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興縣:新農機+新農技,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保定日報 發佈 2023-12-03T08:31:18.163990+00:00

三夏時節,定興縣投入近3000台農業機械和配套設備,機損率不到1%——新農機+新農技,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保定日報記者 孟趁景  「現在你想撿到麥穗可不容易,機械收割的機損率都不到1%,你看這地里,乾淨著呢!


三夏時節,定興縣投入近3000台農業機械和配套設備,機損率不到1%——

新農機+新農技,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保定日報記者 孟趁景

  「現在你想撿到麥穗可不容易,機械收割的機損率都不到1%,你看這地里,乾淨著呢!」6月16日,定興縣內章鎮東曉村,循著收割機划過的整齊麥茬,想在金色麥田裡體驗一把撿麥穗的樂趣,不想希望瞬間被定興縣農業農村局農機股股長陳垚的話打破了。

  隨之,沉甸甸的收穫感伴隨驕陽油然而生——1%,是個美麗的數字。對於農民來說,節糧減損即是增產增收,顆粒歸倉,意味著糧食安全更有保障。

  早七點多便下地忙活的張文華,駕駛中型收割機,不到中午已完成了70多畝小麥的收割,黝黑的臉龐上,靦腆燦爛的笑容傾訴著發自內心的喜悅:「現在的收割機開起來更快更順手,設備更新零件改進,老百姓的損失越來越少了。」農機手+農民的雙重身份,使60歲的他對收割設備疊代更新提高收割效率、降低機損率、增加農民收入的體會尤其深刻。

  據陳垚介紹,為高質量完成三夏收割任務,定興縣今年投入了近3000台農業機械和配套設備。

  15歲開始跟農用機械打交道的韓龍今年47歲,是定興縣農福農機農民合作社董事長,也是當地有名的新設備新技術的「弄潮兒」——但凡有需要,絕對投入大、動作快。他手下的收割隊伍,忙時達120多人,15台中型收割機和63台小型播種機,覆蓋了縣裡5個鄉鎮2萬餘畝土地。韓龍說:「這占全縣的不到十分之一吧!我們的收割機都是一年一換,新機子省油迅速快,損失率低,農機手也省心。」

  機械設備給力,農機手的技術因素也至關重要。

  每年,縣裡都有針對性培訓。三夏機收減損暨增量增收安全生產會議、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活動,以農技下鄉、維修指導、科技服務等給予著農機手豐厚的技術滋養。

  韓龍介紹,如今的農機手,既是駕駛員又是維修工。每天早晨5點多起床,先給設備進行基礎保養,收割過程中會邊開邊「聽」,遇到不上糧等小故障則馬上下車處理。個人無法解決的,一個電話,專業維修工就會帶上全套設備立刻趕到,保證不耽誤收割進程。

  「每天上車前都會先檢查機油、水,打黃油,然後檢查路況,上車進行機械試運轉。都檢查完畢後,會規劃收割路線,開始收割。」農機手韓志涵剛滿18歲,接過收割機的方向盤,給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年輕活力和新的希望。

  飛奔在鄉間的,不只收割機,保證顆粒歸倉,糧食運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地頭上,收割機打開放糧管道,對準運糧車,糧食傾瀉而出,盡數收入車內。或三輪車,或大貨車,或掛車,或多功能運糧車,川流不息,在田間、農戶、糧食收購點、糧食儲備庫等場所之間往來穿梭。

  「看農戶需求,需要運到家的就運到家,需要運到收購點就運到收購點,我們全程服務。」迅速、便捷,這是韓龍的服務理念,也是建立在新農機新農技不斷發展進步基礎上的自信。

  三畝地,10分鐘就能收完,在城裡上班的人,打個預約電話,抽個午休時間,就能讓自家田裡的小麥顆粒歸倉。機械化帶來了農業現代化,更帶給了新農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