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1978,我的高考(1)恢復高考已經四十六周年,你還記得嗎

馬範橋人 發佈 2023-11-19T13:10:52.081545+00:00

6月7日是2高考開始的時間,今年是恢復高考四十六周年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1977年12月9日,塵封10年的中國高考考場,大門重啟。


寫在前面

6月7日是2高考開始的時間,今年是恢復高考四十六周年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

1977年12月9日,塵封10年的中國高考考場,大門重啟。570萬考生一涌而入,考場裡坐著的,是從1966屆到1978屆,共13屆學生。1977年歲末的高考,讓深陷在黑暗中茫然的一代人,看到了天邊第一縷晨光。

1978年7月20日又舉行了全國統一命題的高考,六百一十萬人報考,錄取四十點二萬人。七七級學生七八年春天入學,七八級學生秋天入學,兩次招生僅相隔半年。

一代國人的個體命運由此峰迴路轉。在這些個體命運的轉折背後,是一個國家從谷底的返身掉頭和艱難攀升。正是這場倉促、混亂而又激情飽滿的考試,成為此後40年中國巨變的起點。正是在如此低的層面起步,我們與國家一起成長。

1977年的高考,社會公平與公正的重建,讓我們相信了國家進步需要知識,知識會改變我們的命運。作家劉震雲的故鄉就在新鄉的延津縣塔鋪,如他所言:如果沒有77、78的高考,他可能還在搬磚。為了參加1978年的高考,劉震雲從部隊復員回到塔鋪,他把這個經歷寫進了他的第一篇小說《塔鋪》。直到今天,說起高考往事,親歷者中大多數人都感慨,命運從那一個點開始改變。每個人都對那個突然出現的機遇心存感激。

時光流轉,40年間高考本身在不斷變化,高考的意義也發生了劇變。」朝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這曾是無數中國人夢寐以求的人生道路,「金榜題名」更被人們列為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今天大家卻發現高考所承載的期許和夢想隨著時代的發展產生了變化,實現人生價值的機遇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高等教育普及讓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夢想破滅了,拼爹時代更讓底層學子們悲嘆,許多人對高考口誅筆伐,然而必須認清,高考仍然是中國絕大多數群體人生成長的最佳通道,人生沒有太多的選擇,高考可能並不意味著未來,高考卻給了你選擇的權利,競爭的路上你有了一張入場券。

許多事情本應如此,高考也本應如此,然而對於我們這一代人,卻絕非如此,它的意義無論如何評價都不過分,我衷心的感謝1977、1978年的高考!


1977,重新升起的希望

1977年7月,中共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恢復鄧小平職務的決議,並主管科技教育工作,一九七七年八月四日至八日鄧小平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作出於當年恢復高考的決定。記得我的朋友海燕從上海給我寫信告訴我這個消息,讓我準備複習,我卻一點也沒有放在心上,我不相信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那時兩個凡是還未突破,白卷英雄張鐵生陰影還在。同年10月12日,國務院正式宣布當年立即恢復高考,而我們消息閉塞的馬范橋知青還都在農田裡收秋種麥埋頭勞動,全然不知。10月15日我們知青點的帶隊幹部換了人,為了歡送和歡迎兩位帶隊幹部的交替,我們全體知青還去了修武縣城照相留念。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發表了社論《搞好大學招生是全國人民的希望》,當年高考招生範圍為「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具體要求是「年齡20歲左右,不超過25周歲……對於實踐經驗比較豐富並鑽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年齡可以放寬到30歲,婚否不限。」這則消息讓密切關注高考的人們雀躍不已。這時媽媽也寫信來讓我回家複習功課參加高考。


我還在猶豫著,真的能按照考試成績上大學嗎?本來我的中學就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數理化,我們那會兒中學上的是「工基」和「農基」,我已經四年沒有看中學課本了,就我那樣的基礎能行嗎?待我風塵僕僕的趕回家時,發現社會全都變了,成千上萬的年輕人重新拿起了課本,加入到複習的大軍。可是我發現不知道該如何複習,沒有課本,沒有老師,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媽媽也想盡辦法去尋找複習資料,殘破不全的舊教材都成了寶貝,沒有計劃毫無章法,更沒有系統的補習,1977年12月的考試拼的就是讀書學習的老底子和曾經的堅持。


1977年,河南省高考分為理工和文史兩大類,理工科考語文、政治、數學、理化4科;文史類考語文、政治、數學、史地4科,每科滿分都是100分。「河南省招生辦公室」規定:11月18日至24日報名,12月9日至10日考試。河南省參加考試的有70.59萬考生,我下鄉四年了從來沒有摸過教科書,基礎太差僅僅一個月的複習時間根本就補不上,記得77年河南省高考作文的題目是「為抓綱治國初見成效而熱烈歡呼」和「我的心飛向毛主席紀念堂」,那時我們隊裡的知青毛孩在北京當兵寫信給我描述過他們參加修建毛主席紀念堂的情景,我就寫了「我的心飛向毛主席紀念堂」,兩天的考試懵懵懂懂就考完了,覺得考題並不算難,可就是不會做,考試成績達到了體檢分數線,我並不知道考試的具體分數,最終結果是名落孫山,馬范橋知青只有馮太鳳被汲縣師範學校錄取。

十年積壓,使1977的高考成為中國競爭最激烈的一屆高考,當時的報考人數是570萬,錄取名額為27.297萬個,錄取比例為29:1。我落榜了,但是1977年的考試失敗讓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1977年的那年冬天,讓570萬中國年輕人畢生難忘,在這個稱之為「一個國家和時代的拐點」的時刻,我慶幸自己也在其中。

未完待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