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新手機發布,我才想起南京珠江路不是美食街

知事南京工作室 發佈 2023-11-19T17:09:24.503629+00:00

去年iPhone14發布,第一時間在微信里看到更新了消息,也同步了很多二手手機、國產手機等信息。如果把時鐘撥回iPhone4時代,在南京去珠江路買一台蘋果手機肯定是要加價排隊的。「那時一天營業12個小時,全員滿負荷,關門後盤貨,得到凌晨。

去年iPhone14發布,第一時間在微信里看到更新了消息,也同步了很多二手手機、國產手機等信息。

如果把時鐘撥回iPhone4時代,在南京去珠江路買一台蘋果手機肯定是要加價排隊的。「那時一天營業12個小時,全員滿負荷,關門後盤貨,得到凌晨。」

20年來,一直在珠江路,那些從創業青年到守業中年,也是珠江路從波瀾壯闊到歸於寂靜的見證者之一。



最後一波紅利


「早期手機功能單一枯燥,比如鈴聲是默認不可改的,但我們通過刷機DIY技術,實現彩鈴、和弦、圖標更換等個性化功能。」 2002年還是大學生的姜峰開始接觸手機,一直是發燒友級的,愛鑽研軟硬體。


到自己創業時,正趕上中國手機用戶激增的年代。2004~2005年,姜峰在西祠做了幾次團購都非常成功。公司員工最多的時候有二三十人,南京有三家店鋪。


準確來說,2002年入行的姜峰搶到的並不是珠江路最早一波紅利。福中楊宗義,三胞袁亞非的故事傳奇始於上個世紀末,被後來人無數提及。


從電腦到手機,再到智慧型手機。尤其是中國大陸還不是iPhone首發區域的那些年,智慧型手機算得上珠江路最後一波紅利。


「2010年一位留學生從英國曼徹斯特買了一部iPhone4,輾轉3天到了我手裡,他購機成本是4000多,最後近10000元賣出。」姜峰用萬人空巷形容當年大家的熱情。一天賣幾十台,一台賺幾百錢,供銷兩旺。那個時候,想買智慧型手機的南京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姜峰手機」這個名字。


「我對珠江路、丹鳳街是非常感恩的,這裡給了我機會,給了我手機行業高速更迭的時代紅利。」


薄如蟬翼的利潤


與珠江路同頻同振的人,也意味要承受這裡的落寞。


「批發一台賺10塊,零售一台賺六七十」,姜峰說,這是目前一台萬元左右智慧型手機的利潤。


隨著蘋果在中國大陸首發穩定(大約iPhone6之後),加上一輪又一輪的電商衝擊,越來越多的同行退場。近兩年又遭遇消費降級,前段時間熱門話題 「為什麼年輕人都不換手機了?」姜峰也深有感觸。


其實,在2011年前後,珠江路電子城開始蕭條時,這裡就掀起過一輪又一輪的行業研討:打擊假貨,加強行規,提升技術,完善售後,擴寬營銷思路……行業聯合媒體討論得非常激烈,痛心疾首,義憤填膺,充滿了熱愛又焦慮的複雜情緒。


現在來看,這些觀點無疑都是正確的,但在時代大潮面前,人的力量是脆弱的。


電商初期,姜峰和珠江路上很多商家一樣都積極擁抱過,甚至因忙於線上淘金,而忽視了線下客戶的服務。


「現在才懂平台用戶就是平台的,對我們姜峰手機是沒有感情與信任的。而在平台促銷要求和品牌電商雙重擠壓之下,我們也沒有空間可言。」


這兩年,姜峰主要是維護3萬多名老客戶,並開始關注二手電子市場。



據財經類媒體報導「整個手機行業,回收大盤量級去年大概在5000萬台,今年已直奔一個億,這裡有大量的需求。」不少內業人士都認為,在這個巨量需求里,「敢賣,不敢買」是一個痛點。口碑好,有老客基礎的線下店,還是有生存空間的。


但是宣傳推廣卻是大問題。短視頻流行的今天,「珠江路小宇」、「興哥在南京」這些號做得都不錯。而傳統的珠江路生意人還在琢磨著。



還記得第一台電腦/手機嗎?

中關村沒有電腦,華強北不賣手機。


現在搜索珠江路出來最多的是美食打卡與煙火氣小吃。算法按著潮流喜好給大家輸送著最新的內容。

(當年風光無限的珠江路 來源:網圖)


你的第一台電腦、第一部智慧型手機早已不知所蹤,但那一年的珠江路,你一定記得——


世紀之初的珠江路,交通擁堵,喇叭聲此起彼伏。經常可能撞到一路小跑的年輕人,他們跑這家拿顯卡,去那家拿內存,還有拿手機的。


一位在珠江路20多年的經銷商說,「當時珠江路是沒有紅綠燈概念的。只要沒車就能闖。時間就是金錢。一是客人在等,二是晚一點價格可能會有變化。」



西祠上數碼產品團購火爆。幾乎所有電子產品的大佬都在8080網站上,想在珠江路跑業務的人都得在上面找商機聊行情,討論軟硬體。


上千台的廠商電腦,剛到百腦匯,瞬間就被大大小小的商家拖走了。作為華東最大電子產品集散地,高校環伺,珠江路影響巨大。幾乎每個國際品牌中國區的一把手老外都來過。



姜峰說,很多「老人」對珠江路感情很複雜。「這裡有歷史沉澱,技術積累,依然是高校雲集,主城核心,也許會再有產業風口吧……」


珠江路城市矽巷的定位,獲得一定成效。目前,珠江路創業大街建設方案也已經出爐,以打造成全國一流的眾創聚集地的目標。

時代風口已然過去,但堅守珠江路的人仍未放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