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草》之「景」觀魯迅之「在」

厲羽萱 發佈 2023-11-15T13:31:42.549924+00:00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更是眾多文學作家的中的佼佼者,其作品對讀者心靈的喚醒所產生的重要作用,無法用語言的概括,通過對生活中簡單、日常生活的描寫,卻讓人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看到了一個更加真實的世界。

王國維曾經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其言下之意就是詩歌或者文學作品就是詩人或者作家內心的顯現,他們通過文學創作將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人生觀,以及自己對現存世界的看法展現在讀者和公眾的面前。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更是眾多文學作家的中的佼佼者,其作品對讀者心靈的喚醒所產生的重要作用,無法用語言的概括,通過對生活中簡單、日常生活的描寫,卻讓人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看到了一個更加真實的世界。

魯迅的《野草》其背後所展現的魯迅之「在」是如何的呢?魯迅之「在」是如何展現的呢?對讀者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01 魯迅之於《野草》

韋勒克認為在欣賞文學作品時,不是單單地去閱讀文學作品或者從其表面分析文學作品,更為重要的是尋找其獨特之處——莎士比亞之所以稱為莎士比亞的東西。

《野草》是魯迅的一部散文詩集,其主要收錄的是魯迅在1924年到1926年創作的散文詩23篇,其散文詩的創作於一個苦難深重的時代,是一部充滿象徵主義色彩的散文詩集。

二十世紀之初的北平城,並沒有我們想像那麼平靜、繁華,在被帝國主義列強入侵之後,北平城除了破敗不堪之外,剩下的就只有生活在苦難中的老百姓和欺壓百姓的外國人和軍閥。

當時的北平城被北洋軍閥統治,這樣社會環境讓內心本就苦悶的魯迅,內心更加抑鬱,但是他並沒有為這樣的社會和國民放棄自己的理想,依然希望自己能夠喚醒廣大民眾,對理性的追求並沒有幻滅。

魯迅在那樣一個苦難的時代,看到國人的麻木不仁、政府的黑暗、社會環境的混亂、動盪,將自己的內心的憤懣和不平,通過手中的筆展現出來,也讓讀者感受到當時社會的黑暗。

其所創作的散文詩集《野草》中的作品,就更加真實地向讀者展現了當時的魯迅在新文化運動之後的一段時間內,繼續戰鬥,雖然有孤獨、寂寞之感,但是沒有放棄,於迷茫、彷徨中摸索著實現理想的途徑和方法。

北洋軍閥完全控制北平城之後,那時的學生和有識之士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打擊,其可以說是「五四運動」之後最黑暗的時期,不僅眾多學生被殺害,而且當時最受歡迎的《新青年》也被迫解散。

這給當時的魯迅非常沉痛一擊,他不僅處於一個滿是硝煙的戰場之中,而且他的戰友都離他遠去,為了自己的理想,他只能孤身一人,浴血奮戰,重新「殺」出一條路。

那時的魯迅正如《野草》之名一般,那時的社會讓作者感覺自己就是一株孤苦無依、無人願意陪伴的野草一般,雖然孤獨、「另類」、看似不合群,但其精神豐富之程度是其他人望塵莫及的,其所思考的問題也是常人所不能理解,不能觀察到的東西。

野草身雖野,其心卻不野,看似孤苦無依、必須經受風吹雨打,但是其所經歷的風雨,最終會成為其成長的催化劑和營養豐富的養料,最終成為一株萬眾羨慕不已的草。

魯迅之於《野草》不僅僅是作家與作品的關係,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的展現和心態的體現,在其每篇作品的一字一句的背後都能看到魯迅的存在,或者說正是通過這些文學作品,我們才知道原來魯迅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們,甚至與每一位讀者的精神都有著親密的接觸。

魯迅不僅僅是《野草》的作者,更是《野草》的靈魂和精神所在,而這也就是「莎士比亞之所以稱為莎士比亞的東西」。

雖然《野草》是以詩集的外化形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但是其所蘊藏的魯迅的精神和思想是我們無法捕捉到的,只有對其展開深入的研究,才能感受、領略到魯迅思想的魂靈的最深處。

有人說:「魯迅的作品好似冰河上一座高聳的冰山,讓人為之折服的不僅僅是其表面所展現出來的形態,更是這深埋於冰河之下的東西。」若《野草》是冰山一角,那麼其必然有讓人折服於它的地方。

02 魯迅之「在」於《野草》之「景」

《野草》是一部詩集,既然是詩歌,必然會有意象,那麼這意象其實就是《野草》之景,那麼如何能看出魯迅之「在」,其又存在於何處呢?

魯迅先生曾說過,自己是為三種人寫作,這三種人分別是:那些為中國的獨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強而艱苦奮鬥的仁人志士;那些正在做好夢的青年;為敵人而寫作。

在他的意識中,似乎並沒有給自己留一個位置,但是《野草》卻是魯迅為自己創作的。

他明確表示不希望青少年閱讀《野草》,魯迅先生既然將其創作出來,卻又不希望青少年閱讀,究竟是為何呢?

魯迅將其歸類為自己寫作的作品,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野草》中蘊含著「魯迅哲學」,他曾說過:「《野草》裡面有我的哲學」,從某些方面來說,《野草》算是屬於他個人的作品。

在那樣一個艱難的時代,魯迅作為一個對時代的變化、特點、狀況有著極為敏感的作家來說,他是痛苦的、是艱難的、是最憤懣的。

他曾表示《野草》中有許多消極頹廢的思想,他並不希望青少年去閱讀,雖然他在作品中揭露現實、批判當時社會的不公,但是他仍然希望青少年對這個世界和社會能夠有崇高的理想,並為之奮鬥,而不是終日鬱鬱寡歡、消極頹廢。

魯迅的哲學是非常複雜和難懂的,人道主義思想和個體主義思想在魯迅的腦海中交替出現,可以說有一種「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架勢。

《秋夜》是《野草》的第一篇,魯迅曾有這樣的描述「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在沙漠中走來走去」,他將當時的社會現狀和自身處境寥寥幾筆,真實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

作者筆下的秋夜的天空、秋夜下的棗樹、落葉、小紅花,無不浸潤著秋的色彩,這些東西都是魯迅親眼所見,但是當讀者看到的時候,其中又蘊含著魯迅的思想和心緒。

恰恰是那樣的社會環境和生活處境,讓魯迅看到了生命中的惶惑和悲傷,而這間接地決定了其所選用的意向,如小粉紅花、小青蟲、夜空、棗樹、落葉等象徵物的感情基調。

魯迅選擇「秋夜」作為《野草》開篇的意象,在某種方面來說非常契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傳統文化,從眾多的古詩中就可以看出,與「秋」有關的事物多蘊含著一種蕭瑟、淒涼、悲愁的深刻含義。

作為從自幼就受到傳統文化的教育的魯迅,自然無法擺脫這種文化思維的影響,而且作為親歷過動亂不安的社會環境的人,魯迅比讀者有著更深切的感受,可能有些東西都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只能留存在作者的心中,作為其進行文學創作的動力。

除了「秋」之外,還有許多意象,都是《野草》中的「景」。以下幾種是常見且最能表現作者情感的意象:

1、天空

「天空」,在魯迅的筆下,天空並不是能夠讓我們充滿遐想的事物,而意味著一個悲涼而黑暗的現實世界,天空本來是可以讓人們滿懷希望去面對生活中一切苦難,但是魯迅眼中的天空是這樣的:這上面夜的天空,奇怪而高。

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

或許有人說,魯迅非常喜歡天空,如果不是如此喜歡,也不能將天空觀察得如此細緻,更不能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其中。

事實上,這樣的描寫的天空有著更豐富的象徵的意味,而且情感更加濃烈,讓讀者感受到魯迅眼中天空更加高遠、冷漠、不近人情。

在當時魯迅的眼中,他所看到的天空就是一個黑暗而悲涼的世界,「天空」以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蔑視著他只需要俯身便能盡收眼底的一切,其就是一種黑暗勢力,而作者對天空的描寫,恰恰體現出了他對當時黑暗社會的不滿、對黑暗勢力的仇恨和厭惡。

2、棗樹

棗樹,魯迅在《野草》對棗樹的描述有:「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棗樹,他們簡直落盡了葉子……

他知道小粉紅花的夢,秋後還有春;他也知道落葉的夢,春後還是秋」「卻已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那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的鬼睒眼;直刺著天空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白」等等。

第一處對棗樹的描寫,中外的文學研究者有著許多與眾不同的認識,有人認為,這一描寫賦予棗樹一種獨立的人格,而這樣的棗樹恰恰是作者內心孤獨的外化,是作者將其內心的孤獨寄託於一棵樹上。

三處的描寫更是將棗樹「清醒」「孤獨」「敢於鬥爭」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讓讀者感受魯迅筆下的棗樹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不懼怕任何黑暗勢力,勢必與黑暗、邪惡鬥爭到底,堅信黎明必然會來臨。

魯迅筆下的棗樹表面看是一個孤立無援的鬥士,而這種形象恰恰是作者的理想,是作者理想化的一種形象,也讓讀者感受了作者對棗樹的喜愛與尊重。

3、我

魯迅在《野草》多次出現「我」這一人物形象,其作為一個一個線索人物貫穿全文,時隱時現,看似不存在,實則從未脫離過文本。

如「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有兩株樹」「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奇怪而高的天空」等的描寫,由此可見,魯迅筆下的我多半是一個心懷憤懣且內心十分沉重的孤獨者。

這恰恰是當時魯迅的真實寫照,可以說是魯迅將那時的自己,通過文字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雖然無時無刻不在寫「景」,「景」的出現多半會有「我」的存在,就形成一種「無處無我,以我之眼,寫我所觀之景,蘊我之深切感受」的方式。

03 小結

魯迅作為一代文學大家,是值得我們尊重的,閱讀他的作品不能僅僅局限於表面的文字,更重要的是探索著悲傷,或「尖酸」,或深刻的文字背後蘊藏的強大的精神力。

這種只有魯迅才有的獨一無二的精神力,就像一座燈塔,能夠讓處於困惑、迷茫中的我們重新審視現實處境和社會,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能夠在看透一切的前提下,更加坦然、從容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或許這就是魯迅作品的獨特之處。

參考文獻:

  1. 《野草》
  2. 《後魯迅時代的精神突圍》
  3. 《箭正離弦:〈野草〉全景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