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四大兵團司令:最有資格的四猛將三個都落選,連粟裕都很意外

有歷史 發佈 2023-11-15T07:55:42.957447+00:00

1949年2月的一天,第三野戰軍剛剛成式落編,結束了江北大戰,又迎來改編的喜事,粟裕本應高興才是,但他臉上似乎罩著一層陰雲,不太高興的樣子。

1949年2月的一天,第三野戰軍剛剛成式落編,結束了江北大戰,又迎來改編的喜事,粟裕本應高興才是,但他臉上似乎罩著一層陰雲,不太高興的樣子。

引起粟司令不高興的,是一份兵團幹部的名單。

三野新設立了四大兵團,四位兵團司令員分別是七兵團司令員王建安,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十兵團司令員葉飛。

這個名單,可以說與粟裕的預期相差比較大,又或者說,與老華野諸將真實戰鬥力水平相差較大。

華野時代最有戰鬥力幾大雄師,分別是葉飛一縱,陶勇四縱,王必成六縱,許世友九縱,王建安八縱。筆者以為這幾個縱隊不分先後,都是第一檔主力。再往下,則是以擅長阻擊戰聞名於世的宋時輪十縱,以及韋國清二縱,何以祥三縱等等。

但是大家看到了,四大兵團司令,挑選出來的並不是最強的幾個縱隊司令來擔任。

這就有問題了。

我們看看其他幾家野戰軍的情況。

一野兩個本地兵團,一兵團司令員王震,二兵團司令員許光達。這兩位都是一野最強的縱隊司令出身。另有兩個外援兵團,十八兵團司令員周士第(原為徐向前),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周士第指揮能力之強,幾有大將的水平。楊得志則不消說,八路軍時代115師,林聶手下猛將如雲,楊得志也能稱得上一流猛將,可見其水平。

二野三個兵團,三兵團司令員陳錫聯,四兵團司令員,五兵團司令員楊勇。陳錫聯與陳賡、陳再道並稱中野三陳,一等一的猛將、智將。楊勇則與楊得志、楊成武並稱軍中「三楊」,後來做到副總長,能力與另外二楊並駕齊驅。

四野四個兵團,十二兵團司令員蕭勁光大將,無論能力與資歷都是四野超一流;十三兵團司令員程子華,當年與徐海東同掌紅二十五軍,善於獨當一面,極其驍勇;十四兵團司令員劉亞樓,林羅的智囊,各大野戰軍參謀長的典範;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會打巧仗,極有頭腦,智力一流。

華北野戰軍起初有三個兵團,十八、十九劃給一野後,只剩一個二十兵團,司令員就是三楊中的楊成武,紅軍時代紅四團政委,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司令,號稱白袍小將,聶帥手下扛把子的將軍。

一對比,問題就更明顯了。其他野戰軍的兵團司令,其指揮能力都無可爭議,在本野戰軍系統無人與之匹敵。

為何獨獨三野的兵團司令人選,不是選最強的呢?

這話當然不是說陳宋王葉四位不行。

我們簡單看看這四位兵團司令的情況。

首先是王建安,這位是四大兵團司令中沒有任何爭議的一位。

七兵團司令員王建安,紅四方面軍出身,抗戰中從抗大畢業到山東,先是追隨四方面軍老總指揮徐向前,徐帥調回延安後,王建安繼續在羅帥手下工作,一直擔任魯中軍區司令。王建安屬於開局挺好越干越有點下坡的將領,起初是山東縱隊兼山東軍區的副司令,級別相當之高。後來115師與山東軍區合併,羅帥帶115師的幹部成了山東部隊的主流,王建安從軍區領導人降為魯中軍區司令。

不過王建安比較務實肯干,並沒有因為待遇級別變化而有什麼不滿,魯中部隊在他調教之下日漸強大,華野成軍後編組為八縱,從魯南到萊蕪再到孟良崮,轉入河南後解放洛陽、開封,激戰豫東,都是鐵打的主力,每次攻堅都少不了八縱的身影。

單憑這些就說王建安沒有爭議,能力壓其他主力縱隊的司令嗎?當然不能,但是接下來的事隱隱說明了中央對王建安的認可。

1948年7月,豫東戰役結束後,中央調王建安到華北一兵團當副司令,給徐向前當副手打山西。請大家注意,華北一兵團名雖兵團,但有徐帥的加持,一向是當一個袖珍版的戰略方面軍來用的,到那裡當兵團副司令,隱然就有後來野戰軍兵團司令的規格。

葉飛自然也沒有太多爭議之處。華野13個縱隊司令之中,唯一一個跟隨粟裕最久的,長征時葉飛留在江南打游擊,1935年10月與粟裕開始配合作戰,兩人惺惺相惜,志氣相投,從那時起就已結下生死革命情誼。

新四軍成軍後,葉飛先是在粟裕任副指揮的蘇北指揮部當縱隊司令,皖南事變後,又在粟裕任師長的新四軍一師下當副師長兼第一旅旅長,黃橋決戰、挺進蘇浙,葉飛在粟裕指揮下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能戰。

解放戰爭初期,葉飛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與粟裕的感情和信賴更加強化。葉飛當時率新四軍一縱加強到山東部隊,到山東後,葉飛所部長期形成的機動靈活的戰術,在山東部隊中格格不入,再也沒打出在新四軍時的勝仗。後來華中、山東合編為華野,葉飛再度回到粟裕手下作戰,宿北第一戰就殲滅了國軍整編69師,葉飛重新找回了彌足珍貴的將帥相惜的感覺,一縱日漸成為華野頭等主力。

陳士榘成為兵團司令員,雖說指揮上沒有太大問題,但若仔細鉤沉華野史事,大家應該能發現一些異常之處。陳上將作戰是沒得說的,115師時代是林羅的參謀長,山野時代給陳毅當參謀長,基本功沒有太大問題。

那時我軍高級別的參謀長,一般會優選有黃埔經歷的,陳上將並無此類經歷,能當上參謀長,大概與其善於思考問題,頭腦相對有邏輯,符合參謀長這個職位的某些特徵。但是山野時期陳士榘發揮的似乎不是很好。1946年底宿北戰役,這是華野面臨的第一個規模較大、對手實力較強的戰役,粟裕在宏觀層面的分割包圍、滅其一路的指揮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問題出在臨場兵力組織上。葉飛一縱奉命穿插分割整編11師和整編69師,一部分部隊被隔斷在胡璉整編11師後面,有整建制被消滅的危險。葉飛執意要前進指揮部多派部隊來增援,不知因何,遭到前指的拒絕,葉飛差點在電話中與前指負責人吵起來。

1947年七月分兵,陳士榘受命指揮三、八、十縱出擊魯西南,實際脫離了參謀長崗位,化身兵團司令。自紅軍時期到解放戰爭,我軍都受國軍影響,參謀長地位略低於下級部隊主官,陳士榘此任毫無疑問是提升,但從另一個側面看,會不會是粟裕主動安排,試圖尋找另一個得力的參謀長呢?後來張震於1948年4月出任華野副參謀長,成為粟裕實際上最得心應手的指揮助手,大約能看出背後的隱線。

淮海戰役後陳士榘正式出任八兵團司令員,力壓同時期幾位能力不遜於他的老縱隊司令,所遺之缺由張震接替。陳上將從正式任職上獲得提升,與四野參謀長劉亞樓一樣轉任,說明中央和方面軍都是認可的、信賴的、準備委以重任的。然而耐人尋味的是,滬寧杭解放後,八兵團忽被撤銷番號,兵團機關與華東軍政大學合併,陳上將轉任校長。該校級別雖然很高,但從一線部隊指揮員回到院校任職,背後又體現了什麼規律呢?明者自知,我就不多說了。

再說說宋時輪,宋上將也是我軍一位功勞卓著、驍勇善戰的老將。尤其突出的特點是,資歷非常深厚,在華野諸縱隊司令中,除了許世友,沒有幾個能壓過他的。宋上將帶出的十縱是有名的善打阻擊的「排炮不動,必是十縱」,解放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我們必須客觀地看到,十縱在打阻擊方面確實立下不小的功勞,每個野戰軍中都有這樣的部隊。

但是,在野戰軍中畢竟進攻能力是最主要的,否則何以取勝?十縱這樣的特點,註定了無法成為頭等主力。與此相伴,我們在評價宋時輪將軍的指揮水平時,尤其對比葉飛陶勇王必成許世友王建安等幾位猛將,他們的攻守能力相對平衡,沒有明顯的短板,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

宋上將擔任九兵團司令員並沒有太大問題,中央對宋上將也是信任的,只是比較起來,還有優中選優的空間,未免令人思之有不盡之意。

粟裕真正比較認可的四位,除了上文提到的葉飛,還有四縱司令員陶勇、六縱司令員王必成,以及九縱司令員後任山東兵團司令員的許世友上將。

首先說一說陶勇。陶勇四縱是華野殲敵數最多的部隊,陶勇本人是一位非常彪悍動輒衝到一線的猛將,論個人氣質,在葉陶王三大虎將中,他最具威烈迅猛之氣。陶勇有一大奇特之處,原本在紅四方面軍,長征中轉入紅一,河西之役又返回紅四,一直在徐帥手下。抗戰中畢業於抗大,被分配到新四軍工作。

粟裕並沒有因為系統淵源問題對陶勇有什麼成見,察覺到此人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勇將之後,迅速將其納入麾下重點培養,新四軍重建後的新四軍一師,葉飛是一旅旅長,陶勇是三旅旅長,鐵桿部下。

粟裕對人,不近則罷,一近就是掏心掏肺無所保留,他那一套用兵指揮的法則,全都交給了陶勇,黃橋決戰打韓德勤,陶勇在粟裕指揮下打得非常漂亮。還幫他改名,原名張道庸,改為陶勇。還給他介紹對象,主婚,儼然是大哥對幼弟一般。粟裕忠直不藏私的性格也完全傳遞給了陶勇,唯獨仁恕柔弱的作風沒有同化陶勇,陶勇過於剛直,後來不得保全身名善始悲終,大概也是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新四軍北上後,除宿北戰役未參與,陶勇率四縱參與了所有大戰,圍攻孟良崮的主力縱隊中,就有陶勇一份。客觀討論,陶勇的指揮能力,與葉飛在伯仲之間,誰也不比誰更強。

如果粟裕有心為老新四將領爭取一下,陶勇會比宋時輪、陳士榘、王建安差嗎?強過一頭倒不至於,但至少是並駕齊驅,堪有一比的。

六縱司令王必成與陶勇類似,起初也在紅四,轉入新四軍後,因為極其驍勇,被人譽為王老虎,粟裕也有意指點他,新四軍重建時,王必成任一師二旅旅長。

至此,大家可以綜合起來看了,粟裕對葉王陶到底有多喜歡,那是他的三個旅長啊!葉陶王為何能成為華野最強的三大縱隊?為何每次大戰都有這三人的身影,原因無他,他們對粟裕的感情最深,對粟裕的戰法最熟悉,戰場上理解意圖最快、執行最准。

王必成唯一的遺憾,就是解放戰爭初期二打漣水,與張靈甫整編七十四師硬碰硬,傷亡略大,而且漣水城淪入敵手。但大家要看到,解放戰爭初期的華東戰場,除了粟裕在蘇中占了上風,其他幾個地區,山東部隊被王耀武打得處處受制,陳毅與薛岳津浦路大戰,也吃了不小的虧。漣水之敗,從本質上講,國軍整體裝備水平與部隊素質,在每個戰場都超過了解放軍所致。除非有粟裕那樣出神入化的指揮水平,否則基本都要吃虧。這是大勢所致,非一二人之過也。

粟裕中意陶勇王必成好理解,對許世友的態度呢?為什麼還會覺得他是兵團司令的合適人選呢?

粟許之間確實有許多話題,坊間談論者不在少數,一是孟良崮戰役摔電話事件,此事細節經不起考證,但可以證實的是許對陳粟的指揮存疑,官方出版的《陳毅傳》對此事有記錄,陳毅強行壓服之。二是濟南戰役的用兵方略問題,粟裕主張打援重於攻城,將多於半數兵力布置在魯西南準備阻擊殲滅杜聿明來援之兵,只留14萬人攻城。許世友因此直電中央請求改部署,被毛主席一頓教育壓了回來,要求攻濟一切聽粟裕指揮。

但我們不能據此說粟許有矛盾,實際上許世友上將與華野將帥都很有感情,包括粟裕在內,以及陶王葉諸位,有些細節不便展開講,大家可以去看看陶勇將軍傳,當時風雨如晦,許世友挺身而出,要拉陶勇回南京養病,這種槍林彈雨里結成的生死之情,是最不容置疑的。

粟裕對許世友將軍的指揮能力非常相信。1947年七月分兵,東線二七兩個縱隊完全交給許世友指揮,譚震林以副政委身份過去,大致相當於坐鎮。後來膠東戰役,解放魯中,也是許世友獨力擔綱,粟裕並沒有派人前去加強指揮,反而還把善於組織指揮、且許世友提出過請其當縱隊司令的張震要走,正說明了粟裕對許指揮能力的放心。

濟南戰役選擇一線指揮員,毛主席親自點將讓許世友趕緊結束休養速速上任,難道華野其他縱隊司令不能用嗎?難道緊急從山西調回山東的王建安不夠用嗎?都夠,但用上許世友更靠譜。國難思良將,正此時許世友將軍之謂也。

那麼,為什麼沒有讓許上將當兵團司令呢?

原因也非一兩句話能說清。最直接的原因是許世友腿傷嚴重,無法隨軍南下參與淮海戰役,而是返回膠東養病,所以三野整編時沒有授予其重任,因為兵團級機構並不像縱隊一樣是基本作戰單位,臨時指揮的性質更多一些。

另一重原因,許世友將軍留鎮山東,坊間有傳言,視渡江後戰況如何,若兵力不敷所用,將把山東剩餘地方部隊再升級為主力,組成新的兵團,由許世友出任兵團司令。大家看看三野和四野的兵團序列就會發現,三野是七、八、九、十,四野則從十二開始,十三、十四、十五兵團,中間缺了一個十一兵團的番號。

後來渡江之後百萬雄師席捲南下,已無再組野戰兵團的必要,因此便擱置下來。

這個傳言沒有可靠的官方資料,不過從後來許世友出任南京軍區司令員來看,中央仍對許上將寄予厚望,或許當年真有這樣的考慮。

種種原因綜合發揮作用,導致陶王許三位都沒有入選兵團司令。這其實也不是一件小事,兵團級領導,是後來1955年大授銜評定上將軍銜的最重要參考,許上將功高望重,自然沒受影響,據傳最早還被列入大將名單。而陶勇、王必成兩位只授中將,陶將軍更是如彼結局,非常非常可惜,可惜無已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