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複製的中國製造,這座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壽命竟然有120年?

鳳凰衛視 發佈 2023-11-26T19:19:36.916889+00:00

中國是世界上建橋歷史最早、橋樑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畢竟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河流縱橫交錯,奔騰不息。在中國,即使再偏遠的山區都有造橋的痕跡,都有就地取材、巧奪天工的橋樑。

中國是世界上建橋歷史最早、橋樑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畢竟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河流縱橫交錯,奔騰不息。在中國,即使再偏遠的山區都有造橋的痕跡,都有就地取材、巧奪天工的橋樑。


建立在中國橋樑文化歷史豐厚的底蘊之上,工程領域的中國人不斷嘗試用更強大的製造能力,重新定義二十一世紀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之一便是規模浩大的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此前,中國內地大型橋樑的設計使用年限都不超過百年。


為了攻克技術難關,完成這項不可複製的巨型工程,「中國製造」面臨著無法想像的技術挑戰。




2009年,在中國南方的珠江三角洲,工程人員開始興建當代最先進的工程,跨越伶仃洋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大橋全長55公里,包括22.9公里主體橋樑、四個人工島和6.7公里的世界最長最深海底沉管隧道,隧道將埋設在海平面以下40多米深處。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工程管理部

副部長 景強

「因為我們最初選定方案的時候,根本沒有現在這些施工技術設備,前人也沒有這樣去做過。現在看來這個好像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放在2009年,當時國家,包括我們這個行業內還沒有這樣的技術水平,也沒有這樣的裝備。」


港珠澳大橋,海中主體橋樑總用鋼量約40萬噸,
相當於60座艾菲爾鐵塔,其中最長的一片鋼箱梁長132.6米。



它們都是在廣東中山的拼裝廠組裝完成,再海運到40公里以外的橋位安裝現場。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工程管理部

副部長 景強

「鋼箱梁從一個板單元變成這樣一個箱型結構,是一塊板一塊板組成的,然後到這個地方我們把它焊接成一個整體,再由小節段最後變成大節段。」


這座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跨海大橋,必須能抵禦16級颱風和8級地震,既不能影響航道暢通,也不能干擾附近香港和澳門國際機場的起降航班。



為此,大橋的建設在設計、材料和施工上都實現了巨大創新和突破,而所有這些標準的提升也都是為了滿足不低於120年的設計使用年限。


早在1983年,在伶仃洋修建跨海大橋的討論就已經浮出水面。


而對於建築師們來說,他們的使命遠不止將一個夢想變成現代工程奇蹟這麼簡單。


港珠澳大橋橋樑DB01標

設計負責人 孟凡超

「港珠澳大橋的交通功能只是它的一個最基礎性的設計旨要,而它的文化打造和追求是另一個更高境界的使命。」


「港珠澳大橋跨越我們『一國兩制』的區域,這在世界範圍內沒有。可能我們建設的過去有跨國界的,但是像這樣子,『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跨越三地的,這個應該說在世界範圍內還是第一個,港珠澳大橋,橋、島、隧,我們還賦予了它另外一個文化,就是『珠聯璧合』。」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

總工程師 蘇權科

「港珠澳大橋從珠海連接線開始,有四座隧道,有四個人工島,還有40多公里的橋樑,從幾個城市到這些島,再到這些隧道、橋樑,就好像一條銀線把一些珠子穿起來。」


用銀線穿起一串珍珠,這樣詩意化的設計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或是解決大橋的技術難題。


它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好寓意,「珠聯璧合」,象徵著香港和澳門與內地跨越伶仃洋緊緊連在了一起。



作為中國「一國兩制」構想的一個象徵,港珠澳大橋被賦予了眾多的期許。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橋破土動工,建設者們已清醒地意識到,前方的路不會是一片坦途。


人們對港珠澳大橋最大的疑問,就是擔心它如同一道鋼筋混凝土的牆壁,阻斷伶仃洋上利潤豐厚的黃金海運航線。



為了打消這個疑慮,大橋不僅被設計成了多航道橋,工程師們還在中國首開先河,為大橋設計了一段6.7公里的世界最長海底沉管隧道,隧道被埋設在海平面以下,最深處超過40米,這樣即便是30萬噸的巨輪也能順利通過。


現在這項浩大的工程終於接近尾聲,施工隊正抓緊時間把海底隧道的最後一節沉管沉放到海平面以下40多米深處實施安裝。這節沉管的長度相當於兩個足球場,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沉管管節


總工程師林鳴和他的團隊首先要將這塊「巨無霸」運送到指定位置,而它的重量將近八萬噸,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哪怕將它挪動一厘米都需要一支艦隊的力量。他要如何指揮40多艘船,近300名工人合力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


6月27日至30日

紀錄大時代《港珠澳大橋》

四集連播,敬請觀看

編輯:王鼎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