際事務,處理起本國事務時日本政府也是如此作風。

2016年6月,日本政府曾經為了處理核廢水而組織專家召開會議,經過討論專家給出了五種意見。一是「燒」,把核廢水送入鍋爐,經過高溫蒸發直接排入空氣。二是送入地底,通過長達2500米的管線將核廢水排入地底(此舉將會污染日本地下水)。三是電解,將核廢水電解為氫氣和氧氣,然後排放入大氣。四是將核廢水與水泥混合,形成水泥塊埋入地下。第五則是排回大海。

出於成本考慮,日本政府果斷選擇了排入大海,為了減輕壓力,日本政府反覆宣稱經過稀釋後的核廢水十分潔淨。然而,2020年9月。日本首相菅義偉視察福島核電站,期間東京電力工作人員將稀釋後的核廢水遞給菅義偉,反覆宣稱可以飲用,年逾古稀的菅義偉凝視容器甚久,最終卻還是拒絕飲用這一杯「乾淨的」核廢水。

就連日本人自己都不敢飲用這一杯「乾淨的」核廢水,這如何讓世界放心呢?

時任斐濟代總理卡米卡米加在太平洋島國論壇會議上怒懟日本「如果經過ALPS處理過的核污染水如此安全,那日本為何不將其再利用?比如用在日本本國的製造業和農業生產中。」韓國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也表示既然「日本政府宣稱核污染水經過處理後,就能「安全」到可飲用的程度,那就(別排海)直接喝就行了。」

令人玩味的是,當專家建議用核污水搞混凝土干基建的時候,日本卻又開始反對這一提議,表示核污水或導致放射性物質氚蒸發,對人體有害。這兩級反轉式的發言一度令日本在國家論壇毫無聲譽可言。

日本真的沒有能力處理核廢水嗎?

目前國際公認的核廢水處理方式是地質處置。顧名思義,這一處理方式就是在遠離生物圈的地下建立一個可安全長期存放的處置庫,讓放射性廢物緩慢衰變成穩定核素。一般來說,中、低放和極低放水平的放射性廢水經處理後,若達到安全排放標準則可解控並排入普通污水處理系統中。若不能達安全排放標準,則採用水泥固化的方式封存處理後進行地質處置。其中,高放廢液會通過玻璃固化的方式封存處理後進行深地質處置。

然而,日本政府一次也沒有考慮過「減容固化+深地質處置」的國際方案,其原因就在於費用。日本政府認為,在五種方案中,排入海洋與水蒸氣加熱釋放最為可行,其中排入海洋的操作最為便捷。其他三種方案則各有不足(地層注入存在核廢水滲漏的風險;地下掩埋很難找到合適的填埋地點;電解大氣釋放的技術目前還不成熟)。

實際上,日本政府考慮的唯一條件就是費用,排入海洋與水蒸氣加熱釋放正是五種方案中最為便宜的兩種方案。其中,水蒸氣加熱釋放在蘇聯車諾比和美國三哩島核事故中都曾經得到使用。但核廢水排入大海需要91個月時間、花費34億日元左右。蒸汽釋放則需要120個月、2431億日元的成本。直接排入大海便宜了79倍。

因此日本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排放入海的方案。日本不是無力處理核污染,只不過是不願意花大價錢出血而已。

未來:與核共處

令人感到遺憾的事情是——既然日本政府不願作為,那麼日本民眾恐怕必須習慣「與核共處」了。日本到底有多少範圍面臨著核污染的威脅?

日本學者認為有20%的日本土地(包括東京)受強烈輻射污染。韓國微生物學教授金益中則預測約70%的日本領土被污染。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預測是1/3的日本國土受到中度污染。

可見日本領土受到污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區別只在於或多或少。這种放射性污染可能要持續約300年之久。在此期間,日本農產品將不可避免的攜帶放射性。

近期日本已經多次爆出污染事件。譬如有記者在遠離福島300公里的農村中發現當地蔬菜竟然有被污染的跡象。福島日記網則在當地學校學生的午餐中檢測出銫-134/137超過正常限值濃度的兩倍。東京也沒能倖免,2017年東京記者發現東京江東區地下水苯超標達百倍之巨。

這些消息其實並不令人驚訝。1986年車諾比核災發生後,放射性物質甚至隨著雨水降落到了千里之外的德國巴伐利亞州,導致了當地森林污染。三十年過去,德國部分森林仍能檢出超標放射物,慕尼黑環境學院指出部分森林中長出的菌類放射物含量達允許值的六倍。德國營養協會不得不建議當地孕婦、兒童以及身體較弱者不要食用森林中的野生菌類。

車諾比與福島同為7級核事故,但蘇聯政府的處理無論是果斷程度還是投入成本均遠勝日本,即便如此車諾比仍舊留下了持續至今的深遠影響,如今日本政府不負責任的選擇「擺爛」,這無疑讓福島和世界的未來蒙上了一層可見的陰影。

作者:未定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