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超日德,印度將成為第三大經濟體?莫迪沒有吹牛,最快不到4年

王五說說看 發佈 2023-12-03T06:45:32.630207+00:00

6月22日端午節當天,印度總理莫迪在美國國會演講時說出了一番令人震驚的話語,他表示在其第一次作為總理訪問美國時印度是當時的全球第十大經濟體,當下已經躍升至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用不了多久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6月22日端午節當天,印度總理莫迪在美國國會演講時說出了一番令人震驚的話語,他表示在其第一次作為總理訪問美國時印度是當時的全球第十大經濟體,當下已經躍升至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用不了多久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根據2022年全球各國GDP排名來看,排名第一至第五的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印度。莫迪的意思是印度的經濟總量很快會超過排在其前面的德國和日本這兩個最重要的發達國家成為第三大經濟體,莫迪老仙有沒有說大話呢?我們來分析一下日本、德國和印度的GDP數據。

印度2027年GDP超過日本和德國?

2022年日本的GDP折算成美元後為4.23萬億元,德國為4.07萬億元,印度為3.38萬億元,印度的GDP分別是日本的80%和德國的83%,雖然差距不算太大但不是沒有差距。

印度的優勢在於經濟增速,遠遠超過了西方發達國家。2022年印度GDP的實際增速為6.7%,德國為1.8%,日本只有1%,很明顯後兩者有些後繼無力,而印度則馳騁在經濟發展的高速公路上。

我們假設三個國家未來幾年均按照2022年的GDP增幅發展,4年半後的2027年年底日本和德國的GDP總量均為4.45萬億美元左右,印度為4.67萬億美元,超過了日本和德國。而排在印度身後的幾個國家的經濟增速低於印度,顯然不僅不可能超過差距反而會被拉大,這麼一來印度將在2027年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印度經濟能否保持高速增長?

當然,這種計算方法有兩個問題,一是三個國家的經濟增速是否一直能夠保持五年,二是各國貨幣的匯率和通脹因素,先說第一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又可以分成兩個小問題,即日本、德國今後的經濟增速能否上升以及印度是否可以始終維持高速增長。

2023年第一季度德國的GDP增幅為-0.2%。歐洲各國正在面臨高通脹,歐洲央行最近又加息了。緊縮的貨幣政策外加能源問題拖累了歐洲經濟,2023年和2024年德國的經濟增速可能還達不到2022年的水平,2025年之後才會慢慢恢復,所以德國近五年的經濟增速不太可能上升。

日本的情況好一些,今年一季度的GDP同比增加了1.9%,日本的股市最近還創下了歷史新高。但日本2022年一季度的GDP增速只有0.6%,今年一季度的高速增長是基於去年低基數效應的結果,綜合來看日本未來幾年每一年的平均經濟增長情況不會比2022年好多少。

另外,即使我們按照每年1.9%的實際增速計算(之前用的是1%)日本2027年的GDP為4.65萬億美元,依然比印度的4.67萬億美元低。

印度是否能保持6.7%甚至更高的經濟增速呢?我認為是可能的。

印度當下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2021年GDP同比增長8.7%、2022年增長6.7%、2023年一季度增長6.1%,均保持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印度的人均GDP不到2500美元,只有咱們的五分之一,相當於中國2006年的水平,我們那時每年的GDP實際增速經常是保持兩位數的,年年超過8%直到2012年增速才首次低於8%,而2012年中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6300美元,為現在的一半。

因此,哪怕印度無法像中國這樣連年實現GDP兩位增長的經濟奇蹟,保持6.5%以上的經濟增速問題不大。畢竟現在的印度還處於底子薄、潛力大的快速發展時期。

通脹「助力」,印度名義GDP成為全球第三高還會提前

分析完了第一個問題再來看看匯率和通脹因素。

前面提到的GDP增速都是實際增速,是去除了通貨膨脹因素的,與此同時,各個國家的貨幣不同,為了進行比較都要折算成美元,匯率在其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舉兩個例子。

日元2022年嚴重貶值,一度跌到150日元才能兌換1美元,導致其在與德國GDP的較量中吃了點小虧,兩國的GDP總量差距有所收窄。俄羅斯則是匯率與通脹的受益者,2022年俄羅斯GDP的實際增速為-2.1%,經濟萎縮了,但排名卻從2021年的全球第十一位上升至第八位,被其超過的三個國家的2022年GDP均實現了正增長。之所以會發生如此神奇的局面就是盧布匯率與俄羅斯國內嚴重通脹導致的。

通脹和貨幣升值能夠增加名義GDP的數值,這兩個因素會如何作用在日本、德國和印度身上呢?

匯率因素太過複雜,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且印度並非金融開放國家,所以很難預測。

通脹看起來更容易判斷,日本物價向來比較穩定,CPI一直很低,名義GDP無法從通脹中獲益;德國目前處於高通脹狀態,但歐盟各國正在全力壓制通脹,2024年開始大概率會奏效,德國的物價水平將恢復至發達國家物價上漲的正常情況,CPI年漲幅在3%以內。

印度今年4月的CPI同比漲幅為4.8%,介於印度央行定下的2%至6%的目標區間。作為經濟正在高速發展的國家印度的通脹處於較高的位置是正常的,發展中國家的CPI漲幅本就高於發達國家,所以印度未來今年的名義GDP還會因較高的通脹率而顯得更大。

綜上所述,考慮以上兩大問題後我們發現印度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速度不僅沒有減慢反而加快了。可能不需要等到2027年,2026年年底就能實現。

印度能否超越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2021年印度超過了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根據上文分析印度可能在2026年至2027年之間超過日本和德國排到世界第三,那麼印度是否可能再進一步超過中國呢?

在我看來這幾乎是無法辦到的事情。

前面計算過按照不變價格得出的印度2027年GDP總量為4.67萬億美元,中國2027年的GDP是多少呢?同樣用不變價格計算並按照每年4%的保守平均增速計算,2027年中國的GDP總量為21.89萬億美元,是印度的4.69倍。如此大的差距中短期內根本是無法逾越的。

10年、20年甚至30年後能超過嗎?同樣很難,因為印度無法始終保持6%-10%的高速增長。

隨著經濟體量的增加一國的經濟增速是逐漸下降的,尤其是達到一定規模後無法保持高速增長。未來的印度能長期保持5%的增速就非常不錯了,靠著這樣的增速想要超過中國無異於痴人說夢。

莫迪也知道這點,所以在演講時只說不久後會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超越中國是一個字也沒有提到,因為他知道有些不著邊際的大話說出來將變成全球的笑話。

當然,可以確定的是印度未來將坐穩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寶座,並逐步拉大與第四、第五位的差距,至於挑戰前兩位壓根不是莫迪應該考慮的事情。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讚@王五說說看,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