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這一重磅大獎揭曉,上海女教授獲「傑出貢獻獎」,全國僅4人!

華東理工大學本科招生 發佈 2023-11-14T22:56:06.881441+00:00

近日,第五屆「閔恩澤能源化工獎」頒獎典禮暨學術交流會在大連舉行。12位在生物質能源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分別被授予「傑出貢獻獎」和「青年進步獎」。華東理工大學張琰教授獲「傑出貢獻獎」,全國僅4人。

近日,第五屆「閔恩澤能源化工獎」頒獎典禮暨學術交流會在大連舉行。12位在生物質能源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分別被授予「傑出貢獻獎」和「青年進步獎」。華東理工大學張琰教授獲「傑出貢獻獎」,全國僅4人。

「閔恩澤能源化工獎」設「傑出貢獻獎」和「青年進步獎」兩類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本屆「閔恩澤能源化工獎」重點對在生物質能源、資源和生物化工、導向性基礎研究與開拓性探索,以及能源與化工等其他領域作出突出貢獻者進行表彰。

張琰,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五屆閔恩澤能源化工獎獲得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華東理工大學青年英才。主要研究方向為功能高分子的設計和精密合成;組織再生和藥物緩釋材料的仿生設計、功能化及其與生物體的作用;生物質基可降解材料的製備及機理研究等,近年來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以及中石化科研合作項目超20項。

2013年,經閔院士創議並捐出個人積蓄,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石化聯合設立了「閔恩澤能源化工獎」基金,用於獎勵全國範圍內在能源化工領域從事研發和產業化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人員。此次華理張琰教授獲得閔恩澤能源化工獎,正是對她在相關領域卓越研究成果的認可和肯定。

從2005年入職華理以來,張琰從未停下科研與創新的腳步,堅持在相關領域釋放自己的光和熱,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便是她持續耕耘的熱土。

張琰所在的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20世紀50年代建校之初成立的矽酸鹽工學和塑料工學專業基礎上發展壯大。經過70年的積澱與創新,形成「理更優、工更強,理工結合」的發展理念,為我國材料事業做出卓越貢獻。

學院師資隊伍精良,173人的教職工隊伍中,教授55人、副教授56人。此外,1位中國科學院院士,2位雙聘院士,13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人才均聚集在材料學院。(部分數據截至2023年5月)

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於2017年入選國家一流學科,「材料學」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11」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此外,學院科研實力強勁,擁有材料生物學與動態化學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國家醫用生物材料動員中心、超細材料製備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一流的科研平台,為教師團隊的突破創新打造堅實基礎。

植根於這片創新創造的沃土,面向未來,華東理工大學仍將勇擔時代使命,進一步加強有組織科研,著力提升科研創新水平,為能源化工領域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關注「華東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華東理工大學官微/官網、中國石化報官微、華東理工招生官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