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斯堪地那維亞戰場,史達林明知德國靠不住,為何還要籤條約?

阿文聊史 發佈 2023-12-03T09:48:03.722703+00:00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個「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創作的動力,謝謝您的關注!前言:希特勒計劃在將部隊調到蘇聯戰場之前征服英國,或者至少讓英國臣服。史達林則考慮儘可能長時間地保持蘇聯的中立地位。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個「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創作的動力,謝謝您的關注

前言:

希特勒計劃在將部隊調到蘇聯戰場之前征服英國,或者至少讓英國臣服。史達林則考慮儘可能長時間地保持蘇聯的中立地位。1939年8月,他與希特勒達成協議,這不僅增加了蘇聯對德波戰爭中波蘭防禦作戰的介入,並且藉機蠶食了波蘭的大片領土。

史達林如何反擊

在德國戰敗波蘭之後,史達林為了進一步防範德國可能發動的進攻,堅持對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支配權,並獲得了一些軍事基地,以確保波羅的海不被用於對蘇聯實施敵對行動,至少不像在波羅的海國家失控的情況下那麼容易被敵方利用。

11月底,史達林尋求在芬蘭建立共產主義政權,但最終失敗。現如今,他又力圖至少在芬蘭的領土上占領一片防禦地帶。史達林是否預見到德國將向蘇聯發動襲擊?

1939年11月15日,他批准蘇聯紅軍最高軍事委員會做出的削減三分之一以上永久邊界防禦區域的決定。6天後,他親自出席了該委員會的一次會議,會議採納了庫利克上將關於騎兵仍然在戰爭中發揮主要作用的觀點,決定儘快解散蘇軍所有的坦克集團軍。

毫無疑問,有些決定削弱了蘇聯的防禦力量。與此同時,史達林還盡最大努力與希特勒進行交易。2月11日,兩國簽署商貿協議,蘇聯用石油和農產品換取製成品、武器、海軍裝備的最新研發設計圖紙,以及最新型戰機、高射炮、炸彈和坦克的樣品。

希特勒接受了史達林的要求。他決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蘇聯在德國西線進攻期間保持中立。德國甚至交付了最新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設計圖紙。希特勒仍然相信,他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征服蘇聯;但他同樣確定,除非在確保實施單線作戰的情況下,德國不可能贏得西線戰爭的勝利。

有個危險他還一無所知,就是英國皇家海軍「格蘭勒」號掃雷艦在2月12日擊沉了德國「U-33」號潛艇。英國人在這艘沉入30英尋海底的潛艇上,發現了3條恩尼格碼密鑰。這標誌著盟國在逐漸破譯德國最機密戰時通信系統的工作方面又邁進了一步。可是這3個艦載恩尼格碼的密鑰還是無法破解。

不過,這還是為那些在倫敦西北部布萊切利莊園工作的英國密碼專家研究德國操作程序提供了重要的靈感。在潛艇上發現的這3條密鑰代號分別為「海豚」「梭子魚」和「牡蠣」,專家們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尋求破解。

德國所有水面艦艇使用的密鑰「海豚」被基本破解,從而使英國方面暫時掌握了優勢。史達林正在盤算著何時、以何種方式在西線採取行動。然而一旦付諸行動,就必須考慮到蘇聯與日本占領下的中國東北之間漫長的邊界線。日本的力量和意圖,是蘇聯保持政策平衡必須考慮的因素。

蘇聯情報機構

蘇聯的情報機構很幸運。蘇聯間諜、駐東京德國記者理察·佐爾格與德國大使館有著密切聯繫。事實上,使館工作人員甚至大使本人常常拜訪佐爾格,問詢他的觀點和看法。1939年9月,大使館委託佐爾格擔任《每日新聞公報》的編輯。

德國情報機構通過解讀英國的海軍通信信號,使希特勒得知威脅幾乎已經抵達德國本土。英法兩國於2月5日做出決定,計劃派遣一支部隊在挪威的斯塔萬格、卑爾根和特隆赫姆實施登陸。在位於柏林附近佐森的德國國防軍司令部,在希特勒的親自監督下,由海軍上校歐多爾·克朗克帶領的一支特別小組準備組織反擊。

該小組研究制訂的計劃是,組織德軍部隊在7個地點實施登陸:不僅包括斯塔萬格、卑爾根、特隆赫姆和納爾維克,還包括阿倫達爾、克里斯蒂安桑以及挪威首都奧斯陸。2月21日,希特勒任命尼古拉斯·馮·法爾肯霍斯特上將指揮此次入侵行動。馮·法爾肯霍斯特與克朗克上校的小組合作,對行動計劃進行了擴展,包括對丹麥實施入侵,以確保德國與挪威之間交通線路的安全。

新的戰爭已經箭在弦上。英國和德國的海軍、空軍和陸軍官兵正在進行訓練。準備進入法國的英軍部隊被告知,他們要去新的地點,將面臨新的環境,包括冰雪地形。他們將對訓練進行相應的調整。

2月25日,英國飛行員起飛升空,開始對柏林、不萊梅、基爾、呂貝克、科隆和漢堡實施密集的6日行動。這是戰爭中最大規模的投擲傳單行動。空軍部將傳單稱為「白色炸彈」,意在對納粹的罪惡行徑發出警告;在波蘭,此類警告根本沒有必要。2月27日,一位目擊者的報告從卡托維茲傳遞到西方,隨即被巴黎的波蘭流亡政府廣泛宣傳。

報告講述了發生在城市市政公園附近的「大規模處決波蘭人事件」:「遇難者中還有牧師。他們的眼睛被蒙上手帕。一排子彈齊射出去之後,這些沾滿血污的手帕又被用來蒙上其他死刑犯的眼睛。

其中一名牧師沒有被子彈打死,他開始起身站立起來,但隨即被槍托擊打身亡。」德國人實施此類處決行動並不是為了達到軍事目的。2月底,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人力資源,柏林方面決定在包括被征服的捷克人和波蘭人中間物色負責監督和集中管理德意志帝國所有彈藥工廠勞力的人選。

弗里茲·托特博士被相中,他即將建立的所謂的「托特組織」,很快就發展成為德國最大的勞動力僱傭機構,將男子和女子派送到帝國境內彈藥生產能力有限或存在缺口的工業區。與此同時,托特還確保供應短缺的原材料和金屬能夠在兵工廠得到最經濟的利用。

同盟國的組織機構效率低下。3月1日,芬蘭駐英國大使通告哈利法克斯勳爵,英國承諾的由「斯特拉特福德」部隊3月20日開始實施的遠征芬蘭行動,對芬蘭來說「來得太遲了」。就在當天,英軍參聯會發出警告稱,遠征部隊實施軍事行動恐怕不會奏效;即使瑞典「稍作反對」現在看來存在這種可能性,就會導致英法部隊無法按時抵達芬蘭提供援助,甚至無法「搶在德軍之前」抵達途中的耶利瓦勒鐵礦石產區。

「威瑟堡行動」計劃

3月4日,「斯特拉特福德」計劃被放棄。英國戰爭內閣中有一名成員對此大大地舒了口氣,邱吉爾確信,英國介入蘇芬戰爭「並不能有效地發揮牽製作用,因為德軍部隊並沒有參與」。他還警告戰爭內閣的同僚,即使是僅僅向芬蘭派遣飛機,「也會削弱我們抗擊德國的能力」。

3月1日,德國朝著占領挪威和丹麥的計劃又邁進了一步。希特勒下達了詳細的作戰指令「威瑟堡行動」計劃。他在指令的第一段指出:「應通過此舉,防止英國入侵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保護我們在瑞典的礦石基地,擴大海、空軍進攻英國的出發地區。

希特勒還補充道:「數量上的弱勢,應以果敢行動和出奇制勝來彌補。」戰役行動「具有和平占領的性質,旨在以武力保護北歐國家的中立性,但挪威和丹麥的任何抵抗行動將被「一切可能的手段予以粉碎」。希特勒總結道,挪威戰役將成為「戰爭史上最勇敢、最重要的任務」。

3月4日,蘇軍向芬蘭城市維伊普里發動大規模進攻。此前的進攻曾經由於冰層太薄被阻擋。現如今,冰層已經變厚變硬,蘇軍部隊可以從冰面上過河,經過曼納林防線發動進攻。一列蘇軍部隊穿過34英里的冰面,向位於城市守軍後方赫爾辛基與維伊普里之間的芬蘭海岸線實施攻擊。

蘇軍炮兵部隊在近岸建立陣地,從冰面上向維伊普里防線實施炮擊。這些重新實施的炮擊以及蘇軍轟炸機的空中轟炸行動持續了整個晚上。隨後,蘇聯政府於3月5日宣布「再次」準備與芬蘭議和。

芬蘭政府無法抵擋蘇聯重新發動的猛攻,只能選擇接受。就在3月7日午後,芬蘭總理里斯托·呂蒂乘飛機抵達莫斯科。他前去的目的是議和,但在維伊普里四周,戰鬥仍在持續。3月9日,里斯托·呂蒂還在莫斯科,而赫爾辛基發布了一則公告,承認芬蘭第二道防線已經易手。

傑弗里·考克斯回憶道:「在這場艱苦戰鬥最後的歲月里,戰事比整個戰爭中的其他任何時候都要激烈。」蘇芬雙方在莫斯科繼續進行和平談判,而德國也在繼續準備入侵挪威的行動。英法兩國已經放棄了支援芬蘭的計劃。

從3月4日起,英法已不再有實施戰爭行動的可能。3月7日,身在華沙的張伯倫在日記中寫道:「那些認清了政治軍事形勢的人們,就像哀悼者一樣四處走動。已經沒有任何理由對這個春季將會採取決定性行動抱有希望。沒有做出決定,就意味著這種糟糕的困境將會持續很久。」

3月8日,英軍參聯會在一份秘密報告中透露,準備為駐法英國遠征軍配備的352門高射炮,只有152門到位,從而凸顯了英國無力採取行動的狀況。駐法英軍前方空中突擊部隊需要48門輕型防空炮,用於防範德軍可能發動的反擊,但沒有1門防空炮到位。

計劃為保衛英國本土所需部署的裝備同樣沒有著落。英國空中防禦至少需要 1860門高射炮,但只有108門到位。這些高射炮只能集中部署在海軍基地和雷達站周圍,這使得其他重要目標在可能遭受的打擊面前處於不設防的狀態。

英國展開軍事行動

英國實施的空中行動僅限於投擲傳單。3月9日,傳單開始在布拉格上空投擲,位名叫哈伍德的英國人在給《順流逆流》雜誌的信中憤怒地寫道:「芬蘭正處於絕境之中,波蘭垂死前的喘息在整個歐洲迴蕩。在上述兩個事例中,空中力量不足以成為決定性因素。我們無疑有很多理由來解釋為何無力提供支援。不過,我們是否還有理由繼續為自己的衰弱增加笑料?即使是為了重要目標也不能輕易讓燃油和飛行員去冒險,那麼我們還有什麼藉口僅僅為了投擲傳單就要讓飛機穿越1400英里的敵國?

英國內閣即將做出決定,開始實施戰爭中的首次軍事行動。此時正逢羅斯福總統的副國務卿薩姆納·韋爾斯出訪羅馬、柏林、巴黎和倫敦,爭取在戰爭擴大之前「剎車」。韋爾斯在柏林與希特勒進行了會談;他於3月10日抵達倫敦。

但在韋爾斯向內維爾·張伯倫介紹他的和平提議之前,張伯倫主持的戰爭內閣已經決定派遣一支英軍部隊前往挪威港口納爾維克,奪取準備從那裡船運到德國的150萬噸鐵礦石,並準備越過瑞典邊境,占領耶利瓦勒鐵礦石產區。

當天晚些時候,薩姆納·韋爾斯向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解釋了他的和平計劃,並向他們強調稱,這需要交戰方逐步裁減軍事力量。張伯倫回答道:「我們不相信希特勒。即使進行相當幅度的裁軍,德國也很容易打垮羅馬尼亞之類的弱小國家。

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還表示:英國可能會同意「向美國做出不進攻德國的正式承諾」,但必須有權履行「向可能遭受德國侵略的第三國提供援助的義務」。就在宣布這項原則的當天,英國戰爭內閣正式授權實施納爾維克軍事登陸行動。

一旦得知登陸行動成功的消息,第二支部隊將隨即在特隆赫姆實施登陸,其他部隊也將準備在斯塔萬格和卑爾根實施登陸。3月12日的會議還決定,在英軍艦船抵達港口前,不得告知挪威政府「我們打算派部隊在納爾維克實施登陸」。

英國決定採取軍事主動,並希望能夠藉此切斷德國的鐵礦石供應。一天後,蘇芬兩國在莫斯科簽署協議。斯堪地那維亞結束了一場戰爭,而另一場戰爭似乎已是迫在眉睫。不過,當蘇芬兩國簽署協議的消息傳到倫敦時,英國戰爭內閣開始對此前做出的決定進行重新考慮,並於3月14日上午決定全部放棄納爾維克計劃。

結論

史達林率領蘇聯鐵血抗擊德國,他明知道德國不能信任,但他仍與他們簽署了這個條約。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爭取時間和避免東和西兩線上敵人同時出現,也就是為了保證自己在戰爭初期只會面對一個敵人。此外,他還想利用同盟中斷德國和英國之間的聯繫,並穩定蘇聯與日本之間的關係。最終,這個決策雖然被批評為過於天真和冒險,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緩兵之計。

參考文獻

Roberts, G. (2006). Stalin's wars: from World War to Cold War, 1939-1953. Yale University Press.

Overy, R. J. (1997). Russia's War: A History of the Soviet effort: 1941-1945. Penguin Books.

Glantz, D. M., & House, J. M. (1999). When Titans Clashed: How the Red Army Stopped Hitler.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Kotkin, S. (2014). Stalin: Volume I: Paradoxes of Power, 1878-1928. Penguin Books.

Byrnes, R. F. (1984). Scandinavian Resistance to British Joint Military Missions, 1940–42.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