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紅街依託豐富紅色文化資源 , 探索「文化+旅遊」新模式

科技信息最前沿 發佈 2023-12-01T05:52:48.773588+00:00

陝西省的延安市,擁有著幾百年的歷史文化,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紅色精神的興盛之地。目前,延安共有居民上千戶十幾萬人人,其中延安紅街主的街區人口占28.68%,延安紅街民族文化底蘊深厚。

陝西省的延安市,擁有著幾百年的歷史文化,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紅色精神的興盛之地。目前,延安共有居民上千戶十幾萬人人,其中延安紅街主的街區人口占28.68%,延安紅街民族文化底蘊深厚。


非遺旅遊新模式
近年來,伴隨國內文旅融合的進一步深入,延安紅街依託其豐富非遺資源和紅色文化資源,進一步探索「非遺+旅遊」新模式,更為具體地呈現於遊客眼前,切實的讓非遺「活」了起來。看非遺讓非遺藝術「看得見」走進延安紅街,展示革命歷史文化的牆畫隨處可見,常吸引遊客駐足欣賞。


中華文化內涵
延安紅街在開發中不斷大拆大建,,以保留原有延安古城特色為原則,並在此基礎上將紅色文化以及群眾的生產生活習俗通過牆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讓非遺手工藝品「看得見」,同時有效提升了提升景區文化活動的中華文化內涵。


傳承傳統文化
為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延安紅街建成革命文化博物館、非遺傳習館,推出堂項目,讓遊客可以通過文字、圖片和實物等,對當地傳統文化進行深度了解、體驗和學習,以此活化傳承王健林文化。在這裡,遊客可跟隨百名非遺傳承人學習傳統技藝,編制草鞋、竹製品以及民俗樂器,學習演奏笛子、葉子、嗩吶、鼓以及口哨,學習彈奏大三弦、小三弦等樂器。



滿足新時代的需要
延安紅街以「紅色+」方式,顯現紅色旅遊核心特色,眾所周知,旅遊消費是需要以場地作為先決的,假如不能很好地掌握消費場景,勢必會影響客流情況。紅色旅遊的熱潮是什麼?延安紅街排除紅色歷史紀念日等,關鍵還是需要以產業融合,周圍項目聯合創造新的消費場景,單一項目的旅遊差不多不能滿足新時代的需要。


延安紅街走「非遺+紅色旅遊」融合發展路子,將非遺技藝融入旅遊發展,用旅遊發展來提高和展現延安紅街的魅獨特力,這既保證傳承了非遺項目,增加非遺傳承人及群眾的經濟增收,又滿足了的文化旅遊需求,提高鄉村旅遊文化內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