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烏魯木齊,過三十里風區後涼快多了,自駕游新疆107

三叔的三天vlog 發佈 2023-11-21T07:09:31.979701+00:00

視頻在文末中國最西北新疆自駕游的第26天,今天的行程是從吐魯番到烏魯木齊,在離開吐魯番之前,順路遊玩了一圈交河故城,在進入烏魯木齊之前,繞道去了一趟亞洲地理中心,然後又去二道橋大巴扎逛了逛,全天的行程270公里。

視頻在文末

中國最西北新疆自駕游的第26天,今天的行程是從吐魯番到烏魯木齊,在離開吐魯番之前,順路遊玩了一圈交河故城,在進入烏魯木齊之前,繞道去了一趟亞洲地理中心,然後又去二道橋大巴扎逛了逛,全天的行程270公里。

今天酒店不帶早餐,一直睡到自然醒,上午11點收拾好東西退房,從酒店出來,先去加油站加滿油,然後順路在離開吐魯番之前,去吐魯番另一個著名的故城,交河故城去看一看。

沿著古城西路一路向西,20分鐘就能到達交河故城。這條路感覺走過好幾次了,就好像吐魯番的景觀大道一樣,路兩邊都是典型的吐魯番風格建築,而且樹木也是枝繁葉茂,樹蔭下都是絕好的避暑停車位。

昨天去過高昌故城,因為天氣太熱,很遺憾沒有進去,今天要去交河故城,現在雖然快12點了,但在新疆來說還不算是中午,不過今天又是個大晴天,太陽還是非常的厲害,不知道小朋友們能不能堅持下來。

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市以西10公里的雅爾乃孜溝村附近,處於30米高的巨大黃土高台上,東西環水,為一河心孤島。

《》記載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城下,故號交河。

交河故城與高昌故城可以說是絲綢之路吐魯番盆地上交相輝映的雙璧。

高昌故城位於吐魯番市東40公里,為典型的面積較大的方城,擁有外城 內城和宮城,以其氣勢宏大讓人心動。

而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市西10公里,屬於世界罕見的不規則形狀城池,從高處看好像是一片柳葉或一艘航母,以其造型奇特讓人心驚。

另外,從建造方式來看,雖然兩個故城都是採用生土建築,看上去都是一片土黃色,但兩者的建造方式卻截然不同。

高昌故城是用生土夯築而成的,所有建築基本上都在地上,而交河故城則是純粹的生土建築,城中的街道基本上都在地下,它們的區別簡單來說,那就是高昌故城是地上蓋出的城,而交河故城則是往地下挖出來的城。

這也是交河故城最獨特最神奇的特點,至今城內的官署 寺院 佛塔 坊曲街道等建築物都保存較好,是目前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生土建築城市,被譽為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最後在從時間上來看,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的歷史要悠久得多,高昌故城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是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由屯墾戍邊的部隊所建的戊己校尉治所。

《漢書》中最早提到名為高昌壁。而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交河城區所在的台地就是新疆早期人類生活的區域之一。交河故城在公元前2世紀左右已有古代車師人在此活動。

交河城最初是由車師人所建,公元前60年,車師分治為車師前國和車師後國,交河城成為車師前國的國都,漢代時為交河壁和屯田基地,且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吐魯番地區的軍政中心。

公元450年,十六國時期北涼第二任君主匈奴人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滅車師國,自此吐魯番盆地政治 經濟 文化的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轉移到了高昌城。

後來交河城歷經高昌國下屬交河郡,唐西州下屬的交河縣,唐代安西都護府治所,以及高昌回鶻時期的軍政重鎮交河州,唐代詩人李頎在《古從軍行》一詩中描述了這樣的景象白日登山望烽火 黃昏飲馬傍交河。

後來在14世紀時,黑的兒火者對吐魯番發動大規模聖戰,攻陷了交河和高昌,連年戰火終使交河城和高昌城逐漸衰落並最終成為了廢墟,延續至今則成為了吐魯番的兩本古書,交河故城與高昌故城。

大約中午11點37我們到達了交河故城景區遊客中心,交河故城景區的大門只開了半幅,進入景區之前需要檢查行程碼,還要登記身份證手機號。

然後據說還要開車繼續前行一段,路兩邊都是大片的綠地,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都是葡萄架子,種滿了葡萄,難道交河故城也跟葡萄溝一樣,景區里還有許多當地人居住的村莊?

可昨天看到的高昌故城,就是一座荒棄的城,所以才被稱為故城啊。

帶著疑問繼續往前開,前方出現了一群黃色的房屋,原來這裡是交河古村,這算不算是交河故城景區裡的一個景點呢?據說交河古村所在的雅爾果勒村有著數百年的歷史呢,不過今天好像是大門緊鎖,那就繼續往前開吧。

很快我們到達了交河故城的入口,停車場不大但空空蕩蕩的,今天早上酒店裡沒有早餐,正好趁現在可以簡單吃點東西,因為外面已經非常熱了,吃點東西喝點水,一會兒準備進城。

大約中午12點10分,我們換好票,小朋友們鼓足勇氣,準備再次挑戰有生以來最高溫暴曬的旅行體驗。

交河故城有南門和東門兩座城門,遊客通常是從南門進入故城,城中央有一條連接南門和佛教大寺院的長350米的南北向中央大道,城內建築以中央大道為中軸線可分為三個區,東區為官署區,西區為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區,北區為佛教寺院區。

中心大道兩側被縱橫交錯的短巷分割成坊市,這說明交河城在唐代曾進行過一次有規劃的重修改建。

交河故城是一座是從台地表面向下挖出來的地下城。無論寺院 官署 城門 民舍,牆體基本為生土牆。大街深深挖入地下六七米,兩邊厚厚的生土層便保留成為了高大的牆。

由於是從生土層往下掏挖,與一般遺址越往下年代越早不同,交河城是越往下年代越晚,如此不停地掏挖雕琢,生生把交河城打造成一個巨大的沙盤雕塑。

在所有的古代宗教中,傳入吐魯番地區時間最早歷史最悠久 遺存最多的就是佛教,在交河故城中,寺院區就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因此交河城在當年也是名副其實的佛城,也正因如此,交河城命中注定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交河故城的毀壞和廢棄被認為,與黑的兒火者在吐魯番強制推行伊斯蘭教有直接關係。交河城作為吐魯番地區重要的佛教中心,是推行伊斯蘭教過程中必然被摧毀的目標之一。

交河故城最後毀滅於蒙古東察合台汗國的伊斯蘭聖戰領袖黑的兒火者的戰火。征服者還強迫當地居民放棄傳統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蘭教。

據古建築保護專家介紹說,歷史上的交河城毀滅於戰爭是無疑的,曾經清理過三十多口水井,每口井裡面都有人的骨架,而且都是頭朝下的,可以想見當年破城時的慘烈。

戰爭促進了西域各民族的融合,加速了文明的演進,同時也最終毀滅了文明。

在1992-1996年的考古工作中,在交河故城中心衙署區發現了多處伊斯蘭教徒的墓地。而這個時期的清真寺遺蹟未有發現。交河故城中心區出現伊斯蘭教徒墓地,說明此城當時已經是近於荒廢的地區,並且再也沒有被重新利用。

據說在明代永樂年間,西域使者陳誠重開絲綢之路,他所見的交河 高昌就已經是荒城了。

陳誠在《崖兒城》詩中寫道,沙河二水交流中,天設危城水上頭。斷壁懸崖多險要,荒台廢址幾春秋。羌兒走馬應辭苦,胡女逢人不解羞。使節直從西域去,岸花堤草莫相留。

自從從南門進入交河故城後,手機就一直提示溫度太高,並且時不時的黑屏關機,小朋友們走到觀景台,也不準備繼續前行了,太熱了,汗順著頭髮往下滴,皮膚被曬的發燙,趕緊回去吧,到陰涼下會好很多。

返回城外一片寂靜,感覺跟昨天在葡萄溝遊樂園的情景差不多。中午13點30分,在交河故城只玩了1個多小時,我們準備啟程離開吐魯番前往烏魯木齊了。

交河城位於吐魯番盆地中,火焰山與鹽山之間的一個豁口上,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古絲綢之路西往焉耆,北往烏魯木齊,都要經過交河,可見交河城在古絲綢之路上的軍事地位十分重要,也是個百戰之地。

今天離開吐魯番的路與前天進入吐魯番的路基本相同,從交河故城出來向東返回,左轉向北走S202,還是一路的村莊 樹蔭以及並不開放的幾個坎兒井景區。

回到坎兒井源交河驛,吐魯番遊客中心路口,左轉進入G312,很快就是廢棄的吐魯番收費站,出吐魯番是不需要檢查的,很快順利通過,一路向西奔向這次新疆之行的最後一個大城市 烏魯木齊。

從吐魯番到烏魯木齊,一會兒要從G312轉入G30,因為全程高速,而且距離也不遠,所以到烏魯木齊時間會比較早,小朋友們在車上也開始琢磨,在烏魯木齊附近可以去哪裡玩。

中午14點,我們轉上G30後到達大河沿收費站,經過收費站,就算是上了高速,終於又可以120全速前進了。

過了大河沿就算是進入到託克遜縣境內,前方能看到有很多很多的發電風車,這段高速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路邊設有避風港,其實就是面積比較大的停車區。

原來包括前方的小草湖在內,由吐魯番到達坂城一段的白楊河谷風口,算是吐魯番著名的三十里風區。

吐魯番有三絕,也可以說是中國的三個之最,其中中國最熱和海拔最低咱們基本上都體驗過了,那最後一絕就是大風,吐魯番除了火州之外,還有風庫的之稱。

現在的三十里風區,屬於古絲綢之路上的著名驛站中國海拔零點城 吐魯番託克遜縣,託克遜為南疆 北疆 東疆交匯之地,差不多與達坂城隔天格爾山相望。

下午14點16,前方即將到達小草湖檢查站,小草湖檢查站,距離烏魯木齊市區約130公里,是進入烏魯木齊市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在這裡要先查身份證,後備箱,以及車輛隨行人員,然後查核酸檢測證明及行程碼,最後還有一道(洗車),這都是些常規檢查,其實小草湖檢查站還有一項全國唯一的大風預警檢查,也就是逢極端大風的天氣,禁止大貨車上路。

原來小草湖檢查站就在三十里風區內,一年中的260多天都在颳風,在這裡8級以下的風都不叫風。民間流傳一個詞 烏雨托風,說的是只要烏魯木齊下雨下雪,託克遜小草湖一定會颳大風。

在三十里風區曾經出現過許多次13級以上的大風,火車都能被大風吹出軌,公路上的大貨車更是能被吹躺平。據說平時雖然風沒有那麼大,但曾有位司機拿出錢包交費,結果錢包里的8000元現金,瞬間被風吹走,最後找了兩個小時才找回來4000元,另外4000元都被吹到戈壁上無影無蹤了,在這裡風大的時候,雞蛋大的石頭都能橫空亂飛。

據說以前的風力表上的風級為13級,最高一級12級風為颶風,又稱颱風,風速大於32.6米/秒,然而,這樣大的風,在吐魯番並不罕見。隨觀測儀器的進步,風力表上的風力等級增至17級,吐魯番的大風已經有過多次,超過50米/秒的記錄,達到14級的大風也時有發生。

那為什麼吐魯番託克遜小草湖,這片三十里風區會經常有如此大風侵襲呢?

這還要從此地的地形說起。吐魯番盆地地勢低,天格爾山地勢高,每年春季,盆地內輻射增強,增溫較快,形成地區性的熱低壓,和盆地以外產生了很大的氣壓差,造成了空氣的劇烈對流,盆地內熱空氣上升,北方的冷空氣急速南下,氣流通過北部天山的缺口,迅速向盆地奔瀉而來,形成了強烈的西北風暴。

北面的風暴,以天格爾山的白楊河谷為主通道,向東南侵襲。狹窄的山谷因狹管效應,集聚加大了風力,從而造就了吐魯番兩個著名風區,一個是白楊河至三個泉子的三十里風區,另一個則是鄯善縣紅旗坎到哈密縣了墩的百里風區。

三十里風區因白楊河谷形成,百里風區則因七角井狹谷形成,這兩處因此成為新疆著名的四大風口中的兩個,其餘兩個,一個是與哈薩克斯擔交界的阿拉山口風口,另一個是托里的老風口。

這四大風口都有許多與風相關的恐怖故事。吐魯番到達坂城的三十里風區,有一年一場風 從春刮到冬之說,據說風大的時候,達坂城的小學生,上學時書包內還會裝上石頭,以增加重量防止被大風颳走。

七角井風口又名黑風口,所在的戈壁又稱為風戈壁,唐代邊塞詩人岑參的一川碎石大如斗 隨風滿地石亂走,這著名詩句也是因此而發,斗大的石頭都能被風颳得亂走,可見這些風口的大風得有多大。

據說達坂城這裡也是因為常年大風,所以建有亞洲最大的陸地風力發電場,當然,人們對於達坂城,最為熟悉的就是王洛賓先生改編的維吾爾民歌《達坂城的姑娘》阿拉木罕了。穿過幾個隧道,翻過天格爾山,經過達坂城,

下午15點24,我們到達了烏拉泊西主線收費站,烏拉泊這邊有一座烏拉泊湖,湖邊有一座烏拉泊古城,據說是現已發現的烏魯木齊市轄境內,年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城。

其實,小朋友們在車上一直琢磨著,下午想去烏魯木齊天山大峽谷玩一玩,但天氣預報說那邊有大雨,而且在高速上剛才也下雨了,另外,打電話到天山大峽谷,被告知疆外的遊客一律不予接待,索性就不用考慮了,後來小朋友們又說,那就在進入烏魯木齊之前,先去亞洲地理中心看看吧。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位於烏魯木齊縣永豐鄉包家槽子村附近,北天山喀喇烏成山北麓的荒漠草原上,海拔1280米,距離兵團農十二師西山農牧場僅5公里,向東北距烏魯木齊市中心約30公里。

從G30轉入到G216國道,6公里後右轉走上S101,繼續走沒多遠就是亞洲地理中心了。

據說,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是指亞洲大陸範圍內處於均衡位置的點,它距大陸周邊海岸線最遠,大陸性最強,因此也被簡稱為亞心。

同樣的道理,中國大陸的地理中心,則位於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境內。

其實,亞洲和歐洲本就是一塊大陸,那亞歐大陸的地理中心,則位於中國新疆西北部塔城地區的託里縣老風口。

另外,提起亞洲地理中心,俄羅斯表示不服,並聲稱亞洲的中心位於圖瓦共和國的克孜勒,並建有紀念塔為標記。

大約下午15點45,我們到達了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景區門口,目前已經無人值守,眼前一條公路可以直達亞心。

據說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是由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研究所會同中國科學院院士 歐亞科學院院士地圖學家 遙感學家 地理信息學家,於1992年7月,依據彭納投影技術的亞洲地圖為基礎,採用現代科技手段與設備,測定出來的。

後來發現這裡只是一個很貧窮的,僅有30餘戶人家的小村莊。當時科學家在這裡確定了亞心的位置後,只立了一根木樁子,後經過眾多媒體的報導,使這裡的名氣越來越大,據說,後來所在的村落也改名為亞心村,現在這裡已經開發成了一個亞心景區。

沿著公路走到盡頭,就是亞洲地理中心景區大門,不過因為疫情原因,景區也關閉了,旁邊是亞心通用機場。

在亞心門外溜達了一會兒,下午16點28,我們再次啟程,接下來要去烏魯木齊最著名的二道橋大巴扎去轉一轉。

之前在伊寧帶小朋友們轉了轉伊犁國際大巴扎,實際上就是大貿易批發市場,今天到烏魯木齊,小朋友們還要去看看,畢竟那是烏魯木齊的地標之一呀。

按照導航提示,我們漸漸走進烏魯木齊市區,小朋友們很快就感慨,烏魯木齊確實是一座很大的城市,城市郊區也是那些大型開發商開發的新樓盤,慢慢進入城區能夠逐漸體會出這座城市的歷史痕跡,城市中的天橋也都是代頂棚的,這樣可以遮陽擋雨的天橋,在石家莊確實是不多見。

其實二道橋大巴扎距離我們並不遠,導航也很容易能指引到,不過畢竟今天是第一次開車進入烏魯木齊,又要去烏魯木齊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方,就跟之前開車在蘭州一樣,估計找個停車位會是非常困難的。

儘管有導航提醒,但畢竟對路況不熟悉,不出所料,在大巴扎附近繞了兩圈才基本上轉明白了,有時候開車就是這樣,眼看著目的地近在咫尺,但就是找不到停車位停車,這一點小朋友們曾經在天津水上公園那裡也有深刻的體會,甚至連執勤交警都提醒說,來水上公園別開車。

最後終於在大巴扎繞了兩圈之後,找到了停車場,停好了車,此時已經是下午17點50,開車來趟二道橋大巴扎真是不容易呀。

趕緊下車,去大巴扎逛一逛,先去國際大巴扎,進門要檢查行程碼看核酸,過安檢要把相機拿出來,連打火機也被搜出去了。

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於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巴扎,集伊斯蘭文化 建築 民族商貿 娛樂 餐飲於一體,是新疆旅遊業產品的匯集地和展示中心,又被稱為新疆之窗 中亞之窗 世界之窗,重現了古絲綢之路的繁華,集中體現了濃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二道橋清真寺是國際大巴扎中標誌性的建築,旁邊還有一座高80米的絲綢之路觀光塔,站在觀光塔頂層,透過巨大的落地窗,可以將烏魯木齊全市的風景一覽無餘。

走進大巴扎,無數的攤位熱熱鬧鬧,此時差不多是快收攤的時間了,有打包的,有直播的,非常熱鬧。

從大巴扎走出來,突然間感覺開始下雨了,對面的美食街就不去了,趕緊回到車上,去酒店吧。

開車離開大巴扎,差不多是晚上19點半,因為今天是陰天下雨,所以感覺很快夜幕就要降臨似的。

因為今天時間還早,明天要離開烏魯木齊去天池,所以小朋友們想找一個相對清靜點的地方住下,他們還想住昨天晚上在吐魯番住過的同一個牌子的酒店,找來找去,最後確定是在烏魯木齊高鐵站附近,正好走環線高架快速路過去吧,一路上下著雨再加上不熟悉路況,只能跟著導航慢慢開,車開得不快,就當是在烏魯木齊市里慢慢觀光了。

運氣還真是不錯,眼看著快到了,雨也停了,晚上20點多,終於到達了酒店。

到酒店要檢查行程碼和後備箱,酒店保安大哥態度都特別好,然後下地下車庫,這邊得停車位非常多,因為下過雨氣溫還是比較低,多拿上幾件厚衣服吧。

晚上21點天還沒有黑,但外面很冷,穿上外套帶上雨傘,一起出去逛逛街,去吃晚飯。

小朋友們找了一家託克遜拌麵,看來今天也是感覺到餓了,要了二節子炒麵和過油肉拌麵,還有中份椒麻雞,吃的很舒服,拌麵還可以免費續。

吃完飯已經是晚上22點30,感覺外面剛剛熱鬧起來,沒想到在街邊的小超市裡,竟然有黑5中南海,在全新疆都沒見到過呀,果斷買兩條,然後找奶茶店請小妞喝奶茶。

在外面轉了一大圈,回到房間已經是快24點了,小朋友還要寫作業,我則繼續整理今天的視頻,再次看到吐魯番的交河故城,想想跟現在烏魯木齊的氣溫比起來,估計能相差有10多度呢,那交河故城背後,還有哪些有意思的故事呢?咱們下期繼續吧。

本期視頻連結 中國最西北自駕游107,吐魯番-烏魯木齊,過三十里風區後涼快多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