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工業遺存丨沱江源頭,藏著一座「童話小鎮」

新華網 發佈 2023-11-30T13:23:23.846104+00:00

新華社成都6月25日電 題:沱江源頭,藏著一座「童話小鎮」新華社記者康錦謙、邢拓從成都驅車向北,兩個小時後抵達清平,平直的水泥路旁出現一座座風情民宿,掩映在排排綠樹與座座青山中,和大自然融為一體。

新華社成都6月25日電 題:沱江源頭,藏著一座「童話小鎮」

新華社記者康錦謙、邢拓

從成都驅車向北,兩個小時後抵達清平,平直的水泥路旁出現一座座風情民宿,掩映在排排綠樹與座座青山中,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這裡是四川德陽綿竹市清平鎮,曾經是全國聞名的磷礦礦區,挖礦史長達半個多世紀,如今轉型成為擁有國家4A級景區的避暑旅遊小鎮。

「等進入暑期,我們這兒都訂不到房咯。」37歲的民宿老闆劉光蘭笑著說。她為人爽朗,人稱「花姐」,是「花姐羌山小院」民宿負責人。因為喜歡花,她把民宿內每個房間都用羌語中的一種花來命名。

在小鎮露營區,記者遇見67歲的北京市民馮紹民,他與老伴自駕房車環遊中國,路過清平鎮時被這裡的美好生態吸引,已經住了10來天,還打算繼續住一陣。

四川文旅資源豐富,清平鎮是怎麼「出圈」的?劉光蘭直言不諱:就一個字,美!清平鎮四面環山,地處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九頂山自然保護區和大熊貓國家公園內,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綿遠河穿鎮而過。

但6年前,清平鎮還是依礦而生的小鎮,最多時礦工達上萬人。和鎮裡大多數人一樣,劉光蘭曾經也靠礦吃飯。「那時候我家住在街上,靠馬路一邊的窗戶根本不敢開,天是灰濛濛的一片。」劉光蘭說。

圖為曾經的清平鎮。(清平鎮政府供圖)

圖為曾經的清平鎮。(清平鎮政府供圖)

清平鎮地處九頂山南麓山腳,九頂山也是長江支流沱江的源頭所在地。2017年,借力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清平鎮開始封停礦井進行生態修復,轉型發展旅遊,告別「礦業經濟」。礦山關停後,劉光蘭所在的鹽井村村集體成立了金色清平旅遊開發公司,分批建設旅遊設施,打造旅遊項目,她加入旅遊公司,從一名導遊逐漸做到露營、餐飲等項目的業務負責人。

過去幾年,「花姐」是「螢飛谷」的一名導遊,每到七八月的晚上,就給遊客帶路去觀看螢火蟲。

清平鎮鎮長孟銳介紹稱,2016年昆蟲學家來到清平鎮考察發現,位於清平鎮天井溝的山谷自然條件優越,非常適合螢火蟲生息,當地抓住這個優勢,經過幾年開發建設,清平鎮「螢飛谷」聲名鵲起。

如今,每到夏天,「螢飛谷」野生螢火蟲扎堆,尤其在盛夏夜晚,成千上萬的螢火蟲一起發光,點亮夜空,在黑暗中翩翩起舞,營造出童話般的夢幻空間。

把磷礦採礦區變成文旅目的地,清平鎮走的是一條生態環保與文旅致富路。一是保護生態,打造休閒康養勝地;二是因地制宜,開發礦工主題文旅資源。

清平鎮上的民宿酒店。新華社記者邢拓 攝

「嗚……」沿著從礦井中拆下重新鋪裝利用的鐵軌,一列旅遊觀光小火車穿行於清平鎮格桑花海、七彩隧道與夢幻城等景點,通往曾經的礦工住宿區、如今的「礦工創業社區」。

圖為清平鎮的旅遊觀光小火車。(清平鎮供圖)

從社區名字不難猜到,「礦工創業社區」中一座座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主題民宿,背後的負責人大多是曾經的礦工或礦工家屬。

圖為清平鎮「礦工創業社區」里的民宿。新華社記者康錦謙 攝

記者走進「850礦工主題民宿」小院,看到礦車、軌道、十字鎬等老物件一應俱全,一旁餐桌上擺放的菜譜,寫有「礦工餐」「礦工饅頭」等菜品。

圖為「850礦工主題民宿」小院裡的礦車、軌道。新華社記者邢拓 攝

曾經的礦工家屬、如今的民宿負責人謝芬昌告訴記者,2017年礦井封停後,一家人在政府引導下開始做旅遊接待,主打礦工主題。她家民宿現有8個房間,每年暑期旺季時會被提前訂滿。

圖為清平鎮風景。新華社記者康錦謙 攝

「礦山關閉後,我們積極引導礦工轉型發展民宿旅遊,目前第三產業從業人員超過全鎮人口的三分之一。」孟銳說。

目前,這個總人口不到6000人的小鎮,是「四川省首批森林康養小鎮」「大熊貓國家公園清平入口社區」。「花姐」樂於看到家鄉的巨大變化,記憶中灰塵滿天、四處爛泥、道路坑窪的景象不再,她期待著即將到來的盛夏流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