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級」漁船交付使用,大國重器,中國智造如何開拓漁業新方向

紅色史令 發佈 2023-11-29T06:57:02.543972+00:00

它也是全球規模最大、功能最多、最先進的智慧漁業養殖船,展現了我國發展深遠海漁業的戰略布局和強大的技術能力。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國信一號相當於兩艘遼寧艦,卻被我國用來養魚,這是真的嗎?

2022年5月20日,國信一號在青島北海造船公司正式交付並投入運營。

它也是全球規模最大、功能最多、最先進的智慧漁業養殖船,展現了我國發展深遠海漁業的戰略布局和強大的技術能力。

這樣一個強大的大國重器,究竟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開拓漁業新浪潮呢?

養殖業大發展

在2022年9月1日,國信1號正式起魚了第一批大黃魚,預計的年產量高達3700噸,一年養殖了超過吉林查干湖在全年的捕魚量。

有人可能會想,反正大海如此巨大,既然這樣一艘巨輪和查干湖的產量差不多,那為什麼不去大海上多圈出幾個「查干湖」來捕魚呢?

事實情況是,在我國水產養殖業的數量是捕魚業的4倍還多,而且捕魚業的產量還在逐步減少。

咱們有句老話,叫做「靠山則吃山,靠水則吃水」,所謂的「吃水」,主要指的就是我國有著悠久歷史、廣泛分布的漁業經濟。

漁業在我國的起源,最早可以從公元前一萬兩千多年的舊石器時期開始算,那時我國的祖先們,就已經在嘗試利用尖銳石具捕捉野生魚類。

從春秋戰國時代,就在諸如《詩經》、《周禮》、《爾雅》等諸子著述中,記錄了民間捕魚、養魚的內容,由此看出,中國人養魚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

而古人從捕撈走向養殖的主要原因,就是捕魚的產量實在太低。

尤其在內陸,一旦出現大型聚居地,單純的捕獵完全不能滿足聚居地的需求。所以養殖魚類成為了必然之選。

當時間進入現代,不僅內陸,連沿海的魚也不夠全國這麼多人吃了。

在這一基礎上,人們還發現由於我們無法控制海洋條件,我國局部海域開發嚴重超載,給環境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也直接導致了海洋漁業的減產。

也就是所謂的坐吃山空,飲食一向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不能吃了飯,還把碗踹了。

於是,考慮到環境需要休養生息,後來我國推行了禁漁期,和減少近海浮排養殖的政策。

這些政策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必然會影響我國海洋產業發展,而國信一號的出現,就是我們在大海這片遼闊寶藏之下做出的新嘗試,從「坐吃海空」到人為批量生產的一大嘗試。

國信一號的出現,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2021年,我國的海水養殖總占地達到了2000千公頃以上,淡水養殖更是將近5000千公頃。

這一數字既表明了從絕對總量來看,百姓餐桌上的魚類更多了,但也表明了淡、海水養殖業之間存在著懸殊的差距,這個差距,代表的正是海洋養殖業天生的複雜性。

海產品養殖首先要面對的是魚類的育種問題。

可以被養殖、馴化的魚,還要能適應中國沿海水溫、喜集群進食、性格溫順。

除了在養殖上的便利之外,還要這種魚類本身肉儘量多,刺儘量少,如果還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那就更有銷售的優勢。

改革開放後,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家對於魚類的需求也更高,所以我國北方沿海地區就急需引進一種既耐受低海溫,又長得快的養殖魚類。

這時,多寶魚走入了研究人員的視野,它剛好滿足上述條件。

但由於我國在育種上的起步較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雷霽霖院士,只能走訪歐洲各地,探訪、學習成熟的多寶魚育種技術。

經過不懈的努力和爭取,終於在1992年和1994年通過各種渠道將多寶魚苗引進中國。又過了兩年,才真正實現了多寶魚苗的穩定、規模化生產。

起初,國外對於我們引進魚苗一事都是拒絕的,因此雷霽霖在經過多番波折之後,第一次拿到多寶魚的魚苗,為此努力了整整12年,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多寶魚之父」。

我國也在2005年實現了多寶魚養殖量突破五萬噸的壯舉,占了全球養殖總量的八分之七。

從拿到魚苗,到形成規模化養殖、經營,我國又走了25年的漫長曆程。

原先的多寶魚在市場上賣上百元一斤,屬於「貴族魚」,而當我國規模化生產後,價格迅速降低到了幾十元,低谷時甚至十幾元一斤,如今更是成為了平價魚進入市場。

除了育種問題,對於海洋養殖來講,還有地域的限制。

海洋養殖的限制

海洋雖大,但不是處處都能養魚。離海岸線越遠,海浪、海風對於生產的影響就會越大,而且在遠海還需要面對颱風的威脅。

而傳統的網箱養殖在深海養殖上面對著尷尬的問題,即生產成本問題。

在近海,普通網箱只需要抗12級颱風、設計最大波高達到3.5米就可以滿足需求;而在深海,最大浪高不小於15米,而且颱風等級最高可達16級。

如此惡劣的環境導致了網箱的昂貴,已有的優質網箱造價高達每立方水體2500元。

雖然國內已有「深藍1號」、「長鯨1號」等等優秀的產品,但面對我們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價格難以降低,無法大規模推廣應用。

再加之深海養殖對於餌料投餵、網衣清洗、魚類生長監控方面的要求很高,普通漁民缺少專家的有效指導。

這一系列問題,讓深海養殖無從談起,也就導致了大部分漁民只能在0~10米的近海進行養殖作業。

但隨著沿海城市、村落的發展,近海的海洋環境變得越來越脆弱。

富營養化、缺氧化的環境威脅著近海養殖業;而且,近海養殖業已經覆蓋超過90%的可養殖海域,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飽和程度。

根據專家預測,在2030年,由於這種空間飽和產生的國際海洋魚類市場缺口,可能會達到每年2000萬噸。

因此,我國急需一種新的技術來拓展海產養殖的邊界。

這時,海深10米~20米的深海養殖,再次被人們所關注。它曾經被技術掣肘。但如今近海利用率高達90%的同時,深海養殖的開發不足10%。

為了多方面開發海洋這個「藍色糧倉」,也為了做好深海養殖的技術儲備、創新,「國信1號」應運而生。

不同於深海網箱養殖策略,「國信1號」代表的是養殖工船技術路線。

它不依託於海洋地域,而是使用獨家創新的「船載艙養」海洋養殖系統技術。即在船艙內養魚,艙內與外界海水進行交換的一種養殖方式。

這種養殖方式給予了養殖業進入規模化、工業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可能性。

得益於此,船上的養殖規模和經濟效益都極大提升了,其平均的有效養殖密度可以達到傳統網箱的四倍以上,而且魚的存活率高達95%。

一艘「國信1號」的生產能力,等同於三千個近岸的「魚排」,相當於五十棟以上占地2000平方米的工廠畫循環水養殖車間。

就像遊牧民族可以逐水草而居一樣,「國信1號」也可以「逐水溫而居」。

不同魚的最佳生長溫度不同,不同海域的海溫也有變化,「國信1號」可以主動尋找、錨定合適海域,在更遠的離岸深遠海進行養殖作業,進一步提高養殖效率。

同時這種可以「轉場」的游弋式養殖,也有助於養殖平台躲避颱風、赤潮等自然災害,極大降低這些不可抗力對於漁業生產的影響。

而正好在這種需求產生時,時代給予了一些機遇。

國信一號

在2003年,國際海事組織通過了一項防污公約修正案,要求淘汰單殼油輪;大量淘汰下來的單殼油輪可以改造成大型養殖工船,可以極大地節約造船成本。

於是時任中國水產科學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所長的丁永良,立刻向科研團隊安排了相關研究任務。

經過艱難的前期論證,2012年,漁機所立項開展了這一改造的可能性驗證,提出了十萬噸排水量油輪改建方案。

隨著相關養殖工船技術積累逐漸豐富,在2017年,恰逢政策開始推進探索深海養殖業發展。這時候的國信集團對該項目起了很大的興趣。

雙方一拍即合,在2018年正式開啟了「國信1號」的設計工作。兩年就建成了「國信101號」中間實驗船,為2022「國信1號」做出了技術探索。

但在「國信1號」開拓的路上,同樣面對著它獨特的難題。

首先是「難養」。我國在深海養殖上並非國際的先驅者。

前者像是挪威、日本、英國,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進入深海養殖領域,如今已經積累了幾十年的豐富經驗。在這方面我們是缺乏經驗的。

尤其在養殖工船的船載艙養技術路線上,我們更需要詳細調控海水的多項指標,這都是沒有前人探索過的新難題。

實際體現出來,一個是前文提到的育種問題,我們缺乏豐富、高質量、符合我國海洋條件的優質魚種。

而且我國缺乏深海養殖的經驗。成功實現深海養殖的魚類少,主要是多寶魚、石斑魚、大黃魚等附加值較低的魚類。

類似三文魚等高附加值的魚類,我們尚無船載艙養大量工業量產的能力。

其次是「昂貴」。「國信1號」的投資額約為4.5億元。

雖然高達3700噸的年產量,讓它可能的盈利周期控制在十數年以內。但在這個過程中涉及的大量資金流動,無疑是對金融系統的一大考驗。

另外,還有對產業鏈的考驗更加嚴苛。高效率,高密度的生產意味著它需要高頻次地售賣商品、購置魚苗來維持資金鍊的健康。

如何長期、快速地消化掉這麼大量的優質產品,對於國內水產第二、第三產業同樣是一大考驗。

據國信集團採訪時稱,國信集團打算在「國信1號」的基礎上,繼續建造「國信2號」、「國信3號」,而且排水量超過三十萬噸的超大型養殖工船「國信4號」也已經完成了總體設計。

預計在2024年2號和3號就可以交付使用,而國信集團的野心還不止於此。

他們提出,他們計劃在五到十年內,投資建造五十艘養殖工船,同時配給十三艘大型後勤船隻。

不妨設想一下,約為三個甚至五個航母大小的巨型海上工廠,組成十二個船隊穿梭在藍色糧倉之上。

每個船隊都像是一座漂浮的城市一樣宏偉,而這個堪稱奇觀的「城市」,托載起的是惠及千千萬萬普通家庭的高質量平價食材。

現在我們或許能回答開篇提到的問題了,「國信1號」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

如果只從「國信1號」本身來講,它3700噸的年產量並不能改變太多人們的食譜。

但是從其代表的國家戰略來看,隨著「國信2號」「國信3號」等大型、超大型綜合漁業養殖平台的出現,我們國家的海洋養殖業必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屆時,大量的近海養殖產業可以轉移到深海,近海灘涂環境將會逐步改善,而我們餐桌上的魚類會更加高質、廉價。

由密集工業生產的高質量水產品,將會被做成魚乾、魚類零食、食材、優質蛋白質等等二級產品,潛移默化地惠及普通人的生活。

對於漁民而言,大型海洋漁業平台的普及,可能是新生活方式的機遇。

如果按照國信集團的野心,今後的海洋上將會像在陸地上一樣,建起一座座浮動的「城市」。

或許還會出現海洋醫院、海洋小學等等全新的海洋城市化模式。漁民在其中也或許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生產經驗、知識獲取報酬。

總而言之,「國信1號」代表了海洋養殖產業的一波新浪潮。

在科學、高效、環保的新漁業發展前景上,我們國家和行業領頭團隊們正在不斷努力,走在世界前列,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開拓我們的「藍色糧倉」而不懈努力著。


本文由「紅色史令」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