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古八大姓,堪稱百家姓始祖,看看你是哪個姓的後人?

中華遺產雜誌 發佈 2023-11-23T15:25:57.574842+00:00

氏則由姓分化而來,有一定地位的男性才有氏,氏主要來自封地或者官職的名稱,一個人的姓無法變更,氏則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改變。

先秦時代的姓和氏是不同的,姓源自古老的氏族部落,同姓之人即有著相同的祖先,存在血緣關係;氏則由姓分化而來,有一定地位的男性才有氏,氏主要來自封地或者官職的名稱,一個人的姓無法變更,氏則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改變。

「上古八大姓」的概念很可能到明朝才出現。數以萬計的中國姓氏,都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八大姓


看看你是哪個姓的後人?

姜姓

起源於炎帝神農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姜為姓,神農氏、共工氏、有邰氏、呂氏皆為姜姓。據考證,從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起,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繁衍而來,其中包括呂、許、謝、紀、丘、盧等64個單姓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公牛等38個複姓。

姬姓

源自,黃帝是中華三大始祖之一,更被後世稱為人文之祖。據成書於西晉的《帝王世紀》記載,軒轅黃帝生於壽山,而長於姬水。姬為江河之名,故此黃帝姓姬,全名為姬軒轅。周朝的國姓便是姬姓,武王姬發分封諸侯國,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分封者大都以國名為姓,再加上東西兩周戰伐不休,亡國者甚眾,改姓紀念亡國的人也數不勝數,到後來姬姓的分支竟占《百家姓》總數504姓的82%,有411姓之多。

姬姓為此衍生出上百個姓氏列如:王、張、楊、周、吳、李、孫、胡、朱、林、鄭、郭、管、魯、蔡、霍、龍、段、雷、錢、易、李、劉、黃、謝、馮、董、程、袁、虞、邢、康、毛、曹、衛、畢、魏、滕、楊、蔣、韓、唐、詹、何、梁、於、孟、許、萬、常、石、廖、鄒、陸、孔、崔、秦、江、武、喬、賀、賴、龔、文、智、傅、沈、彭、呂、蘇、盧、賈、刁、閻、余、潘、杜、戴、汪、田、任、方、史、顧、侯、邵、召、茅、單、甘、耿、焦。(其中不排除其他來源,比如王姓,後世亡國皇子改姓王以記身份,但姬姓是主源)

媯(guī)姓

與姚姓皆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帝生於姚墟而居於媯水)。春秋戰國時代的媯姓諸侯國有陳國、齊國(田齊)和遂國。先秦以後,媯姓後人常以齊氏自稱,故現在少有保留媯姓者,由其派生出的氏族有很多,比較典型的諸如陳、田、袁、陸、王、車、薛等。

1999年4月21至23日,世界舜裔聯誼會第13屆國際大會在河南長葛縣隆重舉行,這是該組織首次回到祖國故土認祖歸宗。如今已舉辦了10多屆,影響很大。 天下舜裔,姓氏各異,但同根源,血脈相連。

姒()姓

在浙江紹興會稽山麓,有個白牆黑瓦、小橋流水的小村落——禹陵村,被稱為「天下第一守陵村」。顧名思義,這個村莊因大禹陵寢而誕生,村中百姓世世代代都是禹陵的守護人,相傳也是大禹的直系後裔。何以為證?因為,他們都姓「姒」

按照當地《姒氏世譜》記載,夏朝的中興之主少康,將庶子無餘封於會稽,以奉祀宗廟先祖,此即紹興禹陵村姒姓的源頭。假如從一世祖「大禹」推算,禹陵村姒姓已傳承140多世,足為可觀。

禹陵村每年舉行隆重的「禹祭」,不僅當地姒族聚聚一堂,姓禹、夏、余、鮑、曾、夏侯的人們,也來追思禹王,他們都以姒姓為姓祖,成為中國「根祖」文化的奇特一景。

嬴姓

源自五帝之一的少昊三皇五帝之一),在《帝王世紀》中記載: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嬴姓也。嬴姓最出名的因該是秦始皇嬴政了,現在嬴姓少之甚少,嬴姓的分支有30多個,如李、黃、梁、徐、廉、江、秦、趙、馬、葛、谷、繆、鍾、費等姓,被後世合稱為「嬴姓十四氏」。

秦朝滅亡後,六國貴族都痛恨秦國,秦國嬴姓人四散逃亡。為躲避追殺,嬴姓人改為他姓隱居的情況相當普遍,而且罕有記載。 21世紀,嬴姓人在江蘇、山東、雲南、北京、河北、福建、浙江等19個省份均有分布。江蘇嬴姓人最多,但分布比較分散;四川、貴州兩省嬴姓人口總數約4000人,祖上曾出過大將;山東臨沂市河東區有上千嬴姓人居住,其他地市相加也有約千人;其他各省嬴姓人口相加,約有4000人。

姞()姓

姞氏是中華漢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單從「女」字旁就可以斷定,姞氏是帶有非常明顯的上古母系氏族社會標誌的姓氏。姞氏也是黃帝姬軒轅的直系後裔,據司馬遷著《史記·五帝本紀》中云:「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又《國語》胥臣解釋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

這十二姓里的姞姓即由黃帝所賜,而姞氏後人去女傍而改成簡寫吉氏,才成為今天的吉姓。後世衍生有吉、雍、孔、尹、蔡、魯、允、鄂、密、須、闞、嚴、光、羊、楊、逼、斷、敦、燕、郅、雖等姓。

姚姓

姚姓同樣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也有說法說出自誇父)舜生於姚墟,他的子孫後裔就多以姚為姓。姚姓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浙江、安徽、廣東、江蘇四省。據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開的全球華人公祭舜帝大會上最新統計,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達70個之多,比較常見的有陳、王、孔、文、吳、胡、孫、虞、田、袁、車、陸等姓。

妘(yún)姓

傳說妘姓源自火神祝融,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後裔,後世衍生有鄢、鄶、路、羅、鄅、妘、曹、斟、己、董、彭、禿、羋等姓。到了周朝的時候,有子孫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縣),稱為羅國。公元前690年,羅國楚國所滅,於原地另置鄢國祝融氏的子孫就逐漸向南遷移,最初遷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長江沿岸的枝江縣),至周末又南遷至湖南長沙,遂以國名「羅」為氏。

什么姓,算「稀有」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講了一個故事:

宋仁宗景祐年間,有個叫皮仲容的郎官。這天,他剛出門,就有人道賀:「皮大人好貴氣,將來一定任御史台的主管!」皮仲容一聽,喜出望外——御史台監察朝廷,是高官要職。他忙問對方如何得知。對方微微一笑:「當今御史台,用的人都是稀姓,看您的姓如此少見,故而得知。」

稀姓,即稀有姓氏。原來,當時御史台的御史分別是「仲簡」「論程」「掌禹錫」。「論」和「掌」兩個姓,在成文於北宋初的《百家姓》裡壓根沒收錄,而仲姓在《百家姓》裡排在靠後的238位,都是實打實的「稀姓」。

皮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85位。可從皮仲容被路人調侃的遭遇來看,當時皮姓也屬於「稀姓」,排名高,大概是因為皮姓的聲望大於實際人口。

《歸田錄》裡說,皮仲容的遭遇,「聞者傳以為笑」。笑聲中,不僅有對皮仲容善意的打趣,也飽含著對諸多稀姓者同朝為官現象的關注。某些姓氏被視為稀姓,主要是使用者少,公眾缺乏了解。因此,一旦稀姓者出現在公眾視線里,便會引來特別的關注。

北宋人錢易的筆記《南部新書》中提到,唐宣宗大中年間以後,禮部在科舉取士放榜時,會專門錄取姓氏冷僻者二三人,稱為「榜花」。在皇帝看來,錄取稀姓舉子,能夠更進一步提升考試的兼容性和公平性。不僅為金榜錦上添花,更有深層用意:越多稀姓舉子考中,越能鼓勵那些人口少、地位低的家族參與科舉,從而打破舊有的社會格局。

2007年,公安部曾經對全國戶籍人口進行統計,將目前國內正在使用的姓氏劃分為四個等級,其中使用人口占總人口數萬分之一以下的「罕見姓氏」和「稀有姓氏」,都可以被視為稀姓。而2016年出版的《中國珍稀家譜叢刊——稀見姓氏家譜》中,對稀姓的定義更寬泛一些:基於歷次人口普查,姓氏人數排名在200名外,即為「稀見姓氏」。

別看姓小,源頭可不少

全國各地的稀姓擁有者們,都有著同樣的渴望:追姓溯源。姓越少見,傳承就越艱難。如果有限的使用者都不能搞清楚稀姓背後的淵源,那麼稀姓就很可能退入歷史長河中,從「罕見」「稀有」,變為「消失」,最終「死去」。

湖南《長沙晚報》曾發出「奇特姓氏徵集令」,其中徵得最奇葩的姓是「厙(shè)」。這位姓厙的社區書記,曾通過公安系統查詢,得知全湖南姓厙的,就她一家。曾在《百家姓》中,排在聶姓前面的「厙」,如今是一個只有不到10萬使用人口的稀姓。雖然使用者少,但來自全國各地的厙姓人,說起自己的姓氏起源,竟有數個不同版本。

有人認為,厙姓是地地道道的漢族姓氏,起源於官職名,即職守倉庫的「守庫大夫」。由於庫、厙互通,部分以官職為姓的庫姓人,在漫長歲月的變遷中,改「庫」為「厙」。

有人認為,厙姓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將鮮卑拓跋部的庫傉官氏部落,改為「庫」姓,久而久之,又易為「厙」。

還有人說,厙姓來自北周時期羌族厙狄氏部落,《隋書》中便有厙狄士文的傳記。

河南地區的厙姓人,則說自己的先祖是元末將領擴廓帖木兒。擴廓帖木兒的另一音譯名是「庫庫帖木兒」,他的後人使用「庫」作為漢姓,又訛字為「厙」,以便在漢族政權中求生存。

東北地區的厙姓人,則多認為此姓與滿族庫發廷氏、庫穆圖氏、庫雅拉氏、闊綽里氏等部落姓氏有關,是這些姓氏受到漢文化影響後轉變的產物。

漢族、鮮卑族、羌族、蒙古族、滿族,小小一個厙姓,竟串聯起西周到清代,五個不同民族的歷史。可見稀姓雖然小,卻絕對不容忽視。

你還聽說過哪些稀有姓氏?發出來讓大家長知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