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熱帶雨林「搬」回家嗎?你只需要這樣做

科普中國 發佈 2023-11-23T10:52:32.850324+00:00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去過一次熱帶雨林,就無法忘懷雨林中的那種生機勃勃的景象,非常令人嚮往。後來接觸到了雨林缸,就想著為什麼不能做一方雨林缸,把熱帶雨林搬回家呢?需要提前說明的是,植物的生命並不比動物的「廉價」,既然選擇了種植、養護植物,那麼就請認真對待這些生命。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去過一次熱帶雨林,就無法忘懷雨林中的那種生機勃勃的景象,非常令人嚮往。後來接觸到了雨林缸,就想著為什麼不能做一方雨林缸,把熱帶雨林搬回家呢?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植物的生命並不比動物的「廉價」,既然選擇了種植、養護植物,那麼就請認真對待這些生命。此外,也請大家不要選擇購買野生蘭花,在進行造景、感受雨林魅力的同時也請保護我們的環境和野生植物。

一、熱帶雨林有什麼特徵?

雨林缸,顧名思義就是將雨林的環境、生物等搬到一方玻璃缸中。那麼雨林中除了熱帶植物,還會有什麼呢?

首先是比較貧瘠的土壤。是的,雖然雨林的物種豐富度很高,但是雨林的土壤並不肥沃,而且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很多雨林中的大樹都長著巨大的「板根」,這種板根可以幫助高大的樹木固定在雨林的土壤中並汲取養分,避免因水土流失造成樹木倒塌。

因此,雨林缸的土壤可以選擇一些顆粒土,並不需要太多營養豐富的花園土。

此外,雨林的濕度、降雨量都很高,經常會在午後降雨,平均每年的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不過,雖然降水量很大,但是雨林並不會積水。所以在雨林缸養護的時候,就要注意噴水、澆水要符合雨林的降水特點,並且要保證不積水。

除了土壤、氣候特徵, 還可以看看植物。

在熱帶雨林中,樹木占領了大部分空間,寬闊的樹冠遮蔽陽光,導致地表幾乎沒有陽光照射。於是很多植物都更改了生存策略,從地表挪到了空中——也就是樹幹上。在雨林的大樹上,我們經常能見到很多附生在樹幹上的植物,如龜背竹、石斛、蘭花、蕨類。

這些植物附生在樹木上,依靠樹木長高,自己也不斷爬高,獲得陽光,並從空氣中吸取水分,得以生長。

二、材料準備

簡單地了解了熱帶雨林的特徵之後,我們可以開始琢磨琢磨自己的雨林缸了。在製作之前你需要準備下面這些材料:

雨林缸,這裡以長*寬*高為 30*30*45 厘米的缸體為例;

植物補光燈,可以選擇 30 厘米寬的 LED 燈;

噴水裝置,這裡可以選擇噴壺,也可以選擇購買一套定時噴淋系統,非常適合平日沒空的打工人;

定時開關,這個與植物補光燈一同使用,每天定時開關燈,為植物提供光照循環;

生化棉、過濾網格,防止土壤掉到缸底;

花園土、赤玉土,用於鋪設缸底;

沉木、杜鵑根,用於景觀塑造,選擇你需要的造型就好;

鑷子與小鏟子,用於整理土壤,種植植物;

魚線(棉線也可以)和牙籤,用於固定植物。

準備好這些必要物品後,就可以著手選擇自己想在雨林缸里種植的植物了,在選擇植物之前,你需要了解植物的喜好,切忌一股腦將它們安放在自己喜歡的位置,也要考慮到它們對環境的喜好,否則缸是做好了,但是植物過得不開心,到頭來可能是白忙一場。

三、開缸和種植

準備好植物後,就可以開始雨林缸的製作啦!

首先是底部土壤的鋪設,在鋪土之前,需要先放好我們準備的過濾網格,將這些網格按照缸底大小進行剪裁,並將它們放在底部,這樣能夠保證之後積水不會存在土壤里,泡壞植物根系。隨後是將過濾棉剪到合適的大小,鋪設在過濾網格上,然後就可以開始鋪設土壤了。

在鋪設土壤時,要注意「前低後高」,這樣可以使造景更有透視感。建議在過濾棉上先鋪設一些顆粒土,也就是我們準備好的赤玉土,在這一步時就可以開始「前低後高」,隨後是花園土,用於植物種植。

鋪設完土壤後,就可以開始擺弄一下你購買的沉木和杜鵑根了。我們可以在沉木或杜鵑根上能夠附生很多植物,比如苔蘚、附生蕨和附生蘭,注意在擺放的時候要避免重疊,免得下層樹枝上的植物無法獲得光照。此外,買回來的沉木或杜鵑根請用水煮 20~30 分鐘,這樣是為了給它們消毒,以免之後在潮濕的缸中發霉。

以上這幾個步驟都可以交給孩子來完成,在此期間,你可以幫他們將購買來的植物從盆里取出,並小心去除根部上的土壤,將它們一一擺放好,等待隨後的種植。

確定好缸內的結構後,就可以開始附生植物的種植了。

把苔蘚、蘭花,輕輕捆在沉木上,之後它們會附著在沉木上生長。

綁好的木頭不要著急放回原處,下面可以先在背景板上進行一些「裝修」。與沉木類似,背景板上也可以附生一些蘭花和苔蘚,可以選擇用牙籤將它們固定在背景板上,同樣的,也可以在它們的根部鋪上一層薄薄的苔蘚保證美觀性。

做好附生植物後,可以開始種植地生植物了。

在靠近背景板的最後方可以種植一些藤蔓植物,將它們的根部埋在土裡,枝條固定在背景板上,讓它們能沿著背景板向上攀爬。

在這些藤蔓植物前方,缸體靠後的位置可以選擇種植一些秋海棠和蕨類,它們通常葉片較大,比較適合後方景觀,讓你的缸體看起來透視性良好,在還原雨林景觀的同時也具有一定觀賞性。

在中間的位置,可以種植一些冷水花和椒草,它們的葉片並不是很大,而且各具特點,是不錯的選擇。比如我就種植了一些銀葉冷水花。

在靠前的位置,可以種植一些網紋草和超級迷岩。網紋草的葉片花色很多,可以選擇 2-3 種不同的品種,將它們混搭一下,會為你的雨林缸增添不少色彩。而超級迷岩則是雨林缸中的開花能手,狀態好的話幾乎四季都有可愛的喇叭形花朵開放,也是點綴雨林缸的好幫手。

在最前方,可以選擇種植迷你矮珍珠、三裂天胡荽和白髮蘚。迷你矮珍珠和三裂天胡荽本是水草缸里的常客,不過它們的水上葉也非常可愛,甚至比在水草缸里繁殖、擴散的更快,作為前景草是不錯的選擇。而白髮蘚則是大多數苔蘚缸造景的必備品,可以購買整塊的白髮蘚然後種植在前方,可以立即獲得一片綠油油、毛茸茸的草坪。

四、養護

開缸初期,這時植物還在適應階段,可以選擇每天 4-5 小時光照。並在每天早上出門前、晚上到家後和晚上睡覺前各噴水一次,每次用小噴壺噴 15-20 下即可(睡前那次可以少噴一些),保證缸內濕度不要過低,但也請注意不要讓缸內有太多積水,可以看情況增、減每次的噴水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噴水過程中,請對準背景板噴水,讓水分從上到下流下,從而將水分擴散至缸內其他區域。切忌對著植物或同一個地方一直噴。

除了光照和噴水外,還需要注意給雨林缸進行通風,每天通風 30-60 分鐘,可以選擇在缸頂部放置一個小型風扇往外抽風,從而增加空氣流通,減少黴菌滋生。此外,還需要及時修剪枯枝爛葉,讓它們有一個舒適的環境與完美的狀態。

在之後的時間裡,每天觀察這些植物的狀態,等待它們逐漸恢復,茁壯生長吧。

五、雨林缸里的小動物

在真正的熱帶雨林中,除了種類豐富的植物,還有不少可愛的小動物,比如螳螂、蛙、守宮等,可能很多人會希望在這樣一個和諧的環境中飼養上一隻雨林小動物,但我的建議是不要輕易嘗試。

從前期構思結構、選擇植物,到後面一步步「開缸造林」,這樣一個小型的雨林景觀就初步完成了,相信經過精心維護後,缸內植物一定會有精彩的表現的,讓我們一同期待它們健康成長、開出漂亮的花朵吧。

文章由科普中國-星空計劃(創作培育)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作者:林鏈 科普創作者

審核:王康 國家植物園科普館館長

黃乘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研究員

來源: 星空計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