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先增智強擔當 數據賦能興「四業」

三峽宜昌網 發佈 2023-11-16T16:33:13.440354+00:00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張紹剛此次閩粵考察,在刷新視野中深化了認知,在拓展格局中啟迪了思維,在對標體悟中激發了幹勁,算法晶片、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數字宜昌建設提供了示範樣板和現實路徑。一、沿海蓬勃之勢引人注目。震撼於產業之旺、企業之強。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張紹剛

此次閩粵考察,在刷新視野中深化了認知,在拓展格局中啟迪了思維,在對標體悟中激發了幹勁,算法晶片、人工智慧等產業為數字宜昌建設提供了示範樣板和現實路徑。

一、沿海蓬勃之勢引人注目。

震撼於產業之旺、企業之強。廣州琶洲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試驗區集聚騰訊、阿里巴巴、科大訊飛等企業總部,55棟商務樓宇拔地而起。約1平方公里內集聚1.3萬家企業,其中軟體上市企業58家,產值達1500億元。美亞柏科成為國內電子數據取證行業龍頭和公安大數據領先企業、網絡空間安全和社會治理領域國家隊。

驚奇於科創之新、能級之高。廣州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新材料三大世界前沿方向,布局國家大科學裝置,匯聚全球一流科學家、頂尖人才,形成創新動能。85後團隊、海歸派主導的深圳雲天勵飛公司成立不足10年,憑藉「算法晶片化」核心能力,其董事長陳寧博士入選「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

觸動於管理之精、迭變之奇。深圳前海自貿區堅持「精耕細作、精雕細琢」,打造最濃縮最精華核心引擎。廈門曾厝垵文創村運用共同締造理念使昔日的「城中村」蛻變為「中國最文藝的漁村」。

二、閩粵成功之道啟人深思。

始終秉持國家擔當和赤誠情懷。所到之處無論是大科學裝置,還是非公企業,紅色元素是基本色調,忠誠擔當是內在基因。

始終追求世界一流的國際標準。深圳以粵港澳大灣區的廣闊胸懷、宏大格局,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開創了深港協同新局面。廈門象嶼集團投資企業400餘家,以供應鏈為核心服務產業鏈遍布海內外,位居世界500強第160位。

始終瞄準發展賽道的主攻方向。廈門打造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成為台胞台企登錄第一家園「第一站」。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東陽光集團始終聚焦生物醫藥方向,研究院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超180億元,承擔29個國家重大專項研發,每年持續推出新藥上市。

始終鼓足敢想敢為的拼爭搶意識。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的廣州依然堅持招大引強,改革開放前沿地深圳招商考核排名到鄉鎮。越是先進發達,越是你追我趕競相發展,歸根到底是人在特區、腦無禁區、勇闖新區。

三、見賢思齊奮力興「四業」。

看閩粵先行實踐,思數字宜昌發展之路,我以為要注重找准宜昌比較優勢,堅持產業與事業同抓、活力企業與專業人才同育、目標守恆與奮鬥韌勁同在,加快數據賦能長江大保護典範城市建設。

堅韌不拔興產業。一是做強龍頭品牌。深化與三峽集團合作,加強三峽東嶽廟大數據中心、點軍紫陽大數據中心、三峽大數據產業園三點聯動,構建綠色零碳數據中心集群,全力爭取全國第九個一體化算力網絡樞紐節點落戶宜昌。二是抓實重大項目。服務點軍北斗產業園、國家超算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算力、算法、數據產業化協同發展,打造全省政府數位化治理樣板區、長江中上游數字經濟戰略樞紐。三是勇於探索嘗新。探索隱私計算與數據要素交易之路,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發揮政務數據、醫療數據比較優勢,引入發展人工智慧產業集群。

引聯並舉強企業。一是多維外聯。以數據要素為牽引,加大頭部數據企業落地創新應用,做大做強大數據產業聯盟,促進大數據企業集聚發展。二是分層內扶。加大政策扶持、資源整合力度,深化行業優勢平台合作,壯大本土大數據創新實力企業。強化東土科技賦能工業網際網路支持,推動產業數位化。三是培育創新生態。規劃軟體和信息服務企業發展路徑,持續跟蹤、聚焦發力,著力培育2-3家上市企業、5-10家細分領域軟體企業。

求深求精優事業。一是建標準。緊抓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試點契機,構建宜昌數字標準體系,打造全省乃至全國標準試驗地、應用示範區。發揮標準引領和複製作用,吸附龍頭企業研發應用。二是優服務。聚焦人民群眾所需所感,做深做實城市大腦。持續優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廣「免申即享」「免證辦」「惠企民生直達」「宜碼通城」等便民應用場景。三是強治理。完善一體化數字資源平台(IRS),加快數據治理應用。深化三級中心、五級應用體系,推動城市治理「一網統管」。加快長江大保護典範城市數字綜合平台建設,推動成果可展示、動態可監測、工作可管控。四是重安全。推進《宜昌城市大腦建設促進條例》立法。實行數據分類分級管理,完善數據安全防護和運行監測機制,確保數據使用安全可控。

聚集人才攻專業。一是大力引進高手。用好「1+4」人才政策,加大大數據領域領軍人才、尖端人才引進力度,吸納更多優秀人才來宜就業創業,打造省內大數據人才高地。二是培養大批能手。依託城市大腦研究院、大數據產業聯盟,推動大數據企業與省內外科研院所共建人才實訓基地,加快產教學研融合,系統培養創新型、複合型和應用型人才。三是鍛鍊多面手。全面推廣首席數據官制度,增強幹部隊伍數字思維、數字認知、數字技能,打造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人才隊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