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漢不止三星堆,大隱於市的房湖公園同樣值得打卡

怡樂兒 發佈 2023-11-20T01:15:36.464756+00:00

三星堆,讓四川廣漢這座小城走進大家的視野。漢高祖6年(公元前201年)置廣漢郡,領雒縣、德陽、什邡、綿竹、新都、中江、遂寧、廣元、平武等十三縣,因「郡之廣至漢水也」,取其「廣至漢水」之意(漢水即今天的嘉陵江),而由此得名。「廣漢」之名第一次出現,距今已有2223年。

三星堆,讓四川廣漢這座小城走進大家的視野。

漢高祖6年(公元前201年)置廣漢郡,領雒縣、德陽、什邡、綿竹、新都、中江、遂寧、廣元、平武等十三縣,因「郡之廣至漢水也」,取其「廣至漢水」之意(漢水即今天的嘉陵江),而由此得名。

「廣漢」之名第一次出現,距今已有2223年。

從坐高鐵到廣漢,只要18分鐘,算得上是成都的後花園了,來廣漢第一站必定是到三星堆打卡。5月19日中國旅遊日那天,趁著三星堆門票半價,就安排了廣漢一日游。

參觀完三星堆時間尚早,臨時加了個景點——房湖公園。若是你來廣漢,除了三星堆,也可以來這裡逛上一逛,絕對有驚喜。

下車的地方正好是房湖公園西門,也是雒城古城的雉堞大門,與大門相連的城牆環房湖公園而行,是公園西南部的外圍部分。

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正面題「雄臨天府」。城門外左右有石獅護衛。

雒城始建於東漢,據《華陽國志·蜀志》載:「初平中(公元190年至193年間),益州牧劉焉自綿竹移雒城縣城,築闕門。」

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至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蒙古軍入蜀,戰亂中城垣遭受嚴重破壞。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在原州城基址上建城垣。明末城池又毀。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再次修築,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增修炮台。1991年4月,古雒城遺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穿過城門即進入房湖公園,園子裡遊人甚少,愈發顯得園子清靜,亭台樓閣,水榭歌台,小橋流水,紅牆碧瓦,古代就有「四川第一園林」的美稱,可以說這裡既有蘇州式園林小巧玲瓏的特色,又有巴蜀園林中古風的神韻。

園內的荷花池,即古代房公湖,為唐上元二年(761年)名相房琯貶任漢州刺史時開鑿。

房琯是唐玄宗時丞相,剛直不阿。肅宗即位後命其征討安史之亂,因兵力懸殊戰敗。貶官漢州(今廣漢)刺史。

初夏時節已是荷葉滿湖,半月後荷花盛開滿池,該有多美。

湖心亭六角攢尖,綠琉璃瓦,有曲橋相連。

紅樓形制為水榭,一樓一底,三面臨水,黃龍繞柱,樓後為明代十二生肖古柏,俗稱十二相。

東南角形成三彎九拐的塹道。別看現在的房湖公園如此靜謐,在每年正月十六保保節的這天那可是熱鬧非凡,短短的甬道內將會匯集成千上萬的市民,關於這項有著300多年歷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漢保保節」,下次再細聊。

荷花池的西北岸,便是琯園,由留琴館、清懷軒、信可居、冰光閣等一系列廳堂廊閣組成。湖畔竹木濃蔭,亭台樓榭,是房琯公餘休憩之所。

屬於這個季節的藍花楹開的正美。

荷花池的北面,是廣漢文廟。始建於北宋嘉佑年間,幾經興廢,數次增修、重修,文廟內的大成殿和欞星門等,是清嘉慶十七年(1812)重建的。

這座五開間的石枋「欞星門」可以說是極為壯觀,圖案豐富、雕刻精細,堪稱川西的石刻藝術珍品。

高8米,寬14米,石質牌樓建築,重疊三檐,六柱五開間,甚特別。「欞星門」三字,是清代書法家、邑人張懷泗的手跡。四周盤繞透雕雲紋加彩繪,柱頂額坊、石板等處,刻有飛禽走獸、果木花卉和鏤空雲紋花窗等數十幅圖案。柱腳由圓雕獅象夾抱,窗欞為透雕球紋格眼,牆身飾深浮雕麒麟。

中門屋頂正脊中央飾透雕的變形蓮花寶頂,望柱通體圓雕呈蟠龍抱柱,柱頂蹲伏王公府第方能使用的辟邪六座,以護佑文廟。傳說抗日戰爭時期,廣漢修飛機場之際,外人想以高價換取,幸未得逞。

繞過泮池,就是戟門。吸引我的是戟門屋頂上的脊飾。

戟門,單檐硬山式筒瓦屋頂,正脊望磚表面雕飾圖案連續拼接呈九條各式雲龍,垂脊雕飾荷花,檐板上的每一瓦當下嵌有方塊圖案和「福祿壽喜」吉祥語篆體方塊字樣。

穿過戟門,就來到了大成殿,大成殿是單檐歇山式屋頂,上蓋筒瓦。

正脊望磚表面雕飾飛龍與寶頂相配成趣。

殿身十八扇格扇門窗上部欞格製作工藝精巧,以「魚骨穿尖」的工藝作成雙交六椀呈朵朵菱花格眼,又經斜長欞條串連出連續的大菱花圖案。下部裙板上的木刻工藝也十分驚喜,浮雕奇禽瑞獸,折枝花卉。

6根透雕雲龍纏抱石柱,體態曲折迤邐,龍首盎然,龍爪剛勁有力,雕工玲瓏剔透。

殿內原有國內罕見的,頭上束髮插笄,身穿廣袖長袍,腰系博帶,雙手籠袖捧腹而坐。該塑像是明萬曆年間州治北鄉人所祀,乾隆四十九年,知州徐德元迎祀至文廟,文革被毀,1992年按原像復原。塑像龕台上原有工藝精美的圓雕雲龍花格落地罩,正中懸康熙二十三年御書「萬世師表」。

園內更有保存完好的聖諭碑、字庫塔等古蹟。

聖諭碑原立於廣漢市西門外萬人墳前,1934年移至公園內,1956年建亭保護。為明末張獻忠攻克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後,於大順二年(公元1644年)下令為其揚威所立。碑文:「天有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字跡風化剝蝕嚴重。

字庫塔建於康熙年間,磚石結構樓閣式,通高14米,層層筒瓦屋頂,飛檐翹角懸風鈴,六角攢尖盔頂。

字庫塔的與眾不同,在於它帶有的祭祀功能,除去底層的焚燒功能,二層居然祭祀的是造字的倉頡,而三層則祭祀的是魁星,這在全國各地的字庫都是極少看到的。

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是1941年7月7日「七七事變」4周年之際,廣漢縣為紀念在抗戰中犧牲的將士樹立此碑。

在兒童樂園裡中華民國十八年端午日所立的石質日晷,形似梅瓶。晷身通體刻著文字,介紹如何利用日間光線的變化來測定時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