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框架崛起,國內企業聯合突圍,搭建AI領域作業系統

硬核熊貓說 發佈 2023-11-28T23:22:36.117949+00:00

6月16日,中國人工智慧迎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國首個AI框架聯合倡議在上海人工智慧框架生態峰會2023上發布。

中國科技界再次向基礎軟體領域發起衝擊。

這次他們瞄準的是人工智慧核心技術:AI框架

6月16日,中國人工智慧迎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國首個AI框架聯合倡議在上海人工智慧框架生態峰會2023上發布。

如果不是業內人士,可能對於AI框架沒啥概念,實際上它對於中國人工智慧產業非常關鍵。

有多重要呢?

作業系統大家知道吧?中國缺芯少魂裡面的「魂」指的就是它。

AI框架就是「AI領域的作業系統」,幾乎所有的人工智慧算法和應用,都要通過它才能完成訓練和部署。

比如前段時間號稱革命性產品的ChatGPT,它就是在AI框架的基礎上開發的。

可以說:AI框架越成熟,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得就越快速,所以業內又將它稱為人工智慧的「根」技術

沒有「根」,中國的人工智慧就無法茁壯成長。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上海大學、上海白玉蘭開源開放研究院、昇思MindSpore開源社區等18家國內頂尖AI學會、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共同發表了「共建人工智慧框架生態,繁榮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聯合倡議。

目的就是希望藉助產學研的共同努力,打造中國自己的AI框架生態,從而帶動中國人工智慧前進。

那麼,AI框架到底是啥?為啥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AI框架生態?這和我們普通人有啥關係嗎?

大家好呀,我是熊貓,本期就來說說被普通人忽略的AI框架。

將AI框架比作Windows或者安卓等操作軟體是有道理的。

比如我們手機里有各種APP軟體和晶片,但是APP是不能直接在晶片上應用的,它需要作業系統做支撐平台,作業系統可以調用晶片的能力,然後為APP提供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AI框架也是如此,它下連接AI硬體,上又支撐起各種AI應用。

它AI框架裡面有標準接口、特性庫工具包等等工具,開發者通過它們就可以高效開發一款AI應用。

我舉個例子大家應該更清楚一點。

比如開發一款可以智能識別的攝像頭。

如果開發者沒有AI框架,那麼他就要從底層開始,需要在程序中寫入各種人像數據、智能算法等等,然後還要去反覆訓練這個算法。

對於開發者來說,這個過程不僅枯燥無比,而且還耗時耗力。

但是有了框架,開發者就可以直接調用AI框架里的接口、工具和算法模型等等,輕鬆開發出一款智能攝像頭。

AI框架越好用,功能越豐富,AI的開發者就越能快速產出更多的人工智慧應用,它就像人工智慧的土壤和源泉一樣,可以讓一個國家的AI技術水平快速提高。

因此,中美歐日韓等國家都有大量的企業在加快布局AI框架。

誰能率先突圍,誰就能在人工智慧上領域占據主導優勢,甚至藉此在數字經濟和智能經濟上也搶先一步。

這並不是我在誇大它的作用,而是因為數字經濟實在太關鍵了。

在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就明確提出要推動數位化轉型

在國家的規劃中,2025年時,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將達到13.8萬億元,並且這些核心數字產業還將滲透進其他產業,帶動中國整體產業進行數位化轉型。

預計在2025年時,中國數字經濟整體規模將達到80萬億,占中國GDP的55%;2030年時,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超過百萬億。

換句話說: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收入形式,未來占比將會越來越高,甚至影響我們每一個普通人。

但是,想要實現數位化轉型卻並不容易。

數據是冷冰冰的,它不能直接被人類利用,需要多種先進的技術做支撐,比如5G通信、雲計算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等新興技術,它們就像人體神經和血管一樣,將數據給串聯和利用起來。

其中,人工智慧就是充當了產業數位化轉型「樞紐」,具有「頭雁效應」,能改變產業模式。

比如智能物流,它可以讓72小時的快遞送到率提升80%,物流效率越高,中國電商等生意就越好。

還有智能醫療,它可以提高疾病的診斷效率。以新冠肺炎來說,一款先進的人工智慧,可以提高50%的診斷率。

除此之外,在交通和金融領域,使用AI框架開發的人工智慧算法,可以幫助他們精準識別違章車輛,事故警報以及降低借貸風險等等。

總之,人工智慧已經在製造業、零售業、消費電子甚至國家政務等等行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重要到什麼程度呢?

這麼說吧,就算是全球任何一家科技巨頭都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用全球晶片市值最高的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的話說:AI正在引領一場數字革命;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同樣認同這句話,他說:人工智慧革命的重要性,不亞於網際網路的誕生。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更誇張,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出靈魂拷問:在 AI 殺光我們之前,我們還能活多少年?

毫無疑問,人工智慧正在重新塑造全球的產業模式。

不管我們是否承認,它都將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模式,而人工智慧中最核心的兩大部件就是算力硬體和AI基礎軟體。

算力硬體其實就是AI晶片等基礎設施,至於AI基礎軟體中AI框架就是主要的核心技術,它們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工智慧產業未來的技術路線。

因此,有人甚至給AI框架喊起了口號:人工智慧時代,得AI框架者得天下。

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展的的非常快,但在AI框架上還不夠完善。

根據統計,在《全球人工智慧創新指數》中,中國排在全球第二,在AI論文發表數量及引用頻次以及AI專利數量三大方面,中國更是登頂全球第一。

中國人工智慧蓬勃發展,但其中不是沒有隱患,中國很大一部分AI應用是建立在其他國家的AI框架上。

根據《中國人工智慧框架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在中國主流人工智慧框架使用率中,前兩名都是美國谷歌(TensorFlow)和Meta旗下(PyTorch)的AI框架,而國產昇思MindSpore和飛槳排在第三和第四位,但是距離前兩者還有一定距離。

為啥會這樣呢?

難道是國產AI框架不夠好?有一點關係,但不是主要問題。

因為在調研報告中,開發者對於昇思MindSpore和飛槳的口碑和使用感受都很不錯,尤其是昇思MindSpore,它在部分功能上的體驗已經超過Meta旗下PyTorch框架。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起步比較晚,AI框架的生態還不夠完善。

AI框架屬於一項新興的技術,但是它的發展卻非常快,僅僅在二十多年時間,就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AI框架是幫助工程師開發人工智慧應用的,因此它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密切相關。

在人工智慧早期,工程師們對於AI框架的需求比較少。

2000年左右,AI框架才逐漸興起,但是由於當時的算力硬體還不行,人工智慧也並不發達,AI框架只是提供少部分的工具,比如數據的分類和歸納,以及簡單的推理等等。

這個階段屬於AI框架萌芽期,因此參與的人員比較少,主要以高校、科研機構以及少數企業作為研究使用。

2012年時,加拿大計算機科學家亞歷克斯(Alex Krizhevsky)提出一種全新的深度神經網絡架構,並且撰寫了一款AI深度學習框架。

這款AI框架它可以調用GPU晶片的算力,來訓練人工智慧的算法模型,極大地提高了開發者效率。

AI的訓練和規模,由此掀起了人工智慧研究的熱潮。

因為規模變大了,對於AI框架的各種工具的需求也增加了,AI框架開始搭建起初步的體系。

有了AI框架的幫助,人工智慧開始極速狂飆,AI框架也進入快速成長期。

三年後(2015年),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就成為業內共識,越來越多的模型和框架開始出現,其中就有谷歌,Meta(原Facebook)、微軟等國外網際網路巨頭。

2016年,谷歌用AI框架研發了「阿爾法狗(Alpha Go)」打敗了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以及一眾圍棋頂尖高手,將人工智慧和AI框架熱度推向了新的高潮。

AI框架也步入了第三個階段:穩定期

中國不少科技企業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布局AI框架,但是由於國外在人工智慧上積累比較久,因此他們的AI框架成長得更快。

美國谷歌的TensorFlow 框架和Meta的PyTorch很快就壟斷了市場,就連中國也不例外,大量的AI從業者在使用它們的產品。

但這還不是最關鍵,人工智慧的核心是人才競爭,尤其是高層次的AI學者數量,中國落後美國非常多,就連開設人工智慧研究的大學都比美國少。

沒有人才,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就會後繼乏力。

尤其是2019年後,AI框架已經進入了第四個階段:高速發展期

人工智慧在AI框架的幫助下,不斷湧現出各種各樣的AI產品,可以自動識別人像的攝像頭、可以和人對話的機器人,甚至可以自動寫程序的軟體等等。

2022年還誕生一款革命性產品: ChatGPT,它不僅能聊天,還能寫文案和程序代碼,驚艷了全球。

無數的例子已經證明AI已經如同星星之火一般,具備了燎原之勢,但是擺在我們面前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人工智慧發展必須依靠AI框架,中國如果用國外好用的AI框架,那麼我們的人工智慧體系就成了「無根之木」

如果我們不用它們的AI框架,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就有可能落後,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後果就是拖累了中國數位化轉型速度。

以前我們在PC時代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也面臨過這樣的抉擇,在PC時代,中國要發展網際網路經濟,所以在作業系統上選擇了Window系統;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國要發展移動網際網路經濟,因此手機作業系統也是以安卓和蘋果為主。

如今,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AI作業系統」當然也要主動破局?

想要破局,那麼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中國AI框架企業必須承擔起歷史的重任。

好在中國雖然長期處於跟隨階段,但是也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有部分企業堅定的站出來,其中昇思MindSpore深度學習框架就是典型的代表。

它起步晚,但是發展卻非常快速。

2019年8月23日,昇思MindSpore才正式發布;2020年,它就對外開源,中科院、高校、AI科技企業等等大量的開發者都加入進來。

如今三年時間過去,昇思MindSpore的成績非常出色。

根據昇思官方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5月底):在學術研究和人才方面,昇思MindSpore與240家科研院所展開合作,共同研發AI框架技術和人才培養。

在研究成果方面,昇思MindSpore的頂級會議論文已經超過900篇,放在全球都可以排到第二的位置。

在AI框架的生態中,基於昇思MindSpore技術的大模型超過10個,開源模型更是達到400多個。

昇思已經成為國內最活躍的AI框架開源社區,社區貢獻者1.3萬,下載量突破474萬,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中。

這麼簡單的數據總結,可能大家還不太理解昇思MindSpore好在哪裡。

我們舉兩個例子:

2021年時,廣東鵬城實驗室發布了基於昇思AI框架的AI大模型:鵬程.神農

當時正是新冠病毒肆虐期,病毒一直在發生變異,因為變異方向太多了,如果單靠人來研究是無法準確預測的,但是鵬程.神農大模型卻可以每天篩選變異體高達1000億條。

最終研究人員用了兩天,就實現了主流新冠毒株的變異模擬。

2022年11月,鵬程.神農入圍了戈登貝爾新冠特別獎,此前這個獎項被美日壟斷了近30年。

除了鵬程.神農,還有東方.御風模型,它也是基於昇思框架研發的業內首個工業級的流體仿真大模型,用它來仿真大飛機的風洞的實驗,單次仿真從10分鐘降到了25秒,效率提高了數十倍。

不管對中國大飛機還是戰鬥機都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這兩個,昇思還與南方電網合作,將昇思AI框架用到電網智能巡檢里,原本20天的巡檢,現在只需要2小時就能搞定,效率整整提高了80倍。

可以說,昇思MindSpore不僅僅在研究方面成績出色,在行業應用方面也可以勝任,至今為止昇思MindSpore服務企業數量已經超過5500家,涉及醫療、製造、交通、工業機器人等眾多領域。

從落後開始追趕,昇思MindSpore確實做的不錯。

那麼,昇思MindSpore已經很優秀了,他們為啥還要發出呼籲大家共同建設AI框架生態呢?

答案其實並不複雜。

主要是因為AI框架擁有虹吸效應。

開發者為了更快開發出AI軟體,通常會本能傾向於選擇性能好,好用的AI框架,而這些都是AI框架生態的一部分。

生態越豐富,越好用的AI框架越能吸引開發者,而開發者越多,又能反哺AI框架,讓它的生態越完善。

比如我們上面說的2019年以前,AI框架就是百家爭鳴,相互競爭的狀態,但是到了2022年,AI框架市場的前四就占據了86%以上,其他的最多才3%,而大部分AI框架連1%都不到。

因此,昇思MindSpore必須朝著對開發者更有利的方向發展,也就是更開放、多元、包容的AI框架生態體系。

因此他們才會邀請更多的業內人士參與進來,我們也相信昇思MindSpore只要堅持下去,他們就能越來越出色,最終打造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產AI框架。

熊貓也祝願它能成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