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藝評|【林距離】畢卡索能在AI時代活下來嗎?

新民晚報 發佈 2023-12-02T10:35:06.370509+00:00

昨天,朋友聊起上海尤倫斯藝術中心舉辦的德國柏林國立博古睿美術館館藏展。這個展只有6位畫家,不過這6位畫家每位都是現代藝術史上里程碑式的存在:巴勃羅·畢卡索、保羅·克利、亨利·馬蒂斯、阿爾伯托·賈科梅蒂、保羅·塞尚、喬治·布拉克。

昨天,朋友聊起上海尤倫斯藝術中心舉辦的德國柏林國立博古睿美術館館藏展。這個展只有6位畫家,不過這6位畫家每位都是現代藝術史上里程碑式的存在:巴勃羅·畢卡索、保羅·克利、亨利·馬蒂斯、阿爾伯托·賈科梅蒂、保羅·塞尚、喬治·布拉克。

聽著朋友的講述,我思路就開了小差:不是說AI將讓大多數畫家失去飯碗嗎?如果畢卡索生在AI時代,他會不會也丟飯碗呢?

如果AI能夠憑空創造出類似畢卡索、杜尚、康定斯基這樣顛覆性劃時代的藝術家,而且持續遞進性地推出更新的藝術理念和風格,那沒得說,我們人類可以放棄繪畫,去探索別的AI玩不了的東西。如果AI不能做到這一步,那畢卡索還有得活。或許也只有那樣具有創造性、顛覆性、開拓性的藝術家才具有在AI時代存在的意義。

人類藝術發展史雖然本質上就是思想開拓史和表達手段的創造史,但是有相當長歷史時期,創造性並不那麼得到普遍認知,實用性才被視為更具有現實價值的。在工業文明興起之前的西方,畫家的主要市場一是教廷,二是貴族。你要把人畫美了,把神畫神了,那就有飯吃了。美術教育也是把之前贏得金飯碗的名畫家的技法、樣式,傳授給那些試圖吃這碗飯的年輕人,跟工匠學徒沒有太大的差異。這也就是門手藝活兒。

但是,隨著義大利文藝復興給西方世界帶來的蝴蝶效應,人們對藝術在解放人性、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上的作用有了前所未有的認知。而隨著工業文明的繁榮發展,照相技術的發明和普及,那種作為手藝活兒的畫像營生,受到了類似當前AI技術的衝擊。沒有壓力不思變。在這個關鍵點,人類的創造力再一次在藝術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藝術家開始探索前所未有的藝術形式和理念,以挖掘和表達人類在新的文明時代空前發展的想像力和豐富多樣的內心世界。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更加劇了原創性、實驗性、探索性、顛覆性等特質在藝術領域的重要性,因為隨著人們獲取信息空前便捷,那種拾人牙慧、濫竽充數的畫家面臨著「見光死」的威脅。原創性在藝術領域的重視程度正逐步趨同於科學領域。

AI確實是人類藝術史迄今為止遇到的最嚴峻的考驗。它考驗的是人能不能進一步提升自己在藝術上的創造力。至今我們所見的AI繪畫,還只是把人類曾經創造出來的藝術風格、樣式、技法、理念吃到肚子裡,然後根據人的要求有選擇地挑選某些風格樣式「組裝」成新的畫。譬如你可以要求它用畢卡索風格畫你的女朋友。但是若世上無畢卡索,AI也畫不出畢卡索風格。

如果畢卡索是生在當下時代的年輕畫家,他應該不會害怕AI,因為他想畫的,本來就是歷史上沒有的,AI肚子裡也沒有的藝術樣式。甚至他大概率會去學習AI技術。如何輸入指令也能體現一個人的創造力、想像力和豐富的知識積澱。AI在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手裡,絕不會被用來畫出別人風格的作品,這是恥辱。

我不認為AI是藝術的「末法時代」。人類有了汽車,馬車夫沒有都餓死;人類有了起重機,扛大包的工人也沒有都餓死。為什麼?因為我們人會順應時代和環境去改變自己,創造新的生存方式。藝術同樣如此,只要藝術對人類還有意義。我想是有意義的。

探險家,是想去探索人類未曾抵達的外部世界;藝術家,則是想去探索未曾抵達的人類內心世界,並把它表達出來。只要這是有意義的,藝術不死,畢卡索們也不會死。(林明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