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蒲公英(1)

8流水無弦8 發佈 2023-12-02T14:50:52.036263+00:00

(作者:世浣)今天介紹專輯最後的一首歌——《蒲公英》。這首歌是本專輯存在感最低、非常冷門的一首歌。我一直在想,到底要從哪個角度來和大家分享呢?前面的九首歌首首精彩,隨便找一個切入點就可以囉嗦半天,大時代背景、音樂形式、情感內容、創作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哪個都值得大書特書。

(作者:世浣)

今天介紹專輯最後的一首歌——《蒲公英》。這首歌是本專輯存在感最低、非常冷門的一首歌。

我一直在想,到底要從哪個角度來和大家分享呢?前面的九首歌首首精彩,隨便找一個切入點就可以囉嗦半天,大時代背景、音樂形式、情感內容、創作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哪個都值得大書特書。而這首收官歌曲因為陌生,就很難引起大家的興趣,隨便評說特別容易給人虎頭蛇尾的感覺,一種智盡能索的挫敗感油然而生。


在空白的大腦里挖呀挖呀挖,忽然憶起陳丹青做過一個名為《局部》的電視片,共有三部,其中第一部叫「陌生的經驗」。

講述者以獨特的視角為大家介紹一些被正統美術史忽略的繪畫天才以及他們的作品,這些畫家和創作雖經歷史「隱沒」而顯得「次要」,但卻值得再度被認知、被觀看。

陳丹青做節目之初曾力排眾議,就是要略過那些藝術史上被參觀過度的主旋律作品,選取「次要畫家」的精妙作品或著名畫家的「次要作品」給大家做品評。

這個視界需要非常大的勇氣,陳丹青拒絕提供那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美普知識,他特別反感提文藝復興必只講「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和達.芬奇。他說,「藝術文學史往往是比較勢利眼的,我們言必稱莎士比亞,不一定會關心同時代的馬洛和福德,我們冊封達.芬奇,不一定在乎他的前輩師長是誰。」

他不希望每個時代的人們都只記得冠亞季軍般的翹楚,以為憑藉這幾個人便能概括那個時代。歌曲選秀節目的前三位,並不代表這一時代的青年男女如何唱歌,前一百名一千名選手,才能有一點代表性。

受此啟發,我茅塞頓開。《蒲公英》不就是羅大佑在聽眾心目中的次要作品嗎?如果從此冷門入手,倒會給人以新視角,進而從其它方面來解讀大師的創作,更利於大家對作者作品有整體的了解。冷門的東西,有時候更可能在給人們關上一道門的時候打開另一扇窗,為你的觀察提供嶄新的切入口。

於是,我重新調整了思路,決定堅持以個體體驗為準,從作品本身出發,想到哪裡寫到哪裡。發散思維,遵從內心,這樣可能會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而能更加充分客觀地分析表達羅大佑和歌曲的關係。


這裡想到偶然看過的一個短片,在2010年10月9日這一天,Google首次嘗試用視頻塗鴉來紀念誕辰70周年。視頻伴著《imagine》的鋼琴聲,一顆蒲公英放飛了幾顆飛翔的種子,幻化出蝴蝶、萬花筒等意象,後來它們落地生根結出滿地鮮花枝蔓,最後列儂的臉出現在Google字母構成的水墨線條中。

我不知道該視頻的創意是否來自羅大佑《蒲公英》的藍本,但兩者高度重合的意象,我私以為是借蒲公英的屍還了列儂的魂。直至今日,那個畫面還時不時在腦海閃現,印象非常深刻:蒲公英不時張開心中那對隱形翅膀,海闊天空地追逐,信馬由韁地放浪,只要有風,它就準備遠行。想像著所有的夢想所到之處繁花似錦,理想主義高於一切之後,那就是怒放的生命。


可現實中,實用主義壓倒了一切。

隨著音樂產業進入流媒體時代,原先卡帶、黑膠和CD傳播音樂的方式現在基本上都消失了。目前唱片大碟和音樂人往往只以單曲形式與樂迷保持著溝通,以往的專輯,特別是以概念大碟所特有的主題性、脈絡感和起承轉合則被犧牲掉後,再也找不這些寶貴的衍生物了。

整理《蒲公英》與《之乎者也》專輯的脈絡,羅大佑講起了他最初的音樂啟蒙與專輯之間的關聯。

最初,他聆聽父親收藏的黑膠唱片所錄的歐洲古典音樂和台灣民謠。讀書以後,他開始大量地聽音樂,受到西方搖滾樂和日本新音樂影響。「醫學院的七年裡,我大概五年的時間都在聽音樂,我聽過的專輯真的非常多,比一般人大概多蠻多的,即便逃課都會去做音樂上面的事」。

就這樣,他汲取著創作的營養。歌詞方面,「由於歌詞講話的方式與我們在詩歌、散文和生活中的溝通方式不一樣且必須要在三四分鐘裡面將一種情感表達得很清楚,這就要發展出自己的用歌詞講話的方式」;作曲方面,「各式各樣的民歌、搖滾樂、童謠、藍調音樂,以及古典音樂的詠嘆調,擔當了詞作的土壤」。

羅大佑的《之乎者也》裡也一直在對各種樂器各種曲風做各方面的嘗試探索,所以他堅持創作一直是曲先行,詞在後,中文詞曲嵌合務求清晰達意,這樣才能形成獨特美感。1980年代早期的編曲羅大佑就遠超同時代的華語作品,後來他又把西洋音樂的編曲當成主流。

他說,超前的音樂沒有「先進」和「落後」之分,所謂的「先進」不是指音色或類型,而是適宜合時和永恆的靈光。因此,羅大佑特別重視這個所謂的「先進」。後來以語言和文化背景為基礎來觸摸音律的美和驚心動魄更成為羅大佑音樂的最大特色。


很顯然,《蒲公英》這首歌羅大佑吸收了校園民謠的風格,詠嘆大自然,同時又向這種風格注入了更多的人文意義,格調略微輕鬆溫暖,曲調優美,韻律憂傷,為《之乎者也》專輯畫上了一個陽光的句號。

山崎稔的編曲加入了西洋樂器長笛,明亮的音色中多了一分迷人而感傷的懷舊氣息。歌曲中不斷地轉調顯得作曲的手法獨具匠心,一幕幕的呈現,是常情之中出現了意外,意外當中又是情感的歸屬和綻放。通過不經意之際便轉了調,又毫無突兀的感覺,仿佛理應如此,就像季節的轉換。

這一改變反映了羅大佑在音樂探索中的躑躅和當時配器資源所能挖掘的最大潛力。其實《蒲公英》這首歌從頭到尾充斥了印象派音樂的特點:非常夢幻又有隱隱的暗示。短小精緻的樂句和旋律,使你能聽到古代中國五聲調式的使用,這些小小的技巧使你能夠感覺到蒲公英的飄浮、輕盈,四海為家的灑脫。

通感中你仿佛可以聽見原野的風,飄蕩在晚風中的聲音、香味和色彩等等,這種浮光掠影、虛無飄渺的點綴,正是羅大佑從一個個飛逝的瞬間所捕捉到的印象。其朦朧的色彩、模糊的輪廓、難以分辨的色調變化,形成了《蒲公英》精緻、纖巧的風格,達到了「逸筆草草,盡其妙也」的效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