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代機生產再加速!成飛和沈飛擴建廠房,疑似空軍版殲35亮相

世界軍武速遞 發佈 2023-11-29T02:17:45.336848+00:00

再結合前不久沈飛公開招標建造28萬平米超大裝配廠的消息,顯示中國五代機的生產正在加速,極有可能在不久後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五代機生產和裝備大國。

近日,有博主放出了疑似成飛擴建廠房的圖片。再結合前不久沈飛公開招標建造28萬平米超大裝配廠的消息,顯示中國五代機的生產正在加速,極有可能在不久後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五代機生產和裝備大國。

中國擴大五代機生產的緣由

首先是軍事鬥爭和國家安全的需要。根據外媒的報導,目前中國裝備有超過200架的殲-20五代機,擁有全球第二大規模的五代機機隊。但是相比美軍超過700架的五代機機隊依然處於較大的劣勢。

出於全面打壓和遏制中國的險惡用心,美國不僅表現出了越來越強烈的軍事干涉台海的意願,還積極將其付諸於行動。雖然在第一島鏈內中國軍隊可以動用的戰鬥機數量要超過美國,但是美國正通過在中國周邊部署更多的五代機來抵消中國軍隊的戰鬥機數量優勢。

目前殲-20的最大年產能在40架左右,這個產能平心而論並算低,甚至要超過全球範圍內絕大部分戰鬥機產能。但是與美國F-35系列的產能相比還是相差巨大,2019年F-35的產能便已經破百(130架),因為疫情影響2020年產能減少到123架,2021年產能增加到142架,2022年的產能繼續增加到169架,達到了設計的最大值,2023年的產能預計在160架左右。並且即便是去除其他國家的訂單,美軍採購的F-35的數量也占到了總產量的5成還要多。2021財年美軍F-35的採購總數(96架)更是一度占到了當年F-35產能的八成。

很顯然,為了實現國家的最終統一以及維護國家安全,我們需要儘快提升五代機的產能,簡單來說就是要用最短的時間裝備足夠數量的五代機。

其次是我們已經具備了提升五代機產能的條件。殲-20的產能為何這些年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相比F-35)?除了成本和產能爬坡的客觀因素之外(F-35產能破五十用了6年,破百用了8年),主要還是因為配套的遲遲未能量產。

如今渦扇-15發動機已經開始量產,裝備這款發動機的完整版殲-20將全面超越美軍的F-22A和F-35系列,具備了大規模量產的條件。參考F-35產能爬坡的過程,以及成飛擴建廠房的事實,殲-20的產能在今明兩年將會有一個小的突破,即突破50架。

至於殲-20系列能否達到F-35的產能和產量?筆者認為不會。由於是雙發重型五代機,殲-20不僅在定位上被認為與F-22A相同(即屬於高配型的五代機),甚至殲-20的最終裝備數量在一開始也被簡單地認為不會超過F-22A。當然,現實狀況是殲-20的裝備數量已經超過了F-22A,是全球裝備數量最多的雙發重型五代機。

而且作為目前唯一還在生產的雙發重型五代機,殲-20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系列,目前已經亮相的便有雙座型的殲-20S,使用渦扇-15的完整版殲-20,以及背脊進行修型的某型殲-20。這些都表明殲-20的最終生產數量肯定會遠多於F-22A。

當然據此認為殲-20系列的最終生產數量能夠達到F-35的水平也是不切實際的。殲-20畢竟是雙發重型五代機,高昂的採購成本和使用成本是擺在那裡的。要抵消美軍五代機的數量優勢,還是要靠更加便宜的五代機才可以。

筆者認為,殲-20系列的最終年產能可以參考美軍採購的F-35數量,大致在60~85架之間。而最終產量大致在300~400架之間。其中三分之二用來在朝鮮半島方向、東海方向和東南沿海方向保持空中優勢,三分之一用來保持西部地區和南海方向的空中優勢。

當然,成飛這次擴大廠房也不全都是用來生產殲-20系列,畢竟殲-20的廠房之前已經擴建過一次,再加上有消息稱殲-10的生產線已經轉移到了其麾下的貴飛,因此殲-20的產能缺口並不算太大。筆者認為,成飛這次擴大廠房可能也有為未來量產六代機和無人僚機做準備的考慮在裡面。

在沈飛方面,5月底網上曝出沈飛公開招標建造裝配廠房的消息。從招標網站的公開信息來看,新廠房長750米,寬290米、高16米、最大單跨98米,總面積達到了28萬平方米,規模與洛馬公司位於沃斯堡的F-35總裝廠相近,項目竣工日期為2025年6月30日。

在結束了殲-11系列的生產後,沈飛目前主要進行殲-16系列和殲-15系列的生產。殲-16目前的裝備數量已經超過了300架,產能更是位居全球四代半戰機之首,不需要擴充生產線。

在沈飛承擔的殲-15系列艦載戰鬥機這一塊,由於我國現有航母數量並不多,產能同樣不存在缺口,完全能夠滿足我國航母的建造需要。具體來說就是彈射型殲-15T、雙座型殲-15S,以及電子戰型殲-15D的生產可以直接利用現有的殲-15生產線,完全沒有必要擴充生產線。

因此沈飛建造裝配廠房就是為了生產五代機。沈飛的五代機項目參考了F-35的做法,通過一機多型的方式來降低研發技術難度和成本。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沈飛五代機為「一機四型」,除了出口型的FC-31和自用的艦載型殲-35之外,還會有空軍型殲-35,以及傳說中的垂直/短距起降版。

艦載版殲-35上艦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早在前年,殲-35的全尺寸模型便已經出現在武漢的水泥航母上進行進行搭載測試。而能夠出現在這裡便已經證明了殲-35的新一代艦載機的身份。目前殲-35已經小批量量產並交付海軍,預計最快今年,最慢明年將在福建艦進行艦載機測試時公開亮相。

出口型的FC-31參加了不久前的巴黎航展。對比2017年巴黎航展上展示的FC-31模型,我們可以發現今年展示的FC-31模型在外觀上發現了明顯的變化,座艙後部的機背被加高,更加接近艦載型殲-35。根據相關論文顯示,這種設計不僅能夠增加內油,還能降低超音速飛行的阻力。有消息稱沙特將會引進FC-31的生產線。此外,巴基斯坦、阿聯,埃及和泰國等也都是FC-31的潛在用戶。筆者認為,FC-31將成為F-35之後全球用戶以及裝備數量第二多的五代機。

值得一提的是,在空軍官方帳號「空軍在線」近期發布的名為《一萬馬赫》的宣傳視頻中出現了一款在外形上與F-35和殲-35十分相似的隱身戰鬥機。結合其平坦的機腹判斷,這應該就是空軍型殲-35。

空軍型殲-35將與殲-20形成高低搭配,主要用來彌補我國五代機數量上的不足。作為一款雙發中型五代機,空軍版殲-35或許在技術水平和綜合戰力要低於殲-20,但是用來碾壓四代機,以及抗衡F-35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其採購成本和使用成本也比殲-20更低,用來快速擴大我軍的五代機規模再合適不過了。

這一點其實從沈飛新建的裝配廠的規模上就可以判斷出來。洛馬公司位於沃斯堡的F-35總裝廠規模與沈飛這次將要開工的裝配廠規模相當,2022年該廠的產能達到了169架,平均2天生產1架。

考慮到沈飛五代機主要以自用為主,出口為輔,因此其最大年產能大概率是達不到F-35的水平,但是超過100架還可以確定的。畢竟嚴峻的國際形勢決定了我國五代機的年產能必須達到甚至是超過美國。上面提到殲-20系列的最大年產能預計在60~85架之間,那麼我們可以簡單推斷出殲-35的年產能至少需要達到90架,再考慮到出口的需要,100架的年產能必不可少。當然,沈飛的五代機要達到這個產能還需要一個產能爬坡的過程。參考F-35的產能爬坡過程,差不多要到2030年才能達到這個產能。換個方向講,就是我國五代機的產能將在2030年達到甚至是超過美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