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輸華為蘋果?榮耀究竟有何優勢和劣勢,看完後你就知道了

科技好兄der 發佈 2023-11-15T15:17:45.232799+00:00

| hello~我是你們的der(得兒)一個愛好數碼、喜歡談論時事熱點,挖掘性價比東西的宅,der友們點個關注叭!最近 der 看到網絡上很多小夥伴在討論,說榮耀手機對標蘋果 iPhone 就算了,憑什麼新機的發布還說告別蘋果一家獨大的局面?

| hello~我是你們的der(得兒)一個愛好數碼、喜歡談論時事熱點,挖掘性價比東西的宅,der友們點個關注叭!


最近 der 看到網絡上很多小夥伴在討論,說榮耀手機對標 就算了,憑什麼新機的發布還說告別蘋果一家獨大的局面?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榮耀要趕超蘋果,究竟自身有何優勢和劣勢?

對華為有所了解的小夥伴都知道,榮耀曾經是華為旗下的品牌,在華為被制裁期間因缺晶片,銷量直線下滑,不得已獨立出去。

雖說表面上榮耀和華為是完全不相干,但榮耀與華為「分手」時,據說接收了部分深圳、北京、西安的研發團隊,可以說是繼承了 「華為體系最優質的資產」,包括最先進的工藝、架構設計等技術,很大一部分都進入榮耀里。

憑藉著華為這個「前大哥」的研發實力,與鴻蒙激起相似的 Magic UI,甚至還能登錄華為帳號的便利,曾經性價比的口碑......可以說是收留很多心碎的華為「花粉」。於是榮耀手機獨立出去沒多久,就恢復正常手機發布的節奏,甚至市場份額還持續上漲,勢不可擋。

在手機發布恢復正常後,榮耀立即重整華為那裡繼承過來的渠道各種走量。像一些經銷商,榮耀仍能給它們提供較高的利潤,再扯上華為背書的平替之選,線下很多門店銷售榮耀的熱情,完全不亞於華為。

在 2021 年期間,榮耀全年的出貨量達到 3860 萬台,立即回到中國市場份額的第五;到了 2022 年,榮耀在友商銷量下降的情況下,仍持續暴漲,直接坐上了國內第二的位置。

der 覺得榮耀也許是賺到錢了吧,於是也開始在 AI、通信、顯示、續航等方面砸錢研發,並搭建起自家的生態產品。尤其是生態方面,榮耀照搬「前大哥」華為那套「以手機為中心」的發展,到現在橫向的生態發展,重新帶活以 Magic OS 構建的「萬物互聯生態」。

還有像屏幕方面,做到行業最高的 3840Hz 超高頻 PWM 調光屏幕;電池方面,搶先華為發布容量密度更大的青海湖電池;甚至在信號方面,還自研射頻增強晶片,直接與華為「掰手腕」......可以說榮耀一心想要超越華為這個「前大哥」。

如今,榮耀還提出趕超蘋果、打破蘋果一家獨大的局面的口號,可以說是越來越「囂張」。

der 查了下,據說榮耀改變思路,在著手於產品品質的同時,還拿下了很多之前哲庫的人,在晶片、系統研發等方面能夠擁有更多的操作空間,估計軟體層面能夠做到更流暢穩定,要知道蘋果最引以為豪的莫過於其絲滑流暢的 iOS 系統。

在華為這個「前大哥」的背書下,榮耀憑藉著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就連口碑也一脈繼承,並在此基礎上走得比華為更遠,這無疑是它當下最大的優勢。考慮到華為全盛時期還能與蘋果掰掰手腕,也難怪榮耀有信心要趕超蘋果。

不過在 der 眼裡看來,榮耀的優勢不僅是華為,劣勢同樣也在華為身上。

要知道榮耀獨立出來後,為了儘快恢復自身狀態,頻頻「藉助」華為這個「前大哥」光環,以至於它除了「像華為」、「華為手機的平替」以外,沒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缺乏核心競爭力。

所以在華為手機重回市場那一刻,也是榮耀面臨最大的危機。

2022 年 9 月份,華為時隔多年終於發布了 Mate50 系列;在 2023 年 3 月,華為緊接著就推出 P60 系列,Mate 系列和 P 系列交替發布的節奏,可以說華為已經恢復手機廠商半年一旗艦的狀態。

此時此刻,曾經榮耀收留的那些「心碎花粉」,更多的選擇重新擁抱華為,在這消費人群高度重合的手機市場中,基本上有一個用戶選擇了華為,就意味著榮耀就少了一個用戶,榮耀的核心用戶只會越來越少。

所以當華為的銷量越賣越好的時候,榮耀的市場份額也開始下跌。

在 2023 年第一季度立即大跌 35%,市場份額也跌至 14%,成為國內前五大手機廠商里跌幅最大的手機廠商。

不過 der 覺得,面對華為回歸的衝擊,榮耀短期內還是能穩住步伐,畢竟華為仍沒獲得 5G,一旦華為 5G 也回歸,那榮耀所受的影響只會更大。

最後,考慮到榮耀目前的優勢和劣勢,大家覺得榮耀是否真的能夠打破蘋果一家獨大的局面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