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談」記憶|古老的太極文化與海派文化是如何碰撞、交融的?

上海體育 發佈 2023-12-01T06:01:34.971219+00:00

蘊藏著上海城市的文化精神。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氣功引導術的完美結合,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

海納百川、兼容並蓄

崇德尚武、自強不息

上海武術運動的百年發展史

蘊藏著上海城市的文化精神

跟隨小體

打開上海武術的百年記憶

武術名家齊聚上海

讓各類武術拳種、流派在這裡

落地生根、發芽生長

形成了廣泛的傳承與發展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

就在上海廣泛流傳

尤其以吳式、楊式、陳式最為普及

太極拳在上海的發展歷程中

有哪些故事?

我們一起來看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氣功引導術的完美結合,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其拳理來源於《易經》《黃帝內經》《黃庭經》《紀效新書》等中國傳統哲學、醫術、武術經典著作,並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釋等文化的合理內容,故太極拳被稱為「國粹」。

太極拳有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以及武當、趙堡等多種流派,其運動特點是中正安舒、輕靈圓活、鬆柔慢勻、開合有序、剛柔相濟,動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這種運動既自然又高雅,可親身體會到音樂的韻律,哲學的內涵,美的造型,詩的意境。真正達到內外兼修,使身心健康。

吳式太極拳在上海的發展歷程

吳式太極拳系滿族人全佑先生所創,全佑從楊露禪學習楊式太極拳大架,後來拜楊祿禪先生的次子楊班侯為師學楊式太極拳小架,實際上仍由楊露禪親自傳授。經過數年勤學苦練,全佑長於柔化,後傳子吳鑒泉。

吳鑒泉「貫滿族音譯故姓吳」,自幼喜練武功,善於騎射,且有鐙里藏身的技術。在父親的教導下,他對太極拳的造詣日益精深。1912年後,楊式門中一弟子許禹生在北京創立體育研究社,邀請楊少侯、楊澄甫、吳鑒泉教授太極拳。從那時起,太極拳開始公之於眾,傳於門牆之外,造福社會

吳鑒泉先生對家傳的太極拳,在教學上不斷發展,逐步修潤和充實。在慢架中,去掉重複和跳躍動作,使拳架更加柔和規距,成為連綿不斷,符合太極陰陽理論的功架,特點更加明顯,從而自成流派,一直流傳至今。另有快架子,則仍保留跳躍和發勁等身法、手法,便於太極拳愛好者進一步鍛鍊。

1928年,當時的上海市政府、精武體育會、中法大學及社會聞人等致電北京體育學校,聘請吳鑒泉南下傳授太極拳,從此,吳鑒泉先生遷居上海,廣為傳授吳式太極拳

1933年,鑒泉太極拳社在上海成立;1938年拳社自籌資金建武術館,經同意在青年會頂樓加蓋一層(10樓),並起名為「鑒泉廳」,為練功者提供了極好的練武、探討和交流的場所。後在1980年,鑒泉社正式復社,經後輩弟子的不斷努力,逐漸恢復了吳氏太極拳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吳式太極拳自全佑公受業於楊家起,迄今一個半世紀,門牆桃李,遍布全國,更發展至新加坡、吉隆坡等地。

吳式太極拳具有功架緊湊、松靜自然、柔和縝密、招招連綿、換換相扣,如行雲流水,輕靈圓活,外松內緊、棉裡藏針,內實精神,外示安逸,動作貫穿的特有風格。腰、胯、胸、背、頸、肩、肘、腕、掌以及膝、踝、足掌節節伸拔,節節收縮,所謂視靜猶動,視動猶靜。

吳式太極拳的特徵可概括為:功架緊湊、安靜自然、招勢嚴密、細膩綿柔,符合太極陰陽理論。練吳式太極拳有著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要求,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心理上要求靜、輕、慢、切、恆;身體上要求虛領頂勁、涵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腰垂臀、裹襠含腚、尾閭中正、氣沉丹田。

楊式太極拳在上海的發展歷程

從前車馬慢,書信寄相思。作為當時「國術」的武術界名流齊齊、大師雲集,沒有把武當派的內家拳中的太極拳更進一步地細化和分門別類,所以太極拳只有一派而無二法門,在那個時期,太極拳界的代表就是楊家第二代和第三代以及其門人。

楊澄甫是楊家的第三代,隨著當時國人對太極拳的了解與熱衷,楊澄甫從北京南下,首先被邀請到南京,然後到杭州,並於1929年定居上海,這對上海的太極拳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傅鍾文先生自小就跟隨楊澄甫學拳,13歲就闖蕩上海灘的他,在楊澄甫還在北京的時候,經常求假北上,跟師父學習。自從楊澄甫南下南京、杭州後,傅鍾文先生便經常隨師左右。當楊澄甫定居上海以後,傅鍾文先生更是欣喜若狂,與師父同住,朝夕相伴,深得師父的精心傳授和器重。

傅鍾文先生作為楊家太極拳的門人及親族傳人,與各位師兄弟一起在楊澄甫謝世後,繼續以上海為中心,發揚光大太極拳。早在1925年傅鍾文先生就參加了上海精武體育會,義務傳授太極拳。在之後的歲月里,他奔波於工廠、商鋪、銀行、學校,熱情傳授。從阜新麵粉廠到中國銀行,從冠生園到中西女校,處處都留下了他堅實的腳印,並於1944年在上海成立了永年太極拳社。「樹民族體育百年之基,養中華民族浩然正氣」,傅鍾文先生從不以盈利為目的,本著為大眾服務的精神,以及強國強種、自強不息的意念,無償地教授了一期又一期的學員。

隨著新中國的誕生,傅鍾文先生更是積極投入到擴大招生並堅持義務教學的工作中去,積極地帶領拳友參與社會各項活動。上海武術隊於1958年成立,傅鍾文先生被聘為上海武術隊首批教練。在他擔任教練工作的十三年間,一批驍將在全國比賽中叱吒風雲、屢次奪魁,為培養上海的武術運動員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此後,為滿足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的需求,傅鍾文先生分別於1959年、1963年編寫出版了《太極刀》《楊式太極拳》,對更廣泛地普及和弘揚楊家傳太極拳系列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直到現在,傅鍾文先生的著作仍是中國武術協會審定的楊式太極拳的權威範本,經久不衰,並且被譯成多種外文版本,被國外太極拳愛好者公認為楊式太極拳的權威著作。

陳式太極拳在上海的發展歷程

回顧五十多年來,陳式太極拳融入海派武術文化的滄桑歷程,是陳照奎早期在上海傳播耕耘的結果。

陳式太極拳最初融入上海的武術文化里是在1961年初,應上海顧留馨老師的邀請,陳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陳照奎到上海體育宮內部短期教拳,當時在體育宮的何炳泉等很多人都跟陳照奎學習陳式太極拳。一直到1963年初,上海體育宮正式聘請陳照奎到上海開班教拳,並對外開始招生,自此陳式太極拳才真正納入了上海的武術文化。

當時上海武術界經常舉辦一些武術表演活動,每當陳照奎上場表演太極拳時,他那精湛的拳藝,總會吸引整個會場的觀眾,無論內行外行,看了都嘆為觀止。

他演練的陳式太極拳動作優美,瀟灑自如,意氣綿綿,凝重纏繞,在整個套路中,剛柔相濟,快慢有致,節奏鮮明,似斷若續。風格變換,絕無單調之感,有時如行雲流水,有時如臥虎騰龍,有時如平沙落雁,有時如深山大澤,出神入化,極至妙境。陳照奎精湛的拳藝、武德的修養給陳式太極拳在上海的發展流傳,打下了深深的根基,當時民間很多人也投入其門下。

陳照奎嘔心瀝血、精心育人,培養的太極弟子數以千計,使得如今的陳式太極拳完全融入海派的武術文化中。目前在上海學習和傳播陳式太極拳的人也有不少,陳式太極拳是以原始技擊理念為中心,發勁威猛,速度很快,所以又稱「剛拳」,更加適合中青年人鍛鍊

傳統的陳式太極拳是力的旋律,美的造型。它的節奏非常鮮明,風格多變。它的陰陽變化緊合易理,一舉手投足,剛中帶柔、柔中帶剛,開中有合、合中有開。動如脫兔,靜如處子,輕如流雲,穩如山嶽。這種鮮明的節奏,快慢的結合,勁力的完整,纏繞螺旋美的造型,使你久練不疲勞,越練趣味越濃。就是觀看的人也是百看不厭,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尚武之風 體薈非遺

古老的太極文化,和上海的海派文化碰撞、交融,在這片土壤上發展得生機勃勃、欣欣向榮,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展現了太極拳的魅力,也展示了上海「海納百川」的胸懷。

在上海體育博物館體薈非遺主題展第一單元「尚武之風」中,就展示了10個拳操類非遺的介紹、特點及進入遺產名錄的時間。

歡迎大家前來打卡

和小體一同

感受武術力量、傳承非遺文化

延伸:上海武術名宿簡介(五)

吳鑒泉

(1870~1942)

吳鑒泉,本名烏佳哈拉·愛紳,滿族,河北大興人。中華民國成立後隨漢人習俗改姓「吳」(因為「吳」與「烏」諧音),他的父親吳全佑是太極拳的高手。吳全佑先跟楊露禪學習太極拳,後又拜楊露禪第二個兒子楊班侯為師,學習楊式小架太極拳。

1927年,吳鑒泉由北京遷居上海,1928年他被上海精武會和國術館聘為教練。1933起,他創設鑒泉太極拳社,教授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從此吳式幫極拳廣為傳播,他的門人遍布海內外。鑒泉太極拳社自創設以來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它的分社已發展到香港,以及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傅鍾文

(1903~1994)

傅鍾文,為著名的太極拳之鄉河北永年縣人氏,9歲起開始學習楊式太極拳,14歲到上海後長期跟隨一代太極拳名家楊澄甫學拳。他敬重師父,勤奮刻苦,加之他與師父的侄外甥女結親,深得師父的信任和真傳。太極名家陳微明先生稱他為「太極拳之正宗」。楊澄甫在廣州、南京、蕪湖等地授拳時,傅鍾文都做現場示範,並代楊澄甫出場比武,連連取得勝利。

上世紀30年代,曾在永安公司、冠生園等地義務教太極拳。為了發揚光大太極拳,提倡民間傳統武術以振奮民心,強身救國,傅鍾文在蕢延芳、馬公愚、黃警頑等先生的大力幫助下,於1944年10月1日創建上海永年太極拳社。

來源:《海納百川 兼容並蓄——上海武術百年紀事》、上海武術院(上海市健身氣功管理中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