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網新聞周評:來華行動支付或迎全面開放

移動支付網 發佈 2023-11-16T13:45:03.570783+00:00

行動支付網 作者 慕楚:來華行動支付不方便的問題又成為了輿論熱點。起因是華僑網友身份信息過期,進而限制了行動支付使用,只能用外卡以及現金,進而感受到在國內行動支付盛行之下,卡與現金支付處處受阻。

行動支付網 作者 慕楚:來華行動支付不方便的問題又成為了輿論熱點。

起因是華僑網友身份信息過期,進而限制了行動支付使用,只能用外卡以及現金,進而感受到在國內行動支付盛行之下,卡與現金支付處處受阻。

過去幾年,境外遊客來華行動支付不便利的確是一大難點,國家層面和各地政府也在極力去消融這一隔閡,特別是在疫情放開之後,亞運會來臨之際,事實上,來華行動支付有了很大改善。近期支付巨頭也有多個項目上線,便利境外遊客來華行動支付已經到了新的階段。

客觀存在的問題

任何國家與地區之間,只要有管轄之差,幣種之差,都會存在支付不便利的問題。

對於來華行動支付的問題,有許多客觀存在的因素。

使用習慣差異。境外多使用銀行卡支付,而國內多採用手機支付;

實名信息缺乏。境外人士較少有中國政府認可的個人信息,以滿足反洗錢等合規要求,如手機號、身份證等;

費率差。中國商戶收單費率普遍在0.38%~0.6%之間,而境外普遍是2%-3%,綁定外卡支付,國內商戶不願意承擔更高的收單費率;

信息安全政策差異。歐洲有GDPR等政策,其信息長臂管轄政策與我國一些政策有所衝突。無論是螞蟻還是騰訊,現在已經是屬於全球化公司,國家或地區之間的政策衝突比較難解決;

欺詐率與拒付問題。由於支付環境和支付糾紛解決策略不同,境內與境外的整體欺詐率也不同,國際支付欺詐率遠高於國內,這也使得外卡支付拒付率高,合規成本隨之提高。

從支付從業者角度來看,外卡收單是一個高風險,但同時也是高收益的業務。不過現在,已經有多個新方案來解決外籍遊客來華行動支付的問題。

三類解決方案

自我國行動支付興起以來,各方都在致力於解決來華行動支付困難的問題,特別是近幾年,多方推出了多種方案。在此,匯總近年的主要方案:

總體上來看,解決來華行動支付的問題主要分為三種:

外籍遊客開卡類。這類方案往往需要到具體的網點開卡,便捷度比較低,但是安全合規方面比較有優勢。開通境內銀行卡或虛擬卡之後,綁定行動支付軟體便暢通無阻,而且相對來說,實名程度高,額度較大。

預付帳戶充值類。這是一種比較穩妥且便捷的方案,充值時費率大多由境外遊客承擔,就不需要境內支付服務機構、商戶來承擔費率差。而且這類模式採取了風險隔離措施,境外遊客與境內支付服務機構直接產生資金轉換關係,預付充值後的帳戶遵循境內支付規則,這也讓欺詐和拒付率大幅降低。但缺點是,額度往往降低。

外卡收單類。一般是指外卡直接綁定支付應用,在發生交易時,商戶、支付服務商、境外發卡機構、境內境外清算機構等角色形成完整的資金鍊條。這類支付方式對於境外遊客來說比較便捷,但對於境內的支付服務商,需要承擔比較大的費率和合規成本壓力。

基於這三種模式,很多方案在細節上進行了優化。與此同時,不僅僅在發卡側,在商戶側也開始有所擴大。

更大範圍的受理

本周,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陳起儒就宣布,今年7月騰訊將陸續開放微信支付商戶網絡給Visa等國際信用卡或扣帳卡組織,方便境外用戶在中國內地能以常用的信用卡和扣帳卡綁定微信支付。

而早在2019年11月,微信支付就已經支持境外用戶綁定國際信用卡,但使用場景尚沒有完全放開,僅在12306購票、、京東、攜程等試點消費。而本次開放的是線上線下商戶場景,包括購物、餐飲、酒店住宿、交通等,基本上屬於商戶全面開放。

在此之前,財付通也發布公告,2023年12月31日前,單筆交易金額人民幣200元以下(包括人民幣200元)的國際卡交易,免收用戶手續費,單筆交易金額超過人民幣200元的,按照單筆交易金額的3%收取用戶手續費。

這一規定,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騰訊自身的成本壓力。

此外,支付寶也在6月21日宣布,與萬事達卡合作,讓持有萬事達卡信用卡和借記卡的持卡人可以直接綁定支付寶帳戶,讓繁瑣設置或預付帳號充值成為「過去式」。

此番之後,無論是微信還是支付寶,在外籍遊客來華行動支付方面,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所述的5大影響因素仍然客觀存在,成本和合規壓力下,來華行動支付項目的推廣和落地能否可持續發展,仍然需要市場機構與監管部門聯合發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