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第三五八旅抗日戰爭史

佛砸米蘭 發佈 2023-11-17T22:52:38.033117+00:00

旅轉戰路線圖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勝利完成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歷史任務後,於1937年8月25日,奉中央軍委命令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下轄第七一五團(原紅四師改成)、第七一六團(原紅六師和紅二十八軍改稱)。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勝利完成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歷史任務後,於1937年8月25日,奉中央軍委命令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下轄第七一五團(原紅四師改成)、第七一六團(原紅六師和紅二十八軍改稱)。

改編後即於9月2日在陝西省富平縣莊裡鎮舉行抗日出征誓師大會,隨即出征,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肩負起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偉大歷史使命。從1937年9月至1945年9月,在整整八年的浴血奮戰中,遵照黨中央的戰略部署,第三五八旅大體經歷了以下幾個鬥爭階段:



創建晉綏抗日根據地,開展敵後游擊戰爭(1937.7-1938.12)

部隊渡過黃河後,即由晉南北上,於9月23日到達山西北部的神池縣八角堡地區集結。此時正值日寇從雁北、察南大舉進攻之際,隨即擔負起配合國民黨軍防守雁門關及其東西長城各要隘之任務。在忻口會戰中,側擊敵後方,破壞敵交通,使敵交通運輸陷於癱瘓,對穩定忻口防禦起了極其有利的作用。接著為配合反攻太原,襲擊了太原飛機場和火車站,切斷同蒲路北段。

後為粉碎日軍對晉西北的10路進攻,連續收復7座縣城,擊退了敵人的進攻。在配合反攻綏遠的戰鬥中,部隊開入雁北,積極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大量牽制了敵人。接著,又打退了日寇對晉西北的第二次進攻。與此同時,又派出部隊深入敵後,廣泛開展游擊戰爭。組成宋時輪支隊,深入雁北,爾後轉到冀東地區打擊敵人;組成李井泉支隊,北上綏遠,開闢大青山敵後抗日根據地。


在晉西北,部隊抽出相當數量幹部和部分主力部隊,開展根據地的各項建設工作,穩定社會秩序,積極宣傳群眾,建立群眾組織和地方政權,發動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經過同兄弟部隊一起一年多的共同艱苦努力,晉綏根據地初具規模,成為陝甘寧邊區的有力屏障和黨中央聯繫各根據地的咽喉要道,在抗日戰爭以至解放戰爭中都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挺進冀中、轉戰晉察冀(1938.12-1940.1)

1938年10月,日軍調集兵力開始對冀中抗日根據地實施大規模圍攻。為了打退日軍進攻,鞏固冀中根據地,幫助整訓新部隊和擴大本身力量,我七一五團、七一六團隨一二○師師部開赴冀中。

1939年元月到達冀中時,正值日寇向冀中區開始第三次大規模圍攻,部隊立即投入了反圍攻戰鬥,同冀中區部隊一起將敵擊退。2月上旬又打退日寇第四次圍攻。3月下旬,敵又開始了第五次大規模圍攻,於4月初又被我打退。在日寇大舉進攻的同時,國民黨河北反動民軍司令張蔭梧也妄圖消滅我冀中區部隊,由冀南北上向我圍攻,我軍當即予以還擊,並將進犯之敵全部殲滅,狠狠打擊了頑固勢力。

經過連續幾個月的戰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冀中人民的抗日熱情,受到了冀中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愛戴。部隊也在鬥爭中不斷得到發展和壯大,由原來的兩個團,迅速發展成獨立第一、第二兩個旅,並派出幹部和建制連隊組建了第三支隊。同時用以老幫新的辦法,先後幫助二、三、四、五、六支隊,整訓了部隊,使這些新部隊得到迅速成長,軍政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大大增強了戰鬥力。

1939年8月,奉八路軍總部命令,我部隊除留二、三、四、五、六支隊繼續堅持冀中區的鬥爭外,主力轉赴晉察冀邊區休整,9月初到達晉察冀邊區。9月27日,日寇第八旅團三十一大隊偷襲我晉察冀邊區領導機關,部隊當即予以圍殲,經過六天五夜的激戰,將進攻之敵全部殲滅在陳莊地區,創造了山地運動殲滅戰的範例。接著於11月初開始,參加了晉察冀的冬季反掃蕩,至12月8日,反掃蕩取得了勝利。

鞏固擴大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40.2-1943.6)

1940年2月,為打退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部隊奉命由晉察冀返回晉西北。在這裡,渡過了抗日戰爭極端困難的艱苦歲月。由於日寇的殘酷掃蕩,國民黨反動派的經濟封鎖,自然災害的侵襲,根據地幾乎到了沒有飯吃,沒有衣穿的地步。

為了鞏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把抗日戰爭進行到底,部隊從1940年6月起,先後進行了1940年的夏季反掃蕩、秋季反掃蕩、百團大戰、冬季反掃蕩,1941年的春季反掃蕩、夏季反掃蕩、秋季反掃蕩、冬季反掃蕩。與此同時,為了渡過難關,減輕人民負擔,認真貫徹了中央關於精兵簡政、開展生產運動等一系列指示,部隊先後兩次精減,並在邊戰鬥邊整訓的情況下,自力更生,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增強了體質,減輕了人民負擔。

1942年,為粉碎敵人的總體戰,在黨的一元化領導下,抽出力量,以部隊骨幹為主力組成武工隊,並與廣泛的群眾鬥爭相結合,打擊外出活動之敵,捕捉漢奸,拔除敵據點,陷日寇於被動挨打的局面。1948年進一步貫徹了中央「把敵人擠出去」的方針,反蠶食鬥爭取得了偉大勝利,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保衛黨中央、保衛陝甘寧邊區(1943.7-1945.8)

1943年5月,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調集了60萬大軍包圍陝甘寧邊區,妄圖分.9路閃擊延安。我三五八旅即奉中央命令開赴陝甘寧邊區,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部隊於6月下旬集結於延安南邊之鄜縣蔭蘆河地區。

由於我黨對國民黨反動派的進攻作了充分的準備和有力的揭露,加上國際國內的道義壓力,國民黨統治區隴南又民變蜂起,蔣介石陷於孤立被動的地位,不得不把對邊區的進攻暫緩了下來。針對這種形勢,我三五八旅部隊即在黨中央身邊,邊和兄弟部隊一起警惕地守衛著延安的南大門,邊開展了1943年與1944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大練兵運動和整風運動,從而使部隊得到了全面鍛鍊,從思想上、組織上、軍事上、物質上都有了很大提高,部隊兵強馬壯,出現了一個嶄新局面。

與此同時,邊界反頑鬥爭也取得了很大勝利,對敵人的一系列偷襲、摩擦、擾亂、破壞進行了有力的反擊,特別在爺台山戰鬥中,乾淨、徹底、全部地消滅了進犯之國民黨頑固軍,取得了重大勝利。

爺台山戰鬥後,根據中央原來的命令,部隊立即東渡黃河,舉行大反攻,先後進行了柳林、蘆家莊、離石諸戰鬥,殲滅了大量日偽軍,贏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