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程式設計師講歷史:做出26小時逆天「短視頻」,獲贊88萬

北青深一度 發佈 2023-12-01T00:16:35.336519+00:00

采寫/黃思韻編輯/羅錚哪怕一場最小的戰役,楊利輝都會標註在他的五代十國與中晚唐歷史地圖上「唐宋元明清」,幾乎所有人都能脫口而出唐朝以來的朝代更迭,卻鮮有人知道,唐與宋之間的50多年發生過什麼。

采寫/黃思韻

編輯/羅錚



「唐宋元明清」,幾乎所有人都能脫口而出唐朝以來的朝代更迭,卻鮮有人知道,唐與宋之間的50多年發生過什麼。公元907年,唐哀帝將皇位「禪讓」於梁王朱晃,朱晃建立後梁、定都開封,從此開啟了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史稱「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有哪些經典戰役、湧現過哪些人物,在唐宋兩個顯赫王朝之間,它又起到了哪些承上啟下的作用?從這個角度而言,歷史博主楊利輝的出現顯難能可貴——他今年33歲,主業是一名軟體工程師,在抖音上他專門用地圖梳理五代十國與中晚唐歷史。

與其他博主碎片化講解不同,楊利輝的視頻和他寫的代碼一樣詳實、綿密、充滿邏輯。他以一種近乎叛逆的方式挑戰著觀眾習慣:置頂的兩條視頻分別為26小時的五代十國史和20小時的中晚唐史——更神奇的是,這兩條視頻的播放量都超過了5000萬,最高的一條獲贊超88萬。


「做知識視頻很像寫程序」

楊利輝與「五代十國」的淵源還要追溯到小時候。

在老家安徽阜陽農村,祖父常給他講北宋楊家將的故事。「大郎替了宋太宗,二郎替了南清宮,三郎馬踏如齏粉,四郎失落在遼邦」,宋太宗是誰、遼國與宋朝的關係是什麼,疑問埋在楊利輝心裡,直到初中上歷史課,他才知道楊家將的故事純屬虛構,民間演義與真實歷史不能混作一談。但此時他已經對歷史產生了巨大興趣,在圖書館,他一路從「杯酒釋兵權」追溯到「陳橋兵變」,初中畢業,他已經通讀北宋薛居正監修的《舊五代史》和歐陽修撰寫的《新五代史》。

不過之後十年,楊利輝念理科、讀計算機專業,大學畢業後又做程式設計師,及至做到管理層,他才有時間重拾歷史書。2019年,他在網上看到一個關於五代十國的分析貼,非常主觀且漏洞百出,於是他萌生了自己做歷史博主的想法。


「五代十國史的普及,有人在做,但不多,且大部分是歷史評論而不是還原具體史實,所以我就覺得還有空間。」楊利輝重新通讀了新舊《五代史》、《資治通鑑》、《新唐書》、《舊唐書》、《遼史》等被廣泛認可的史料,與初中時相比,此時的他已被多年的編程工作訓練出了一套梳理知識的方法論:「做知識視頻最核心的是查資料,這和寫程序一樣,都需要全方位理解一個基礎知識點才能評估它能不能用、怎麼用。」

楊利輝的準備工作非常細緻,寫程序要求他每一行代碼都落到邏輯點上,因此他寫文稿的起承轉合也像一套系統一樣環環相扣,一期視頻五千字的講稿要研究三萬字左右的史料,假使參考了野史或者起居錄,他還會在視頻中特別標註。

今年過完春節,他甚至用一個多月時間建立了中晚唐和五代十國事件的資料庫。用陝西師大歷史教授於賡哲的話來說,楊利輝做抖音的態度特別像諸葛亮打仗:「穩紮穩打、絕不冒進,因此也不至於出什麼大錯」。

把書籍轉化成現代人喜歡看的形式

對楊利輝而言,更大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陌生的知識點用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出來。五代十國沒有耳熟能詳的經典戰役,也沒有人盡皆知的個性人物,因此如何找到敘事的支點,成了擺在楊利輝面前的問題。

他起先選用口播的方式,但因為普通話等問題,播放量欠佳。後來有一次查資料,他偶然在書中看到了一幅古地圖,他一下子有了靈感:「五代十國的時空是相對混亂的,講再多少遍昇州,大家也不知道這就是今天的南京,那一旦產生認知障礙,誰還會留下來聽你講故事呢?」

楊利輝決定用地圖呈現歷史的變遷。起先他直接用網上現成的圖,可它們有版權限制和解析度的問題,之後不久,楊利輝便開始自己嘗試製圖。

對於軟體工程師來說,GIS軟體(一個分析地理相關性、趨勢和模式的工具)和PS技術並不困難,困難的是確定地形地貌和地圖上的國界、州界、縣城和軍號。幾乎每一處,楊利輝都需要去查閱史書、會要和縣誌。而除了靜態地圖,他還需要加入動畫以方便敘事,哪怕一場最小的戰役,行軍路線、故事推進都需要精確落實到每一幀的畫面上,一個10分鐘的視頻,他得做五六天——他仍然在原公司任職,製作視頻的浩大工程,占去了他幾乎全部的業餘時間,直到今年春節過後,他才招了兩名助理,成立了工作室。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之一,我試圖通過演義的手法生動形象地還原這段歷史,每一講都相對獨立,從任何一講看,都能看懂這一講,雖然獨立,但又和之前的有關聯,連在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大故事。」開篇介紹開啟了26小時的鴻篇巨製,有人在評論區玩笑稱楊利輝是「流量刺客」,還有人好奇地問:「你是不是對短視頻有誤解?」


「沒有誤解,只是相對佛系。」楊利輝回答。

發合集之前,他的每段視頻也都是10到15分鐘的碎片化內容,只是經常有人說一周才更一次,看得不過癮,也有新粉絲說不知道從哪裡看起,楊利輝這才決定將它們整合成一部超長連續劇。

「做一個長系列,必然有熱點部分和非熱點部分,非熱點也不能跳過去,否則就串不起來了,這時候我就得給自己打氣,堅持下來。」楊利輝說,他偶爾看見一個歷史學熱點,也會想結合著做個「好玩的內容」,但最終他還是決定日復一日地查資料、寫稿、製圖、做動畫。

「有人問我為什麼對五代十國和中晚唐史有這麼深的感情?我還真沒想過,我只是覺得需要有人去做這件事,古人會花時間寫《資治通鑑》,網絡時代也需要人把書籍轉化成現代人喜歡看的形式。」楊利輝說,他甚至有個更大膽的想法,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將古籍批量轉化成現在流行的音頻、視頻,當下炙手可熱的ChatGPT還無法實現這一點,但是誰又知道楊利輝不會研發出一個更懂古籍的軟體呢?他有計劃攻讀這個方向的博士。

抖音視頻成為歷史老師的課件

在歷史教授於賡哲看來,楊利輝對五代十國史和中晚唐歷史的探索與普及,很像對過去的一種償還。「以往我們的宣傳都是漢唐盛世,但人們對歷史的需求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中國14億人,哪怕喜歡中晚唐和五代十國史的人比例很小,絕對數字也很龐大,只是這一塊的科普產品太缺了,這些人嗷嗷待哺,楊利輝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缺。」於賡哲說,傳播歷史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深耕」,將人們熟悉的故事重新講出新意來,另一種則是像楊利輝一樣去荒地上撒種,前者需要深厚的學術積累,後者則需要從零開始的決心和定力。


「坦白講,有幾個非史學專業的人能去看古代史的正史?可能99.9%的人都沒看過。楊利輝的內容基本沒有脫離正史的範疇,能下這樣的功夫,我是相當敬佩的。」於賡哲10多年前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講狄仁傑和上官婉兒,這幾年對媒體形態與知識普及工具也多有研究,在大眾以為短平快是唯一趨勢時,楊利輝的成功也給他帶來了不小的啟發。「值得欣慰的一點是他證明在碎片化閱讀的時代,還有人對成系統的知識有很大的興趣。」

除了歷史教授的欣賞,楊利輝的帳號也得到了很多中學歷史老師的認同。不少老師給楊利輝發私信,說課上會給學生放視頻。這讓楊利輝感到振奮,他覺得自己更像一個「挖墳人」,把一段大家本來已經遺忘的歷史硬生生拔了出來。

到目前為止,楊利輝已經做了400多張五代十國的地圖,每次看到疆域微小的變化,他都感覺那些縫隙里包藏著巨大的震盪。「你就會發現地圖像是一個棋盤,每個人都是棋子。下棋的手是無形的手,你說不清他到底是誰,每個人都是在被迫應對。」楊利輝說,歷史上絕大多數人都是「無力改變」的人。

這幾年,楊利輝打撈起了不少歷史鉤沉。比如唐末、五代初年大將周德威,楊利輝稱他是關羽和諸葛亮的結合,比如唐末高駢的部將張璘,一出場就是摧枯拉朽的勝利,但突然他就死了,歷史沒有留下任何解釋,楊利輝猜想一定是發生了什麼。

「要麼不方便寫在史書里,要麼就是缺乏人記載。」楊利輝希望用自己的方式還原、審視並理解他們的命運,正如他在視頻中引用的明朝楊慎為那個時代寫的輓詞:「千古傷心往事,一場談笑春風。殘篇斷簡記英雄,總為功名引動。個個轟轟烈烈,人人擾擾匆匆。富貴榮華轉頭空,恰似南柯一夢。」

【版權聲明】本作品的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歸北京青年報【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