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預測美國經濟在2023年衰退的人都錯了

巴倫 發佈 2023-11-26T12:43:15.847660+00:00

英文版見2023年6月23日報導「Take It to the Bank: Why There Won’t Be Recession in 2023」。

巴菲特的那句名言仍然是正確的:永遠不要做空美國。

幾年或者短短几個月後,灰心喪氣的經濟學家們可能會提出種種原因來解釋為什麼美國經濟沒有在2023年陷入衰退。

2023年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可以說是現代歷史上最被廣泛預測的經濟事件,但可以肯定地說,美國今年不會出現經濟衰退。

這麼說的理由包括:美國街頭大大小小的店面貼滿了招聘告示,做生意的朋友告訴我他們招不到人;美國聯邦運輸安全管理局(TSA)的數據顯示,每天約有250萬航空旅客通過美國機場的的檢查站;美國大多數主要城市的酒店價格比疫情前上漲了10%以上;今年迄今為止美國股市上漲了14%。

人們都說「黑天鵝」要來了,來的其實是一隻「白天鵝」。白色是大多數天鵝的顏色,也就是說,在大多數情況下,經濟會增長,股市也會上漲,此外,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那句名言仍然是正確的:永遠不要做空美國。當下樂觀情緒如此稀缺,知名市場評論員扎卡里·卡拉貝爾(Zachary Karabell)甚至製作了一個名為「什麼不會出問題?」(What Could Go Right?)的播客。

距離今年過半還有一周的時間,現在宣稱2023年美國不會出現經濟衰退是否為時過早?也許有點早,如果「白天鵝」遭到某種外來鳥類的襲擊,美國經濟可能會遭到嚴重破壞,但美國經濟會在接下來130多個工作日裡滑入萎縮區域嗎?我不這麼認為。

馬丁·路德·金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曾說,雖然道德宇宙的弧線很長,但它終會向正義彎曲。套用這句話我們也可以說,雖然經濟宇宙的弧線很長,但它終會向增長彎曲。美國經濟得以持續增長肯定是有一些直接原因的,事實證明的確是這樣,而且原因有很多。

頂尖華爾街經濟學家對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的普遍預測目前已從4月初的負增長上升至1%,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GDPNow工具的預測徘徊在2%左右。雖然預期中的經濟增長率不算高,但經濟正在朝正確的方向走。

6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了8%,調查報告說:「消費者信心指數觸及四個月來最高水平,反映出隨著通脹的降溫,消費者變得更加樂觀。」

在美國社會保障福利出現自1981年以來最大的增幅後,美國老年消費者的支出正在迅速增長。雖然消費者的整體支出是有選擇性的——他們的錢主要花在餐館、食品和旅行上,花在汽車和珠寶上的錢不是那麼多——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一種謹慎的、「金髮女孩」式的消費心態,而不是那種泡沫式的揮霍,這是一種積極現象。(至於那些在一元店囤貨的有錢人,你猜他們是怎麼落到這種境地的?)

不過,從長期角度來看,最積極的一個事實是美國出台的三項涉及2萬億美元資金、被低估的法案:《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創造有利半導體生產的激勵措施和科學法案》(Creating Helpful Incentives to Produce Semiconductors and Science Act,簡稱CHIPS)和《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雖然德勤(Deloitte)為州和地方政府推出的基礎設施和資本項目負責人凱文·波拉里(Kevin Pollari)警告說,這三項法案涉及的部分資金需要增量資金的支持,但他對這些支出計劃的看法依然非常樂觀。波拉里說:「這些資金對行業與產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它創造出來的動能也是巨大的,它催生了大量經濟活動,真的有點令人難以置信,我與全美各地的城市規劃組織會面後了解到,項目的數量真的非常、非常驚人。」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稱這是「美國基礎設施十年的開端」,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首席投資官喬·昆蘭(Joe Quinlan)說:「美國正處於製造業超級周期的早期階段。」昆蘭提到了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電池/充電站、半導體、港口、高速公路、電網和機場等領域的投資。他預計,今年美國製造業建設的年度支出將飆升至近2000億美元,是十年前的四倍。

外國公司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昆蘭指出,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出現了大幅增長,從2020年的1500億美元增至今年的3500多億美元,而且目前還在增長,是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的兩倍。

昆蘭說:「對於外國公司來說,如果你想分得一杯羹,你就必須到美國來。這讓我想起了20世紀70年代,當時日本的汽車和家電大量出口美國,後來美國對日本汽車實施了出口限制,然後日本人跳過了這個障礙,開始在俄亥俄州馬里斯維爾(1982年本田在那裡開設了一家工廠)和美國其他地區生產汽車。現在和當時的情況有些類似。」

目前,一家比利時和法國合資企業正計劃在德克薩斯州建立一個合成天然氣設施;英國人也準備來美國,其中包括英國企業集團莊信萬豐(Johnson Matthey, JMAT)和可再生能源公司德拉克斯(Drax, DRXGY),德拉克斯執行長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採訪時說:「我們是否、以及什麼時候成為一家多數股權在美國的公司可能是一件值得考慮的事情。」

資本和公司開始流向美國已經引起英國和歐盟立法機構的擔憂,這對美國來說則是一個很大的利好,由此產生的乘數效應是華盛頓一直以來的意圖。

所有這些令人意外的增長讓經濟學家倍感困惑。昆蘭的同事、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麥可·加彭(Michael Gapen)最近調整了他對美國經濟的預測,他之前預計經濟將在2023年下半年陷入衰退(認為這次衰退的嚴重程度僅為典型經濟萎縮的一半),現在預計2024年上半年經濟出現程度更加溫和的放緩,加彭甚至用矛盾修辭法稱之為「增長型衰退」(growth recession)。

或許我們也可以用矛盾修辭法來預計2025年美國經濟將出現「收縮型擴張」(shrinking expansion)。

本文作者系《巴倫周刊》Up and Down Wall Street專欄作家。

文 | 安迪·瑟沃(Andy Serwer)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3年6月23日報導「Take It to the Bank: Why There Won’t Be Recession in 2023」。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