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6月,我們選出了16本好書

新京報書評週刊 發佈 2023-12-01T11:04:00.086018+00:00

身處社交媒體時代,人很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洪流之中,對身邊的人和事做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斷,難以認知世界的真實圖景。某種程度上,深度閱讀恰恰是亂流中的一把梯子,幫助人們超越人性的狹隘,認識到世界的底色其實是複雜性。

身處社交媒體時代,人很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洪流之中,對身邊的人和事做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斷,難以認知世界的真實圖景。某種程度上,深度閱讀恰恰是亂流中的一把梯子,幫助人們超越人性的狹隘,認識到世界的底色其實是複雜性。

六月份推薦的好書,能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幫助我們體會這種複雜性:《有聲的中國》告訴我們,歷史不僅可以看到,也可以」聽到「,它讓被時間有意或無意剝奪而沉寂在歷史幽深處的那些聽覺、觸覺,乃至於嗅覺,紛紛走上了前台;《理性的暗面》告訴我們,儘管歌頌人類理性就是文明中的主旋律,但非理性永遠如月之暗面一般,是人性中固有的一部分;《龍王之怒》則富有創見地跳出環境決定論與社會決定論的二元框架,探索了一種全新的看待災害與環境的視角。

在未來,我們會繼續每個月向讀者推薦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書名單。這份書單由王府井書店、新京報書評周刊聯合推出。在選書時依舊堅持了書評周刊「公共立場,專業品格,獨立思想,現實情懷」的一貫標準。更多書單的詳細內容會在新京報書評周刊與王府井書店的微信平台上陸續更新,同時讀者也可以前往王府井書店的專櫃陳列,在線下購買每個月的推薦書籍。

《陸學藝全集》

作者:陸學藝

編者:

版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3年5月

推薦理由:在中國社會學界提起「陸學藝」這個人名,自然是無人不曉,作為中國社會學恢復重建的參與者、見證者,陸學藝先生的社會學研究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即便是跨出社會學界,他對經濟學、政治學等學科的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研究者也願意成為他的讀者,甚至引用和借鑑他的研究。但若是再往外跨,或者直接跨出學界,還知曉他的就十分少了。他的名望和傳播度不及其前輩費孝通。而這與他的知識貢獻並不太匹配。

陸學藝是在1978年後進入社會學研究,此時已經是四十多歲的年紀。此前他主要做哲學研究。在1978年至1980年間,他對安徽、甘肅的包產到戶試點做調查,為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這一農村改革提供經驗和力量。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於1982年確認後,他同年繼續思考,認為單是如此還不夠,還得進行縣級體制綜合改革。此後他在山東陵縣兼任縣委副書記,進一步理解和收集問題。這些研究和實踐經歷奠定了他後來被人稱為「三農專家」的基礎。如今人們提起他,也首先會想起這個稱呼,也認定了這個身份。這也符合他的付出,他是國內比較早指出「城鄉分治」局限的學者,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之間堅持改革的思路。他所做的中國社會階層分析,也無疑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學界關於這一問題的開闢之作。2013年5月13日,陸學藝逝世,享年八十歲。此後十年間,有《陸學藝文萃》《繼往開來:陸學藝先生紀念文集》等書出版,如今十二卷本的《陸學藝全集》也面世了。此種全集約四百餘萬,報刊論文、報告、演講、書信等747篇內容,其中有一百萬字未曾發表。有一部分還是他的早期文稿,如中學作文、他本人採編的農諺等。要是說從中讀到精緻的或完全符合某種發表規範的文本,大概是不能的,這與學科的專業化進程有關。但他對中國社會的關懷和問題意識,反而是經過學院嚴格訓練這一代學者比較缺乏的。而這也是再讀他的意義吧。

《我不相信神話》

作者:[義大利]奧莉婭娜·法拉奇

譯者:陳波

版本:新經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2023年4月

推薦理由:義大利人奧莉婭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有「世界第一女記者」之稱。她那無可替代的經歷、「咄咄逼人」的提問技術,以及質樸而神秘的人物形象,足以使她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記者之一。在風雲變幻的20世紀,她做戰地記者,也做人物記者,接受她專訪的既有希區柯克、瑪麗蓮·夢露,也有鄧小平、基辛格。這位傳奇人物的童年是不幸的,剛出生便和同時代人一樣進入墨索里尼時期,依她的說法是「戰爭、恐懼、飢餓、苦難,與大人們並肩同敵人戰鬥的驕傲,以及由此造成的永遠無法痊癒的傷痛」,她沒有快樂,她貧困,她被束縛。當然,在職業上,她也比較幸運。作為媒體人的伯伯傳遞給了她一種屬於20世紀的精神,這使她認同「記者的首要職責是永不厭煩自己的工作,其次是不能害怕,第三是不能馬虎對待任何事情」。

她將經歷、習得和其本人性格融為一體,並決定了她對生命自由和戰鬥的嚮往。她不屑於被社會身份期待束縛(如「妻子」),哪怕單打獨鬥,為此永不止步,毫不妥協。其實她也有古典或者說傳統意義的一面,渴望孩子,希望血液在這個世界上延續,當命運被捉弄,也依然把希望轉寄於文字,她同時也害怕失去「女兒」這一身份,「你的血也是她的血,你的軀體是她軀體的延伸」,當母親去世,痛苦地感嘆「根」也隨之死去。她在晚年患癌病危,時間加速流走,也思考起「生命」這個命題。凡此種種,散落於《我不相信神話》這本自傳體的文本中,這些不同的、甚至有些矛盾的方面構成了「法拉奇」。是啊,這就是她。

《有聲的中國:演說的魅力及其可能性》

作者:陳平原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23年5月

推薦理由:歷史不僅可以看到,也應該可以聽到。穿過歷史遺留至今的文字與圖像,理應可以聽到過去那稠密而喧嚷的聲音——這即是所謂感官史的意義,讓被時間有意或無意剝奪而沉寂在歷史幽深處的那些聽覺、觸覺,乃至於嗅覺,紛紛走上前台,去展現那些看似餖飣零碎實則意味深長的細枝末節。陳平原的《有聲的中國》正是對感官史的一次有意義的嘗試。本書的標題正來自於魯迅1927年2月26日在香港青年會所做的那場著名的演說《無聲的中國》,「人是有的,沒有聲音,寂寞的很。——人會沒有聲音的麼?沒有,可以說:是死了。倘要說得客氣一點。那就是:已經啞了。」因此,魯迅號召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而演說,即是近世以來將「無聲的中國」改造成「有聲的中國」的一大利器——魯迅正是利用演說這一利器,將自己「有聲的中國」的觀念,注入進青年人的腦海之中。

「大抵國民識字多者,當利用報紙;國民識字少者,當利用演說。」在邁入20世紀的前夜,流亡日本的梁啓超在見識了明治維新的風潮如何將日本推入現代文明的偉力後,發出這般感慨,將演說稱為「傳播文明三利器」之一。演說也在20世紀中國舞台上踴躍騰起。不識字、不能讀書的中國人,他們的耳朵是可以聽的,因此想要將廣大國人引向變革者們所劃定的「正軌」,就必須採取演說的方式。作者自清末畫報中的演說場景開始,解析圖畫中的演說場景,是如何在尚無影像記錄方式的20世紀之初,是如何用圖畫捕捉演說者轉瞬即逝的聲音,其中不僅是聲音記錄與傳播方式的進化,更體現出公共領域的擴張——公共演說受限於場所與聲音自身的傳播規律,而畫報則圖文並茂地突破了這一障礙,將演說的對象從口耳相傳擴張到報紙覆蓋的公共領域,而報紙本身的閱讀與宣講,又使演說的聲音發展到最大。演說與報章的結合,是20世紀中國成為「有聲的中國」的一大助力。

演說甚至被認為可以蓋過槍炮的聲音。聲音也在現代演說家的理論與實踐中,創造出一種政治上的美學,一種職業的說服與鼓動的藝術,即如革命時代的留學生袁澤民在《演說》自序中所宣示的那樣,演說「上可以應援政府,指導政府,監督政府;下可以警醒社會,開通社會,改良社會。小可以結合志意之團體,大可以造就世界之輿論,利益之處,不可勝言」,由此成為革命與變革的原動力,乃至於抗戰時代,各種政治勢力通過聲音在公共場域公開或半公開的競技,演說在某種程度上突破了說話的禁忌,也讓人們看到聲音背後涌動的鬥爭暗潮——在戰爭與革命之間的20世紀中國眾聲喧譁,這些聲音絕大多數縱然會隨風消逝,但聲音背後所隱藏的那些理想、激情、觀念,無論是突破桎梏的呼號、娓娓動聽的承諾,還是精心謀劃的煽動,都訴說著20世紀中國的一個常被忽視的真理——而這真理本在兩千年前那個「無聲的中國」就已經被言簡意賅地闡述過:「聽其言而觀其行」。

《早期中國的鬼》

作者:蒲慕州

譯者:黃咨玄

版本:吉金文庫·新星出版社

2023年5月

推薦理由:韓非子曾經講述過一個寓言故事,齊王曾經問一位畫師:「畫孰最難?」畫師回答:「犬、馬最難。」「孰最易者?」畫師答道:「鬼魅最易。」因為犬馬人人早晚都可以見到它們,畫得不像,人們很容易覺察,但「鬼魅無形」,無人見過,因此容易被描畫。這則寓言自然別有其意,但從另一個角度,它卻說明,在早期中國的世人眼中,鬼是一種無形之物——但既然鬼是「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甚至「體物而不可遺」,那麼這樣一種全然超脫於人們感知領域之外的事物,古人又是為何如此近乎執著地認定祂的存在?

原因或許是因為,鬼以最簡明的方式解決了那個最終極的問題,它是人最終去處的答案,不相信鬼存在的人會活在無盡的苦惱之中,他不知道人生的盡頭究竟是徹底的終結還是無盡的虛空,而相信鬼存在的人儘管可能會有另外的苦惱——比如當與鬼產生聯繫時應當如何自處——但卻不用為死後的世界感到煩惱。對歷史學家來說,鬼似乎更具專業上的意味,因為他們整日面對的就是死人,喚醒死者進入他們的想像與體驗,並且自以為是地為死者代言,便是史家的主要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歷史研究就是說「鬼話」。蒲慕州的《早期中國的鬼》就是歷史學家對鬼的一次探究。鬼是否真實存在,如果不從玄學和科學的角度進行討論的話,那麼歷史學給出的答案是,自從人類有歷史記載以來,各種形態的鬼便已經出現,並且起到方方面面的影響,而這種影響並非想像,而且真實不虛。被無辜殺害的杜伯的鬼殺死周宣王的事件,在當時「周人從者莫不見,遠者莫不聞」,並且被史官嚴肅地記錄在史書中,作為垂訓後世的警戒。甘肅天水放馬灘秦墓中出土的簡牘中,也記載了一位名為丹的人死後復活描述的自己作為鬼的「生活」狀態。如果鬼僅僅歸於死後世界,活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麼祂對生者來說,便無更多現實意義。但鬼之所以能對活人世界有如此大的真實的影響力,正是因為祂們時時能與活人世界產生連結,有時作為故事寓言出現,有時作為道德訓誡出現,有時則純粹是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強化人們對死後世界的信念。

當時序進入帝制時代後,鬼同樣也被安排在帝國規制的體系之中。被納入到官方認可的祠祀的鬼神與民間所謂的淫祀之鬼之間互相纏鬥調和的關係,冤鬼復仇的故事與帝國治理下的法律體系之間的拉扯與互補,驅鬼與招鬼的方術與墓葬中安撫鬼神的儀式,官僚層級化的幽冥鬼神世界,乃至於漢武帝末年的巫蠱之禍以及篡漢者王莽對鬼神的崇拜和利用,無不說明了鬼是何等深入地楔進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即使一些文士秉持所謂的「無鬼論」來批判世俗對鬼的「迷信」,但古人依然對鬼趨之若鶩,寧信其有。漢末興起的道教與傳入的佛教,同樣各自以自己鎮服役使鬼神的能力來吸收信眾——與其說是佛道役使鬼神,倒毋寧說是俗眾信仰中根深蒂固的鬼的世界觀征服了道教與佛教,讓它們不得不藉由鬼來說服大眾信服自己。

「我們在本書研究過的所有中國文獻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有一個鬼的世界」,而這個「鬼的世界」一直是中國過往的一部分,鬼與人共存,一如生與死相連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說,本書對早期中國鬼的探究,正是一個序章,讓我們透過祖先的目光去「看到」這些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法感知的鬼,是如何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祂們滿足好奇心、提供道德訓誡、祂們打破了生與死本應無法逾越的界限,從另一個世界前來干預活人的生活,儘管有那麼多驅鬼的方術與役鬼的經文,但我們終究無法徹底切斷與鬼的聯繫。從某種角度上說,最後這個結論可能比起鬼之有無更加重要,比起對鬼闖入我們世界的恐懼,我們的內心中有著一種更強烈的情感,希望邀請祂們到我們的身邊來,因為沒有鬼,這個世界便不完整。

《圖像:從文藝復興到社交媒體》

作者:[義大利]里爾卡多·法爾奇內利

譯者:狄佳

版本:未讀·藝術家/貴州人民出版社

2023年5月

推薦理由:我們常說,這是一個讀圖時代。但是在爆炸般的圖片信息海洋中,如何讀圖?又如何理解圖像的運轉機制?從古至今,圖像又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這恐怕並非每個當代人都能說得清楚。

在《圖像:從文藝復興到社交媒體》一書中,作者就聚焦這些問題,從感知、文化、技術與媒介的不同視角切入,細細拆解。每個闡釋都有大量圖片資料為證,從油畫到攝影再到裝置,甚至還有中國傳統國畫,500幅跨時代的視覺代表圖片,資料之豐富令人目不暇接。比如,作者在分析圖像中的「正面」模式時,就從宗教畫的傳統、視覺習慣、透視法、「窗戶論」等理論的演進入手,解釋為何從正面觀察世界與他者成為一種視覺慣例。

身處圖像無處不在的環境中,要求我們不得不懂得圖像的運作機制,掌握視覺文化的內在機理。那麼拿起這本《圖像》,從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到攝影電影數碼技術的新變化,進入一部關於圖像的美麗歷史。

《在這裡我很開心:公共空間繪本》

作者:田子千

版本:海豚出版社·平行小宇宙童書

2023年5月

推薦理由:在科技不斷發展的當下,如何構建自己真實的生活成為每個人需要思考的命題。休息的時候,你會出門散步嗎?冬天會去滑雪嗎?會偶爾到綠茸茸的草坪上休息、玩耍嗎?人類學教授項飆提出,在人們越來越依賴網絡的當下,需要重建「附近」的價值。也就是說,我們都需要從自己出發,去沉浸於身邊最初的500米,然後才有可能與更廣闊的世界相連。對孩子來說當然也是這樣的。《在這裡我很開心:公共空間繪本》是一套從日常生活中的「附近」切入,看似講述公共空間,實際講述了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的快樂的繪本。系列三冊分別為《草坪》《散步道》《滑雪場》。

在原創繪本作者田子千的筆下,公共場所不僅能讓人們共享空間、做各種愉快的事情,就連被人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如路燈、花朵、雪人等,也被融入了「萬物有靈」的觀念,共享著公共空間中的快樂。比如在滑雪場中,不僅來滑雪的人們充滿期待,愉快玩耍,雪人也為滑雪場中的快樂而感到幸福,哪怕融化了,也期待著來年冬天與滑雪的人們的重逢。

《夏日大作戰》

作者:[西]胡莉亞·巴爾塞洛 著/[法]卡米列·瓦尼耶 繪

譯者:李季原

版本:晨光出版社·千尋Neverend

2023年4月

推薦理由:隨著社交媒體不斷融入我們的生活,容貌、身材焦慮也愈加困擾著我們。這種焦慮不僅影響成年人,也影響著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女孩。西班牙演員胡莉婭·巴爾塞洛將日常生活、工作中體會到的對女性的審美壓力寫成了一本給青春期的女孩讀的書。

女孩索爾被邀請去參加比基尼沙灘派對,出於對自己身材的不滿,她決定減肥。她試盡了所有辦法,卻收效甚微,不斷陷入自我否定。漸漸地,她意識到自己強烈的身體羞恥其實來自外界不合理的影響與審視。於是索爾開始接受自己的身體,並發現那些看起來擁有好身材的人,也有著強烈的身材焦慮。當大家分享關於身材的焦慮情緒,所有人心裡的壓力都因為共鳴而消散了。

而當索爾接受自己後,她發現,原來自己不完美的身材正是來自自己家人的傳承。作者在書中寫道:」我們花在』我想成為的身體『上的時間越多,花在』此時此刻的我『身上的時間就會越少。「打破內化在我們心裡的刻板印象、正視並接納自己,是每個人成長中的課題。

《狐狸》

作者:[荷蘭]杜布拉夫卡·烏格雷西奇

譯者:劉偉

版本: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

2023年6月

推薦理由:杜布拉夫卡·烏格雷西奇是歐洲享有盛名的作家,多年位於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的前列,只是對國內讀者來說這位作家此前並沒有什麼知名度。今年3月份,烏格雷西奇因病去世,讀者們或許只能通過6月份出版的兩本小說,來了解這位作家的世界。《狐狸》是烏格雷西奇創作於2017年的作品,這部作品用烏格雷西奇的母語塞爾維亞及克羅埃西亞語寫成,也是作家本人的第13部作品。在這個故事中,「狐狸」成為了一種象徵,作者以此來探討在文學敘事中,故事是如何成為故事的誕生機制。文學創作離不開虛構,而虛構某種意義上必然具有欺騙性,作家便以此來探討文學中屢見不鮮的欺騙性的本質和它的邊界。書中穿插著現象與現實,時常讓讀者忘記二者的界限。她通過講述俄國真實作家所經歷的歷史,由此引發讀者反思歷史的真相,通過講述納博科夫的旅程,來試圖揭示故事寫作背後的神秘。最後,烏格雷西奇讓我們相信,「狐狸」既是一種作家的圖騰,也是屬於作家們的詛咒,小說中所探討的「狐狸」形象在現代商業社會的變化,也同時讓我們反思如今失去了詛咒的「狐狸們」是否還擁有原初的含義。

《鑽石廣場》

作者:[西班牙]梅爾賽·羅多雷達

譯者:王岑卉

版本:磨鐵圖書| 四川文藝出版社

2023年6月

推薦理由:梅爾賽·羅多雷達是一位加泰隆尼亞語作家,而她的《鑽石廣場》則被加西亞·馬爾克斯稱為「在西班牙內戰以後問世的文學作品中無出其右者」。雖然小說寫作於西班牙內戰時期,但是,羅多雷達放棄了以戰爭和社會現狀為主題的寫作,在這本書中,羅多雷達讓一位名叫娜塔莉亞的女性成為了小說的主人公,故事以她的情感和生活經歷為主,從而構成了一本關於愛情的小說。娜塔莉亞在書中一共經歷了兩次婚姻,其中第一次婚姻明顯處於不平等的關係,在鑽石廣場認識的丈夫喬完全是一個暴君式的掌控者,而娜塔莉亞也不斷在生活中掙扎,最終擺脫了這段不平等的關係。其中在《鑽石廣場》中,也存在著很多潛在的關於婚姻和政治的關聯,例如鑽石廣場上的鴿子們既代表著娜塔莉亞的生存狀態,也代表著不同時期的西班牙國民所面對的不同形式的壓抑。《鑽石廣場》用講述日常故事的方式勾勒出了西班牙內戰時期的生活畫卷,在多次重版之後,《鑽石廣場》也被評價為女性主義文學的重要作品。

《工廠日記》

作者:[法]西蒙娜·薇依

譯者:王天宇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4月

推薦理由:西蒙娜·薇依生於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有著超越常人的智識,在巴黎高師學習哲學,後來在幾所中學擔任過哲學教師,她擁有的這些條件基本可以讓其保持一種相對(只是相對)自由、有尊嚴的生活,但在1934年底,薇依選擇離開學校,進入工廠,從事低薪、重體力勞動。對於動作遲緩、時常被頭痛折磨的薇依來說,這無疑是極大的考驗,從她在此階段寫下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知道,從早到晚,她和工友們都在艱難應對無情的機器、對工作速度的苛刻要求,尤其是被壓迫、被奴役的屈辱感:「我自己也是竭盡全力才能維持尊嚴……幾周這樣的生活差不多足以將我變成一頭溫順的野獸,只有在周日我才能恢復點自我意識。」其他工人的狀況可想而知。

儘管如此艱難,儘管滿是屈辱與失敗,薇依沒有想過逃跑,在一封信中——薇依的信總是極其誠懇而睿智——她說:「我並不覺得這些苦難是我自己的,我把它們視作工人們的苦難。就我個人而言,無論我是否遭受了苦難,都是幾乎無關緊要的小事。因此,想要認識和理解的渴望輕易就戰勝了逃跑的誘惑。」「我的苦難無關緊要」所展現出的靈魂是崇高的,而且是在「崇高」這個詞最深刻的意義層面上說。這種常人無法做出的行為,自然出自薇依對底層人民強大的同理心,但又不只是同理心。她把當勞工的生命經驗視為「與現實生活接觸」,「與生命的直接接觸」,她想要摒除某種幻覺,不被生活欺騙,她想接近(乃至接受)「不幸」,進而尋求解脫的路徑。

以切身體驗為基礎,薇依知道並深深感受到一個工人的生活飽含的巨大痛苦,她詳細記錄並思考工人的處境,為改善工人的生存狀況,她號召雷諾工廠的工人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寫出來,發在雜誌上;她給一位工廠經理寫信,給出改善建議;而且薇依清楚地知道,工人面臨的不幸與政治制度和社會形態無關,「我關於工廠的疑問完全不受政治制度的影響。它事關工廠從完全從屬關係逐步過渡至某種從屬和合作混合的關係,理想情況是純粹的合作」,而所謂革命,很有可能只是導致壓迫集團的更換,「只要生產是建立在被動服從的基礎上,工人們就要繼續被動地服從」。這顯示出薇依敏銳的洞察力,對某些主義作出反思,而她給出的最終解脫/救贖之路是具有超越性的。本書最後一篇文章《非奴役性工作的首要條件》寫於薇依去世前兩年,那時她的思想已經成型,在文中她說,「解藥只有一種。唯一能讓人忍受住單調的是永恆的光明,是美。」什麼是「永恆」的?只有「絕對存在」,那不生不死、涵容萬物的「在」,在薇依眼中就是上帝。在對上帝的愛和信仰中,受苦者得以「生活在那超自然的詩意氛圍中」,整個生命因此改變。

《大英帝國三部曲》

作者:[英]簡·莫里斯

譯者:楊莛薇

版本:後浪·九州出版社

 2023年4月

推薦理由:如果一個人在自己如日中天之時,就想像自己夕陽西下的衰頹慘景,往好處說,這是未雨綢繆,往壞處說,這是裝腔作勢地用自卑來掩飾自負。但對大英帝國來說,這是一種近乎病態的執念,在自己身心康健時就想像自己終將崩塌的未來,在鼎盛時刻就會想像帝國的榮耀被一擊而潰,即使是最狂熱的帝國主義者,也樂於吟誦、書寫前代帝國覆亡的文章詩篇,不遠萬里去憑弔古代波斯、埃及、羅馬諸帝國的殘垣斷壁,沉湎在大英帝國也終將加入這一行列的感傷的想像中。

書寫大英帝國歷史的書著實太多,但鮮有哪本書能像簡·莫里斯的《大英帝國三部曲》一樣,寫出那種帝國特有的心態,因榮耀感而生出的患得患失的忐忑和因意識到自己的高傲與自負而產生的感傷與幻滅。這不是一種史家的後見之明,而是深入當時帝國的肌理才能體會到的心態,就像好萊塢電影中時不時被摧毀的白宮和紐約摩天大樓一樣。巨廈的建成會帶來讚嘆,但巨廈的崩塌才會帶來心靈的震撼,而唯有這種震撼,方能證明巨廈之偉大。帝國亦復如是。莫里斯描寫了在自詡昭昭天命的指引下不斷擴張的大英帝國,是如何將帝國的理念遍植於全球的每一個角落,這個不久前剛剛丟失了美洲殖民地的島國,已經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目睹了足夠多的世界變遷,革命的烈焰在家門口延燒,起義此起彼伏,殖民主義的名聲正隨著自由主義的興起而愈加敗壞,帝國意味著壓迫,如果壓迫的對象不是本國追求自由的人民,便是海外的外國人。奴隸制的瘡疤正在日益潰爛,經濟與道德上的雙重譴責正把它推向死亡的深淵——種種組成舊日帝國的零件都在分崩離析,而這個渺小的島國,已然因技術革新與商業貿易獲得了富足安樂,又為何要重蹈舊日帝國的覆轍?

儘管大英帝國一再表示自己的統治充滿了仁善和良願;儘管帝國派遣到殖民地的官員大多數甚至愛上了這片土地,與當地人舉行婚禮,誕育子女,甚至最終埋骨此地;儘管諸多殘酷的傳統習俗,諸如燒死寡婦、諸如殺害嬰孩、諸如凌遲酷刑,都在帝國主義者的干涉下被逐一消滅;儘管自由、民權、平等種種構建現代政治文明基石的觀念,都是帝國加以傳播,甚至殖民地的民族革命思潮,都來自於生長於大英帝國母國的思想家加以孕育和傳播。但帝國還是瓦解了,與之前那些曾經存在過的帝國一樣,成為了廢墟殘垣,這或許是歷史的輪迴,或許也能帶來諸多教益,但或許真的是帝國不可逃避的命數:只要踏上帝國之途,就必然會走向毀滅。

《胡同里的日常》

作者:尚君義

版本:後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3年5月

推薦理由:如今來北京的遊客經常會問到,北京的胡同在哪兒?穿過橫平豎直的街道拐進小巷,四方矮矮的門戶猶在,街坊鄰裡間蔓延的煙火氣卻在時光的甬道中逐漸稀釋。人們尋覓的從來不只是胡同的建築,更是百年歷史變遷背後胡同所承載的市井文化與氣質。這本《胡同里的日常》藏著老北京的獨特韻味。全書通過近300幅照片細緻展現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新世紀頭十年(1985-2010)的胡同歲月,彼時改革開放已經打響,新舊風俗一時間交匯衝撞,偶像T恤與大襟衣、緬襠褲同時出現在巷子口,走街串巷的磨刀叫賣聲混雜著公用電話亭的碎語,作為融合場域的胡同見證著大眾日常生活的變遷,一地雞毛的生活碎片拼湊出了大時代下普通人的生存狀態。

在每幅照片下,作者還根據拍攝時的記憶,用通俗的北京方言還原了鏡頭下的故事。「起了您哪?」「呦呵,王哥,今兒個開齋啦哈」……滿嘴的京腔調侃著日常生活里的種種歡娛與不如意,聲畫配合中勾連出讀者對往昔時光的追憶。難得的是,作者在書中只是記錄而不作評述,既不迴避生活的艱辛瑣碎,亦不對胡同進行烏托邦式的虛幻讚美,全然回歸了圖像語言本身的力量。

《理性的暗面:非理性九副面孔》

作者:[美]賈斯汀·史密斯

譯者:王昕

版本:後浪·九州出版社

2023年5月

推薦理由:「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葦草」,帕斯卡爾的這句經典名言常常被用於闡述人相對於其他物種的至高無上性。自啟蒙時代始,這種歌頌人類理性的傳統就是文明中的主旋律,而蒙昧和「非理性」,被視為需要被掃清的障礙。然而,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納粹的暴行,種種歷史一次次印證了理性的自負只可能帶來反噬,任何渴望根除非理性的想法只會催生最極端的非理性行動。因為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非理性永遠如月之暗面一般,是人性中固有的一部分。

哲學家賈斯汀·史密斯的這本書是對人類「非理性」傳統極為系統和具有當下性的梳理。他討論了歷史上在邏輯、自然、夢、藝術、科學等多個方面理性與非理性的交鋒,意在向我們表明任何理性的勝利都可能是暫時的和可逆的。在此基礎上,有別於一般的觀念史著作,史密斯還集中反思了當下盛行的許多非理性現象,比如推特暴民的興起、川普的當選、西方社會愈演愈烈的身份政治鬥爭等等。史密斯希望提醒讀者注意人類非理性思維的根深蒂固,但並不持一個虛無主義的立場,認為人類不應堅持追求理性。毋寧說,真實的理性是一種嚴肅的現實主義,恰恰是認識到非理性的難以根除,以及人性的複雜。

《陸征祥評傳》

作者:唐啟華

版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3年4月

推薦理由:在清末民國時期的外交史中,陸征祥是一位極其傳奇的人物。他21歲進入外交界,從學習生、翻譯官、參贊,到公使、外交總長、國務總理、國務卿,歷經了李鴻章訪俄、海牙保和會、日俄戰爭、洪憲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和會等多個關鍵性事件。1917年退出外交界後,歸隱天主教修道院。不過,受到歷史學界過往對北洋外交的某些成見的影響,加之相關檔案發掘的限制,陸征祥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和研究,他也因與北洋派關係密切,而常常以負面人物的形象被呈現。

2007年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外交檔案開放了「駐比使館保存檔」的後半部。這部檔案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著名歷史學者唐啟華利用這部檔案,寫成了《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這部至今享譽外交史研究領域的作品。巧合的是,這部檔案正是由陸征祥於1920年代帶到歐洲。長年研究的經歷,讓唐啟華逐漸意識到陸征祥外交思想的研究價值。2018年,陸征祥保存於比利時布魯日本篤會聖安德魯修道院的私人文書、文物完成掃描,並於2019年以「陸征祥文書」之名在台灣史研究所檔案館開放使用。唐啟華通過長時間的閱讀,結合大量史料,在這本《陸征祥評傳》中考察了從清末、北洋、到國民政府時期,陸征祥與中國外交、近代中國與世界的互動歷程。

《龍王之怒:1931年長江水災》

作者:[英]陳學仁

譯者:耿金

版本:光啟書局

2023年4月

推薦理由:人類從未遠離過災害。地震、洪水、颶風、海嘯、乾旱……一場災害及其次生災害發生後,總會湧現大量記錄、分析材料,來自不同學科的學者、不同派別的政客、不同立場的記者和慈善機構。他們各執一詞,激烈爭辯著這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災害成為各種意識形態的容器。

在歷史敘述中,「自然災害」一詞意味著沒有人為影響和責任。環境決定論者主要採用這一立場。但環境危害轉化為人道主義災難的情況屢見不鮮,其中必然有人為因素。而同樣需要的警惕的是,沿著這條思路走下去,重心會逐漸轉向社會決定論——即人類是所有災難的罪魁禍首,天氣、水文之類的自然因素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英國杜倫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陳學仁(Chris Courtney)跳出環境決定論與社會決定論的二元框架看待災害,他深入研究中國環境史,探索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長期和短期互動。在這本書中,他以1931年長江水災為例,提出「致災機制」(The Disaster Regime)概念,致災機制涵蓋所有有助於將自然風險轉化為災難的基本因素,本質是人類-環境的關係結構。他試圖釐清政治、經濟、文化、水文、地理、氣象、生態等多種因素如何交織、互動,影響災難發生。

本書首次呈現1931年長江洪水的全面歷史。這場洪水的規模在二十世紀世界範圍內都不可小覷。因為洪水淹沒的是當時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有歷史學家認為受影響人口可能高達5000多萬。以其直接和間接影響區域來看,這是一場全國性的災害。從當時的航拍畫面和目擊者敘述中可以看出,長江已經成了「汪洋大海」,昔日的城市、鄉村都成一片澤國。但在近代史的主流框架里,關於1931年,人們更關注「九一八」事變。陳學仁提醒我們,這場水災是近代中國故事的一部分,而不僅是一場自然災害。

《蚌殼與珍珠:上海武康大樓居民口述》

作者:陳保平 陳丹燕

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3年4月

推薦理由:提到上海的網紅打卡地,一定少不了武康大樓。1924年這棟建築剛建成的時候就是當時上海的地標之一。當時它還叫「諾曼第公寓」,全稱為「萬國儲蓄會諾曼第公寓」(I.S.S Nonmandie Apartments),是上海第一批最著名的現代化高層公寓。諾曼第公寓地處法租界,設計者是著名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1843年上海開埠,西方的建築風格與理念登陸,各種建築流派在此爭妍鬥奇,也改變了上海傳統的建築風貌。作家陳寶平寫道:「如果你站在西面看,整幢大樓很像一艘劈波斬浪的大輪船。」即便在一眾時髦的西方建築中,諾曼第公寓也是獨樹一幟的。也正是這種獨特的氣質,吸引了今人的目光。195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這棟建築時,將其更名為「武康大樓」。

對作家陳丹燕來說,現在大家熱衷的武康大樓外觀就像蚌殼,此前住在這裡的居民和他們見證的歷史才是珍珠。「近百年來,它經歷了民國、抗戰、解放、新民主主義改革、社會主義改造、改革開放等大時代的風風雨雨,裡面的住戶就像輪船上的乘客,上上下下,來去匆匆。」 宋慶齡、孔二小姐、趙丹、王人美、巴金、鄭君里、孫道臨、秦怡、謝晉等耳熟能詳的人物,都曾出入這座大樓。武康大樓不僅吸引了當時的文化演藝界名流,其中居民的身份也豐富多樣。

陳丹燕以上海為主題的系列創作,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已經持續20多年。復旦大學教授嚴鋒曾說:「相較於單寫上海歷史、報告文學或寫上海題材小說,陳丹燕的非虛構系列通過個人回憶、採訪、回憶錄、書信、照片等去拼貼重構出更合乎邏輯的想像,創造再現了一個上海的世界,將個體對上海的認識和記憶納入到超時空的關係當中。」

這次陳丹燕和陳保平走進武康大樓這處歷史空間,採訪其中居民,由居民們講述他們記憶中的生活和人生故事。在這部口述史中,武康大樓和中國、上海近現代百年的歷史在一個個普通人的記憶片段中浮出水面。

書評周刊•新書月榜,期待去往更多書店

讀者朋友們,未來,新書月榜將不僅在線上發布,還將來到線下。上個月的5月新書榜,就來到了北京•彼岸書店南昌•陸上書店,期待可以去往更多書店,歡迎有意合作的書店或空間加入我們!

我們渴望從線上走到線下,以更真實可觸的方式,讓更多好的書被看見,也與一直與我們同行的讀者朋友們以另一種方式遇見。

Station 01

彼岸書店:書店裡有無數平行時空

位於北京三環的彼岸書店,是鬧市區中清幽的所在。而彼岸,也完全地詮釋了「書店裡有平行時空」這件事,隨處可見的手寫的帶著「語氣」的薦書卡,像是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旋轉門;仿佛「插件」般存在的「小巷」或「角落」,從書到畫到詩茶到書展到曲徑通幽的小小讀書空間……讓一家書店擁有了無數種可能。

來到彼岸書店的5月新書榜「思考日常生活」,應該最恰當不過,因為書店裡從未停止發生的以各種方式開啟的「思考」,以及推開門即是的熱氣騰騰的「日常生活」。

Station 02

陸上書店:短暫懸浮

只是短短的幾個台階,拾級而上,沿著陸上書店如船舷一般的入口處,仿佛有一種躍入另一個空間的懸浮感。這是書評周刊新書月榜的第二站,在這裡,我們推薦最新出版的好書,和來陸上的讀者們一起——短暫懸浮。

有時候,一本好書的標準非常的直接,就是無論在私密的書房,還是書店這樣的公共空間,或是嘈雜的地鐵,或是途中不挑地點的小憩,當你拿出這本書,就讓全世界從身邊經過吧,而我們只要短暫地懸浮於一書之中。

書評周刊•新書月榜,期待遇見更多的書店!有意合作的書店或空間,歡迎發郵件至 zhangyao2023@bjnews.com.cn 。「閱讀需要主張」,我們相信——好的閱讀過後,會有新的世界出現。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新京報書評周刊編輯部;編輯:宮子,劉亞光;校對:張彥君。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