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的醫術傳奇:揭開《三國演義》中的「刮骨療毒」真相

書瑤的歷史花園 發佈 2023-11-29T11:19:14.822550+00:00

在三國時期,醫術是非常重要的技能,能否得到一位出色的醫生的幫助,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而華佗則是當時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之一,他的醫術傳奇也因此流傳至今。故事的開頭,我們看到關公在樊城戰曹仁中箭落馬後,回營拔出臂箭。原來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右臂青腫,不能運動。

在三國時期,醫術是非常重要的技能,能否得到一位出色的醫生的幫助,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而華佗則是當時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之一,他的醫術傳奇也因此流傳至今。


故事的開頭,我們看到關公在樊城戰曹仁中箭落馬後,回營拔出臂箭。

原來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右臂青腫,不能運動。

眾將只得四方訪問名醫,這時一個自稱為華佗的醫生出現在了關公的面前。

華佗自稱「沛國譙郡人」,他治病時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

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

須臾,血流盈盆,佗刮盡其毒,敷上藥,以線縫之。公大笑而起,謂眾將曰:『此臂伸展如故,並無痛矣。先生真神醫也。』

佗曰:『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


然而,歷史上的真相卻是完全不同的。

《三國志·關羽傳》寫關公「嘗(曾)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傷的是「左臂」,而不是「右臂」。

以後雖然有醫者「刮骨去毒」,但《志》記全文85字並無一字說醫者為誰,也就是個無名氏,栽在華佗頭上,若非「名人效應」,便完全是臆測。

華佗自稱「沛國譙郡人」,沛國在今安徽亳州(一說蕭縣),地處皖省西北,而關公中箭地在「樊城」(後與襄陽合併為今襄樊),地處湖北西北,兩地相距千里,古途迢迢,怎得趕來為關公「刮骨」?

而又能從孫權的地盤「江東駕小舟而來」,豈不蹊蹺?


查關雲長戰曹仁於樊城,時間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關雲長也就是在那時中箭受傷,並因而發生「刮骨去毒」的故事。

而早在11年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華佗因為曹操頭風發作屢召不至,操「大怒」,拿回許昌,「遂考竟佗」,也就是拷打至死。

後來曹操的兒子倉舒(曹沖)病危,曹操還「吾悔殺華佗」呢——人都死了十多年,上哪兒去給關公「刮骨療毒」?


事實上,《三國志·華佗傳》講了許多華佗行醫治病的故事,惟獨沒有替誰「刮骨療毒」或「刮骨去毒」的記載。

可見,所謂華佗為關雲長「刮骨療毒」,完全是羅貫中老先生的杜撰和張冠李戴的拉扯。


華佗的醫術傳奇,不需要這些虛構的故事來增添他的神秘色彩。

他的醫術高超,被尊稱為「神醫」,而他的治病方法也非常獨特,例如他的「麻沸散」、「頓服」等,都是當時醫學界的重要貢獻。

華佗的醫術傳承至今,他的名字也成為了醫學界的一個代名詞,成為了醫學史上的傳奇人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