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美:歷史上的清廉官員還是戲劇中的惡棍?

書瑤的歷史花園 發佈 2023-11-29T12:17:26.929819+00:00

在清代,有一位官員叫做陳世美,他出身於仕宦之家,經過多年的學習和考試,終於在順治八年考中進士。他先後擔任了河北某地知縣、貴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布政使參政等職務。在貴州任職期間,他以清廉、剛直不阿、體察民情的清官形象深入人心。

在清代,有一位官員叫做陳世美,他出身於仕宦之家,經過多年的學習和考試,終於在順治八年考中進士。

他先後擔任了河北某地知縣、貴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布政使參政等職務。

在貴州任職期間,他以清廉、剛直不阿、體察民情的清官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陳世美的形象在戲劇《秦香蓮》中卻被塑造成了一個惡棍。

這齣戲劇是由陳世美的同窗胡夢蝶編造的,他將一些升官發財、忘恩負義而拋妻滅子的事情加在了陳世美身上,編成了《秦香蓮》。

這部戲在陝西、河南等地演出後,成為了陳世美臭名昭著的原因。


但是,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搜集,人們逐漸發現,《秦香蓮》是一個歷史「冤案」。

當時,有一個戲班子演出《秦香蓮抱琵琶》,觀眾們覺得戲文太短,不肯散去。

掌班的為了讓觀眾留下來,加了一個短戲《陳州放糧》。

在這個短戲中,陳世美的家將韓琪受命追殺秦香蓮,又放走秦香蓮,最後秦香蓮拉著兒女倒在血泊中。

觀眾們看到這個情節後,紛紛要求殺了陳世美,掌班的為了讓戲繼續演下去,找來了唱《陳州放糧》的「包公」,讓他將陳世美一鍘。

從此,小戲《秦香蓮抱琵琶》變成了大戲《鍘美案》。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歷史和戲劇之間的區別很大,不能因為一個戲劇中的形象而去評價一個人。陳世美是一個清廉官員,而不是戲劇中的惡棍。我們要看到歷史的真相,不能被戲劇所迷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