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家的孩子靠讀博士,還能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投必得論文編譯 發佈 2023-11-14T23:34:42.069024+00:00

5月30日9時31分,神舟十六號成功發射。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指令長景海鵬 、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載荷專家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我國航天員隊伍「新成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的「首秀」。

5月30日9時31分,神舟十六號成功發射。


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指令長景海鵬 、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載荷專家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我國航天員隊伍「新成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的「首秀」。


圖片來源:環球網


從朱揚柱和桂海潮的履歷來看,倆人成長軌跡各不相同,為數不多的相同點是他們都是來自農村的博士研究生。


窮人要不要讀博,是網上總在討論的問題,大家肯定各有看法。不過根據投叔的經驗看,還是支持窮人讀博的。一般而言,普通人真的可以靠讀博士改變命運,即便這種變化並非翻天覆地,但也足以令人心滿意足。


投叔讀本科的時候進實驗室很早,有位特別優秀的大師兄。他就是個靠讀博改變命運的例子。


這位師兄被爺爺奶奶一手帶大,是個名副其實的農村留守兒童,很小就要下地幹活兒。無盡的農活和鹹菜就饅頭是他童年的日常。


貧苦的日子,讓師兄特別珍惜在學校的時間,學習格外努力。他憑藉優異的成績,考上重點高中,高考成績也很好。但為了後面能拿獎學金,本科選了個省內二本,靠著獎學金和勤工儉學維持求學。他自己說本科時候的生活大大改善,還存了一筆錢。這筆錢也給了他讀研的底氣,順利考到985高校。


可天不遂人願,研二那年,母親生病了,為給母親看病,家裡債台高築。師兄只好放棄直博,讀完研究生就出來工作了。幾年後,母親去世,師兄又回來讀博,博士讀出來,師兄已經32歲了。


他回老家一所二本高校執教,人生步入正軌。順利申請到青基,搭建自己的小團隊,論文能持續產出。辛苦肯定是辛苦,但回報也算豐厚,師兄35歲憑藉青基和4篇二區SCI評為副教授,39歲時破格成為教授。


現在,師兄帶著妻兒在省會安了家,住在學校附近的一套大四居,還在旁邊買了套小房子,隨時準備接老人過來養老。


從農村到城市,從貧窮到小康,讀博徹底改變了師兄的人生。


師兄的例子在90年代那批大學生里並不是孤證。師兄曾經說過他高中同學裡也有個跟他差不多情況的,本科讀完直博,然後去國外讀博後,回來就是青千,起點簡直不要太高。


後來和師兄見面,談起下一代的教育,師兄說肯定還是要多讀書,吃不了虧的。尤其是窮人家的孩子,家庭能給到的資源極其有限,只能靠自己。一個博士學位未必有多牛,跟財富的增長也沒有直接關係,但能拉高自己的生活下限。


擴招後的本科生,含金量大大降低,博士培養的規模也在逐漸擴大。客觀地說,讀博的性價比確實下降了,但饒是如此,讀博仍然是實現階層跨越的捷徑,哪怕比以前更卷。


又到畢業季,黃國平博士的論文致謝再次被人提起。


最讓投叔感動的是這句話——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


現任騰訊 AI Lab 高級研究員的黃國平博士,靠讀書改變自己命運。12歲母親離家,17歲父親和奶奶去世,從小他只能靠釣魚、、養小豬勉強度日,卻堅持把書讀了下來,實現了大多數人都難以企及的夢想。


無數事實證明,窮人家的孩子想在城市紮根,能憑藉的只有自己。在「無資源、無背景、無人脈」的情形下,就算提前幾年進入社會打拼,大概率也不過是成為一名「社畜」。幾年下來,既賺不到錢,又沒辦法在工作中成長,跨越階層更是機會渺茫。


現實地看,絕大多數人成長的最快方式就是求學。只要肯努力,繼續深造,不斷刷高學歷,就更有可能把起點選在更高的平台上。與絕大多數即便努力也未必有結果的事相比,讀博穩定的投入產出比非常適合資源有限的窮人家孩子。


當然,讀個博士就能飛黃騰達也並不現實。可最差也能去一所高中當老師,或者去企業賺不錯的薪水。頂著博士頭銜,在大多數時候也很受人尊敬,而且是件能體面一輩子的事。相比於身邊小夥伴的務農和打工,這就是改變命運。



可為什麼還有很多窮人家的孩子仍然對讀博心存疑慮呢?


讀博的「投資回報周期」對於一般家庭而言確實太長。窮人家的孩子讀博,額外要承受更多的壓力和困難。


從花銷角度看,最低等級的獎學金和補助基本能覆蓋學費和平時的生活開銷,但如果加上偶爾的社交活動和人情往來,那點收入就不夠了。從預期收益看,攻讀博士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還不能保證一定能按時畢業。「沉沒成本」加上未來的不確定性,也讓很多人躊躇不前。


任何時候,想要逆天改命,都是很不容易的,必須成為翹楚,脫穎而出。投叔在這裡給想要讀博的大家一些建議:


(1)讀博首先得具備一顆強大的心臟。


讀博是一場持久戰,生理和心理上受到煎熬是常態,尤其是面臨導師訓導和科研困境時,如果不能主動減少精神內耗,就很難挺過去,成果也更無從談起。


(2)讀博也需要掌握點底層思維。


底層思維的範圍很廣,簡單說比較重要的幾個。


一是整合資源。現在科研越來越難做,一個人的力量很有限。在絕大部分課題組裡,悶頭苦幹都不能出成果,得學會嚮導師推廣自己的想法,爭取更多資源。


二是共贏共享。科研也是有利益的,最好是能與導師結成利益共同體,最不濟要與導師和諧相處。


三是擇優擇要。讀博期間,每天都會面對一大堆具體事務,要從眾多問題中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3)讀博還得學會做漂亮的匯報。


匯報工作不僅是匯報,還有交流,甚至是獲取資源。所以,明確主題、列出關鍵點就很重要。匯報大多數時候需要做PPT,簡約規範即可,別太花里胡哨。講述時先上結論,再做陳述,更容易讓大家抓住重點。


(4)讀博期間多積累文本。


這是投叔的慘痛教訓之一。積累文本,最好是多寫論文、多發專利,實在不行,很多成品半成品的文本放在手裡,日後也有多種用途。有些導師水平比較高,不願意發小paper,一定要說服導師,及時在研究節點上發論文。出名要趁早,寫論文同理。


人生道路千千萬,改變生活的方式有很多,讀博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即便不能改天換命,能有一技傍身也不錯。現在國家對博士培養的投入很大,經濟上一般都能支持下來。所以,如果精力和能力允許,而且還有點興趣的話,儘量能讀就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