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天府旅遊名縣排名進位 西昌2023年旅遊收入力爭突破300億元

大涼山 發佈 2023-11-21T14:19:45.171909+00:00

2023年,西昌市奮力推進「文化旅遊提升」,厚植「極核引領發展」堅實底蘊,以助力建設四川省文藝副中心為牽引,推進「1+5」培育創建,持續擦亮邛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天府旅遊名縣品牌,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奮力打造「國際生態田園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收入力爭突破300億元、增長1

2023年,西昌市奮力推進「文化旅遊提升」,厚植「極核引領發展」堅實底蘊,以助力建設四川省文藝副中心為牽引,推進「1+5」培育創建,持續擦亮邛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天府旅遊名縣品牌,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奮力打造「國際生態田園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收入力爭突破300億元、增長15%。

——西昌旅遊火——

高質量發展的西昌,捷報頻傳,文化旅遊正全面提升的月城,更是火爆,繼今年春節文旅市場大火之後,過去不久的「五一」假期和端午假期,西昌再次迎來遊客高峰,相繼接待遊客82.22萬人次、35.17萬人次,呈現出人氣旺、消費熱、秩序穩的良好態勢。

「車如流水馬如龍,遊人如織笑開顏。西昌文化旅遊市場持續火爆,各大旅遊景點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處處皆勝景!」各主流媒體在宣傳西昌旅遊中相繼這樣點讚道。

「到西昌旅遊,如果不提前在網上下單,動車票都不好買;西昌的邛海濕地、魚蝦美食,還有建昌古城、大石板古村,確實讓人不想走,處處都巴適。」在成都工作,到西昌旅遊的外地遊客周霜告訴記者。

以旅遊為主線,西昌全面推進國際生態田園歷史文化名城建設,近年來以項目為抓手,實施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涼山民族體育中心、建平門周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川興高山堡等項目建設。目前,西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更新項目(一期)、涼山民族體育中心、建平門搶救修繕和歷史環境搶救整治、城牆F段(安定門至二中)保護性修繕、建平門周邊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現已相繼完成建設。通過一系列重大項目的建設,全面提升了文化旅遊產業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及保障服務能力,構建起「全域布局、全業支撐、全面服務」的文游發展格局,打造出西昌文化旅遊轉型升級新名片、新品牌、新亮點。

去年以來,西昌還全面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和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提升工作。全市發揮「綠水青山」的資源優勢,形成了聯動冬春、帶動夏秋、驅動全年、四季皆有特色的全域、全季旅遊發展格局。

西昌在深入推進文化旅遊提升工作中,明確以市場化運作為抓手,以文旅康養產業為載體,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趕超路徑。以建昌古城、大石板古村、唐園、陳家大院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文旅新地標相繼登場;博物館聚落遊客中心、航天主題公園、29個街頭公園等文旅項目呈矩陣亮相。特別是隨著新成昆鐵路、德會高速公路的全線貫通,西昌文旅市場持續升溫。

西昌還以「文化興市、產業強市」為切入點,以文旅融合引領全域旅遊發展,用活古資源、做美水環境、厚植文內涵,推動跨界融合發展,形成產業相融互動、多種業態競相發展新格局,深入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把特色文化、特色街區、特色建築植入城市,賦予城市人文精神和內涵品質。同時以全域旅遊為指引,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旅遊資源,成功打造了以安哈「螺嶺彝風」、樟木「茅坡櫻紅」等為代表的「鄉村十八景」,形成獨具民風、民俗特色的風情生態旅遊長廊。積極推進「旅遊+體育」,形成了四季陽光、濕地休閒、禪修養心等五大度假產品,「文旅+」多點開花。近年來,西昌市先後榮獲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首批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市等國家級品牌76項,擁有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首批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1個、4A景區3個。

——發展舉措強——

「西昌文化旅遊提升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將繼續努力,奮力推進『文化旅遊提升』工作,厚植『極核引領發展』堅實底蘊,以助力建設四川省文藝副中心為牽引,推進『1+5』培育創建,推動天府旅遊名縣排名進位,進入全省前十強,並積極申報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西昌市文化旅遊局局長劉紹萍說。

據了解,今年以來,西昌市全力搶抓文旅產業發展新機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著力策劃包裝落地一批戰略性新興文化產業項目,重點推出一批高品質有內涵的短線游、區域游、研學游,打出一套創造性營銷、國際化活動、精品式線路、高水平節慶、精細化設施的「組合拳」,持續擦亮邛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天府旅遊名縣品牌,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奮力打造「國際生態田園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收入力爭突破300億元、增長15%。

為了保障西昌文化旅遊目標的實現,目前的文化旅遊工作正全面謀劃,推出強有力的發展舉措,通過加強規劃引領、拓展發展空間、夯實承載力建設、強化項目建設、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從而推動全市文旅高質量發展。

記者獲悉,西昌在厚植「極核引領發展」堅實底蘊,深入推進西昌旅遊高質量發展中,正全力推進文旅重點項目建設,將陸續完成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更新二期建設,加快打造西昌國際陽光體育公園、漢晉遺址公園,提檔升級邛瀘景區、海河天街,改擴建知青博物館,提升改造丁佑君烈士陵園,打造禮州長徵文化帶,積極推進高山堡陳家大院、安哈油橄欖莊園等A級景區建設,培育邛海世界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唐園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大石板國家級鄉村旅遊重點村;在全面推進文旅主打品牌提升工作中,將深度挖掘邛海漁家文化、古城文化、紅色文化、知青文化、航天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資源,提升邛海濕地國際馬拉松賽、邛海國際帆船賽、國際火把節、邛海陽光濕地音樂節、古城文化節、龍舟賽、大涼山戲劇節、《阿惹妞》實景演藝等文旅品牌,策劃推出西昌國際電影周、民族音樂盛典等全新文旅活動,推動觀光游轉向度假、商務、演藝、節慶、會展、賽事多元產業,實現業態升級。

獨特的氣候和資源,造就了美麗的西昌,積極發展大康養產業也是全市文化旅遊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昌圍繞邛海康養度假、歷史文化名城、和美鄉村田園等文旅,全面打造「博物館+」新型文旅體驗、「民族美學+旅遊休閒」文創體驗、「文化+生態」文旅夜遊、「西昌美宿」特色文旅四個消費場景和「川派餐飲創新發展先行區」,大大豐富了文化旅遊、康養旅遊、運動旅遊、研學旅遊、鄉村旅遊等旅遊產品供給;在全域推進文旅精品線路打造中,還依託省工業旅遊示範基地苦蕎博覽園、禮州知青博物館、田垻紅軍村、黃聯土林、鳥類博物館等,打造研學旅行精品線路;依託邛海濕地國際馬拉松賽事等,打造體育旅遊精品線路;圍繞古城、濕地、陽光、航天高科技等特色資源推出夢回千年古城、擁抱山水陽光、體驗民族風情、逐夢航天科技等精品旅遊線路;並全要素推進文旅保障體系構建,優化旅遊服務體驗,全面推動「西昌元素」市場覆蓋面和影響力全面提升。

來源:涼山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