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築京彩—經典建築設計」系列講座 葉依謙|北京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背景下的既有建築改造

光明網 發佈 2023-11-26T05:35:01.992614+00:00

導 讀6月15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舉辦「共築京彩——經典建築設計」講座第20講,邀請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總建築師葉依謙做「北京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背景下的既有建築改造」專題講座,講座由施衛良同志主持。專家信息葉依謙,教授級高級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

導 讀

6月15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舉辦「共築京彩——經典建築設計」講座第20講,邀請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總建築師葉依謙做「北京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背景下的既有建築改造」專題講座,講座由施衛良同志主持。

專家信息

葉依謙,教授級高級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總建築師,葉依謙工作室主持建築師;中國建築學會理事、資深會員,建築師分會秘書長;中國工程諮詢協會常務理事,建築與城鄉規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曾獲得2005年中國建築學會青年建築師獎、第二屆全球華人優秀青年建築師獎、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獎金獎等。代表作有:孟中友好會議中心、國際投資大廈、北航新主樓、國電新能源研究院等。

講座內容

講座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從闡述2021年度國際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茨克獎得主、專門致力於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築改造設計的法國拉卡頓-瓦薩爾建築事務所的設計理念開始,分析介紹了近幾年國際上比較著名的既有建築改造案例,作品類型涵蓋了居住建築、工業遺存、歷史建築改造等方面。

法國波爾多530套公寓改造(拉卡頓-瓦薩爾建築事務所)

敦刻爾克FRAC藝術空間(拉卡頓-瓦薩爾建築事務所)

公寓deFlat(NL Architects + XVW architectuur)

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Heatherwick Studio)

德國新國家美術館修繕(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在講座的第二部分,葉依謙重點分析了當前對既有建築改造認識的變化。全球建築總存量將從2020年的1600億平方米增長到2030年的1950億平方米。這一增長可能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建造熱潮。與此同時,全球人口增長率為相對較低的8.9%,這意味著建成空間與人口比例正在正相關增長,也意味著全球範圍建築供應充足甚至過剩。

全球碳意識及後疫情時代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居住與辦公共存的解決方案、引入不同的生活或工作周期以分散每日高密度人流、平衡線上和線下活動、利用智慧數位技術提高空間效能的同時減少碳排放以及更先進的多功能建築與空間場所設計。所有這些方案的核心都指向對既有建築的改造利用,從而減少了對新建築的需求。

整個社會越來越認識到既有建築蘊藏的巨大發展潛力。這些潛力體現在如碳排放、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城市結構、集體記憶和不可複製的工藝技術等方方面面。

建築物全生命周期的資金投入分析

構成建築物的多層元素

通過兩張圖表,可看出通過延長既有建築壽命和使用功能以發揮其潛能的原則正在成為共識的總體趨勢。但是,也應該認識到既有建築改造是有邊界條件的。當既有建築的結構和技術設施條件完全無法滿足功能要求,或為了實現功能目標的改造資金投入過大,以及其它環境、氣候、文化等因素導致對既有建築改造產生無法解決的困難時,我們就應該重新評估既有建築改造的可行性。

講座的第三部分對北京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進行政策解讀。首先是對國家層面的政策背景梳理,然後按照時間線對北京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相關政策進行梳理,並對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動計劃的總體目標、項目類型、項目實施路徑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重點介紹。

在北京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背景下,我們都在思考既有建築改造工作如何開展。作為工作在一線的從業建築師,葉依謙的匯報聚焦在既有建築改造的技術層面,通過對相關政策文件的學習以及自身的工作經驗積累,他理解在北京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背景下,既有建築改造技術工作的工作目標簡單歸納就是提升人居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重點是通過既有建築改造關鍵技術的綜合性提升,有效提高既有建築改造技術工作的整體水平。

在接下來的講座第四部分,葉依謙針對既有建築改造的關鍵技術進行分析介紹。首先是既有建築改造設計的總體支撐技術:第一點是工作模式的發展,就是近幾年政府大力推廣的全過程工程諮詢和建築師負責制的實行。全過程工程諮詢和建築師負責制對於既有建築改造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工作模式中強調了設計的全過程參與,尤其是前期策劃階段和後期評估反饋階段的工作內容與重要性。對於既有建築改造而言,基於綜合檢測評估的前期策劃是工作成敗的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第二點是技術手段的進步,即裝配式工業化建造技術的突飛猛進。裝配式、數位化工業建造技術,對於既有建築改造而言,有著工期短、對原有結構設施擾動小、精度高、更環保的適用性優點。

其次是既有建築改造設計的關鍵專項技術,包括:綜合檢測評估技術、數位技術 、智能化技術、結構技術、綠色低碳技術及無障礙技術等。通過介紹分析,葉依謙對上述關鍵專項技術在既有建築改造設計中的應用情況和發展前景做了較為系統和全面的闡述。

在講座的第五部分,葉依謙介紹了幾項近期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完成的既有建築改造案例,包括:石景山八角南里社區綜合整治項目、銅牛地塊老舊廠房改造項目、北京大學醫學部圖書館改造項目、北航三號教學樓抗震加固及裝修改造項目以及工人體育場保護性改造復建項目等。類型涉及了老舊小區改造、老舊廠房更新改造、老舊樓宇改造升級及歷史建築改造等。

八角南里社區綜合整治(BIAD劉曉鍾工作室)

銅牛地塊老舊廠房改造(BIAD胡越工作室)

北京大學醫學部圖書館改造(BIAD葉依謙工作室)

北航三號教學樓抗震加固及裝修改造(BIAD葉依謙工作室)

工人體育場保護性改造復建(BIAD第一設計院)

結語

2023年4月13日,《2022北京城市更新白皮書》發布。據《白皮書》披露,當前北京市存量建設用地和存量建築規模較大,建成區內需更新的存量建築約2.45億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區約1.66億平方米。建築設計行業需要面對現實條件做出應有的反饋和轉變,深入研究城市更新、既有建築改造的相關問題,積極創新,為北京的城市發展做出貢獻。

本內容由城市設計處提供

圖片來源:葉依謙

來源: 北京規劃自然資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