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古村赤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藝校

晉韻風華 發佈 2023-11-30T20:11:16.414155+00:00

八十年代辦藝校,再為梨園育新苗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期盼也越來越高,赤橋村業餘劇團在演出中,深深感到演職人員中年輕的演員較少,有青黃不接之感,於是萌發了創辦晉劇藝術學校的想法。

八十年代辦藝校,再為梨園育新苗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期盼也越來越高,赤橋村業餘劇團在演出中,深深感到演職人員中年輕的演員較少,有青黃不接之感,於是萌發了創辦晉劇藝術學校的想法。

1982年3月9日(農曆正月二十一),李守義、盧世忠、丁喜元、高奈清。王玉龍、徐玉生等人發起創辦了藝校,得到黨支部、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並將大隊房作為藝校的校址,還把大隊戲台也作為藝校的排練場。赤橋村文化藝術學校正式成立了。學生吃的蔬菜及水電等費用全部由村承擔。半年後,村委會於1982年6月1日接管藝校。由黨支部委員、村治保主任高繼周兼任藝校的指導員,李秉權出任校長,導演丁喜元,戲曲教師董彩琴、盧世忠,武工教師王玉龍,文武場教師高奈清,財務張光,治安李守義。除村中學員外還招收外村、外縣的學生,共有學員85人。藝校在管理上十分正規,早起練功練唱,上午文化課,下午說戲,排練節目。成為一所運作正常,全封閉的學校。學員文化課不誤而藝術學習進步很快,藝校工作人員愛崗敬業、盡心盡責,把學員當做自己的子女精心施教,使梨園弟子茁壯成長。特別是村中的民間藝術家、藝校教師盧世忠,在1983年6月27日早上,因教學生排練節目操勞過度,昏倒在排練場地,搶救無效,以身殉職。這位梨園的優秀園丁,為傳承溫紙精神,為晉劇培育新人獻出寶貴的生命,成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光輝典範。

赤橋藝校的成立,為社會為戲劇界辦了一件特大好事。山西省文化廳得知赤橋村辦文化藝校後,特地在赤橋村召開了由十縣(市、區)文化局長及文化館長參加的現場會。會上,由藝校學員趙六仙、高全梅做了匯報演出,受到與會領導的高度讚揚,為藝校增了光,為赤橋添了彩。

1983年10月16日,太原市南郊區文化局拍板,將赤橋藝校破格升級為「太原市南郊區晉劇藝術學校」,校址仍設在赤橋村,南郊區派王六六擔任校長,由村幹部王春生兼任藝校書記,李秉權分管後勤,張光子分管財務,李守義分管治安,盧世忠、丁喜元為導演,高奈清為文武場音樂老師,王玉龍、劉二狗為武工教師,董彩琴為唱腔教師。時至1984年5月31日藝校才遷回南郊區。藝校走後,赤橋村又有任天元、鄭利生、馬鳳喜、郝保連等,創辦了赤橋晉劇演出團,先後接演了《春草闖堂》、《三夫人》、《黃鶴樓》、《金水橋》、《算糧》等劇目。

這些平凡的赤橋人,他們傳承了溫紙精神,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人才,活躍在舞台上,他們為戲劇事業無私的奉獻的事跡永載史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