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因作業多投訴老師,老師:以後沒作業,投訴的家長給娃轉學吧

家有小甜椒兒 發佈 2023-11-20T12:43:54.068607+00:00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竟然會有家長因為老師留作業,打電話到相關部門投訴,是不是越來越不懂現在的一些家長了?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竟然會有家長因為老師留作業,打電話到相關部門投訴,是不是越來越不懂現在的一些家長了?

一位二年級家長撥打政府熱線進行投訴,投訴內容是:語文作業花費的時間最長,孩子目前上二年級,有的時候寫作業到晚上11點,經常抄抄寫寫。要背書、要識字、要試卷,詩句都得抄寫5遍。

第二天上課的時候班主任老師就回應了:「從今天起不再有作業,也請一些家長不要再去那些平台反饋了,希望這兩位家長下學期給孩子找一個合適的學校,快樂過童年。」


如何看待「作業多」這件事?

「作業多」只是相對的,舉個例子吧,一棟樓上有個兩個同班同學,都在讀一年級,暑假過後進入二年級。

我們家鄰居是個女孩子,每天為寫作業發愁,寫作業寫到10點半,還沒有完成,後來媽媽就跟老師溝通了,孩子寫到10點,寫不完就算了。

老師也同意了,不過家長也知道孩子的問題,孩子寫作業確實很慢,非常慢,尤其是寫字,半天也寫不了一個字。


最開始聽她講寫作業到10點多,我還很吃驚,以為一年級的孩子們學習壓力就這麼大了,結果另外一個男孩表示,每天放學回家半小時作業完成,就可以開心玩耍了。

這差距是不是有點大?

差距就體現在兩個孩子的專注力和學習的效率上了,孩子的專注力差,學習效率低,寫作業慢,有一點作業就寫好久,多留點作業就要熬夜了。

相信每個小學老師都是有尺度的,雖然需要給孩子們留作業來提升孩子的基礎知識,但是不會留太多作業,影響孩子們的睡眠。

有的老師可能留作業會多一點,也不至於多到在孩子認真完成作業的前提下,要寫到11點鐘。

所以我們還是要客觀看待作業多少的問題,如果每天的家庭作業已經成為了孩子的負擔,家長要做的不是去投訴,而是要分析原因,重點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



如何看待家長投訴老師留作業?

其實我覺得多少有點玻璃心了。

就是什麼都要站在孩子前頭,哪怕老師多留點作業,看孩子寫的難受,也要站在孩子前頭指責老師:「我們只想要個快樂的童年,不想讓孩子受學習的累。」

可是要知道,走出家庭環境,進入到任何一個環境中,孩子都要學會適應環境,才能慢慢成長起來。


家長為了保護孩子,表示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希望老師不留作業,不要打擾到孩子的「快樂」,那老師就可以放棄這個孩子,甚至可以建議這個孩子轉學,因為老師有自己的職責,老師們想要好好教孩子們,想要提升孩子們的學習成績,班裡出現這樣的孩子,孩子有這樣的家長,老師自然不喜歡。

家長這算不算倒打一耙呢?

可以肯定地說,這樣的家長,到哪裡都不受歡迎。


理由很簡單,我們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就要看成績,而想要好成績,就要有作業,就要多練習。

您家的孩子想要一個快樂的童年,老師不想要一個拖後腿的學生

家長這是何苦來呢,這樣做事,真的不利於孩子適應集體環境啊,如果所有老師都躲著這個學生,對這個學生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先別想著快樂童年了,顯現著健康心理吧。


一勞永逸的方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和內驅力

想要孩子有個真正快樂的童年,真正快樂的人生,在家裡錢不夠多的情況下,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從小給孩子打好基礎,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和內驅力。

一個專注力好、內驅力足的孩子,學習知識、寫作業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事兒,放學回家分分鐘就完成,如果學校有延時課,到7點多放學回家的時候,肯定可以一身輕鬆。

一個專注力差的孩子,在應試教育中,怎麼可能一直保持快樂呢?

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朋友就是一直堅持「快樂教育」,不希望讓孩子感受到任何的學習壓力,把孩子送到了當地最好的幼兒園。

幼兒園雖然不上課,但是在玩耍過程中,孩子們就學習到了很多知識,比如說一些簡單的英語句子、基本詞彙、邏輯思維、小故事等等。

朋友家的孩子因為從小就刷抖音,每天刷超過5小時,孩子很難專注聽老師講話,很難配合老師做遊戲,所以學期末,這個孩子的表現和其他孩子相對,真的有非常大的差距。


朋友就覺得很心疼,覺得孩子墊底心裡不好受,替孩子感到難過,她甚至把責任推到學校,埋怨學校學的多。

學校辦學是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不是為了培養出只會玩的孩子。

家長要理性看待這一點,當孩子在各方面都墊底以後,家長要做的是反思家庭環境,反思家庭教育,反思帶娃方式,然後積極調整,爭取把孩子的行為習慣糾正過來,讓孩子朝著優秀的方向成長。

而不是反過來埋怨老師、埋怨學校。

既然絕大多數孩子都能在玩耍中學習到知識點,都在一點點進步,當只有自己的孩子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調整我們的教育方法了,這才是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