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張運城老照片,你見過幾張?

運城之窗網 發佈 2023-12-03T00:37:03.074966+00:00

每一張老照片,都是一份濃縮版的歷史記憶。每一張照片裡,都是值得回味和品味的日子。翻拍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上圖是九十年代初西花園(現運城人民公園)仿古大門的照片。對比現在,古建大門主體並無大的變化,只是兩個側門都已改造成營業門面,而那一對彩繪石獅子也基本仍在原地。

每一張老照片,都是一份濃縮版的歷史記憶。

每一張照片裡,都是值得回味和品味的日子。

上圖是九十年代初西花園(現運城人民公園)仿古大門的照片。

對比現在,古建大門主體並無大的變化,只是兩個側門都已改造成營業門面,而那一對彩繪石獅子也基本仍在原地。

仔細看,東面側門外側設有一道鐵管隔離護欄,內側有一人坐那把守,那會兒入內遊園還需購買門票。

重點介紹一下大門後面的那面九龍壁。其建造於1989年,壁長15米、高6米、厚0.65米,乃用七色琉璃磚瓦砌築鑲嵌精製而成。

既曰九龍壁,壁面當有九條龍是也,但見這九條神龍鱗光閃爍,形態逼真,各具神姿,互相對應烘托,構成格外靈動的畫面,寓意群賢共濟、蒸蒸日上的盛世景象。整座九龍壁風格古樸,厚重端莊,氣勢磅礴,彰顯河東大地的厚重歷史文化。

上圖則是八十年代末西花園的照片,拍攝地點在人工湖畔。

由圖可見,那時的西花園還很「原生態」,遠處的人工島上尚是一片綠植,而人工湖旁的地面也沒硬化,隨地而放的一些石塊便是遊人休憩之地。

畫面一角那粉艷艷的榆葉梅,昭示著運城園林建設的春天將越來越美。

比如現在,人工湖旁的棵棵怪柳已長大成蔭,地面部分區域闢為健身場地,在湖的四周還裝設了護欄,遊園環境更優美也更安全。

個人稍感遺憾的是,以前的公園好似一方淨土,然而隨著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人工湖景色周遭被一些林立高樓所遮蔽,令人有一些空間壓迫感。

九十年代初的藍燕大廈曾是運城北郊的商業地標。

該大廈於1993年11月1日開業,為商業局下屬單位,是一座綜合性的國營商業大廈,營業建築面積五千餘平方米,經營針織、紡織、百貨、文化、副食、家具、五交化等萬餘種商品,與一路之隔供銷系統開辦的供銷大樓,都曾興盛一時。

記得當年藍燕大廈開業之時,我們全家還專門從河東廣場騎著自行車趕過來,想不起買什麼了,印象中只是個人多人擠,那會兒,市區的大型商場屈指可數,所以,每新開一個商場,都會在城內引起轟動,人們也都會趨之若鶩前來熱捧消費。

那時的藍燕大廈不僅壯觀氣派,且熱鬧非凡,開業後,藍燕人發揚「團結拼搏、開拓進取、務實創新 」的藍燕精神,以「實實在在的商品,實實在在的服務」,在全區國營商業工作中綻放異彩,包括後來一段時間內改為「藍燕鞋城」,三十年來,「藍燕大廈」已成為運城人的記憶坐標。

由於其地理位置優越,具有明顯的標誌性,時至今日,「藍燕大廈」仍是多路公交車的公交站點名稱。

七零後的我,時常懷戀九十年代曾吃過的協豐牌中冰磚,尤其在這又一個炎炎夏季的到來之際。

看到上圖,老運城人一定知道我所說的協豐冰磚產自哪裡了,沒錯,它的生產廠家就是原位於雙橋路30號的運城地區糧油食品廠。

該廠前身是始建於1970年的運城地區糧油機械廠,後在1984年因轉產需要更名為運城地區糧油食品廠,也就是說,其是一個由機械加工行業轉產為糧油食品的國營企業。

轉產後的地糧油,在原先生產蒸饃、三角餅的基礎上,積極與有關科研單位共同研製開發新產品,主打營養保健食品,僅餅乾一類就有維生素AD強化餅乾、蔬菜汁餅乾、含鋅餅乾等不同口味,還引進上海的先進設備和技術,製作花生牛軋糖、酥糖、夾心糖、潤喉糖等,除此之外,生產的麵包、糕點、月餅,包括冷食中冰磚等等,由於很抓食品質量關,各種食品經常供不應求,並遠銷周邊省地市。

關於該廠,留給我的舌尖記憶永遠那麼美好,可惜的是,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變化,企業發展之路沒能延續到今天。

上圖是九十年代末原位於紅旗東街人行辦公樓前的銀鷹金店門市。

銀鷹金店,創建已有三十餘載,是老運城人心中的黃金名店,目前,其旗下門店多家,也是享譽河東的首飾業「龍頭」。

記得九十年代中期,我父親於結婚紀念日的當天,曾在此店內為母親以每克190元左右的價格購買過一枚足金戒指, 雖然戒指總克重並不大,但母親對這份情意倍為珍惜,這也是我家的首件黃金飾品。

那時,銀鷹金店的門面上就標識著「人民銀行定點專營金店」和「黃金首飾計量公正站」的字樣,所以說,在這裡買貴重金飾尤為放心。

而我1997年結婚時,也是在此為愛人選購的「三金」,可謂諸多溫情回憶均繫於「銀鷹」。

後 記

自2018年我在今日頭條推出「運城老照片」系列後,五年以來,已持續搜集併網絡首發了兩百餘張舊影舊照。

這些老照片記錄了城市的歷史風貌變遷,濃縮了城市的歷史人文特徵,是運城人最好的集體記憶,安放著幾代人的回憶和情懷。

而我們也知道,老照片本身有著一定的稀缺性,因此,從不同渠道或偶得或頗費周折而來的那份乍見查德之喜,對我來說,是難以言表的。

雖然一些老照片的原作者,我也不是特別清楚,但對於這些攝影前輩,翻拍引用之際,我始終充滿不盡的敬意和謝意。

也正因如此,也才有了每一期的「看圖講運城故事」。

(原創文章 盜用可恥)

作者:馬國青

責編:張國平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