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后跟義渠王生子嬴稷能容忍,為何趙姬與嫪毐生子嬴政無法忍耐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發佈 2023-12-03T17:33:05.529029+00:00

宣太后是秦昭襄王嬴稷的生母,趙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兩人都是秦王的生母,是秦國的太后,兩人有相同的身份,也有類似的遭遇,但她們的本質是不同的。

宣太后是秦昭襄王嬴稷的生母,趙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兩人都是秦王的生母,是秦國的太后,兩人有相同的身份,也有類似的遭遇,但她們的本質是不同的。

宣太后作為寡居的太后,與義渠王生了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的結局史書沒有記載,有可能被殺,也有可能活下去了,被殺的可能性較大,因為義渠王本人也被殺,宣太后還有個情夫叫魏丑夫,宣太后臨終前還想讓魏丑夫給自己殉葬,後經人勸說放棄了,宣太后終老一生。

趙姬作為寡居的太后,不僅與呂不韋私通,還跟嫪毐生了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後來被秦始皇處死了,與趙姬私通的嫪毐被秦始皇處於極刑,就連趙姬本人也一度被秦始皇軟禁到雍地的萯陽宮,秦國朝臣先後有27人因為為趙姬求情而被秦始皇殺害,直到一個叫茅焦的大臣才成功勸說秦始皇把母親趙姬接回咸陽的甘泉宮居住,趙姬終老一生。

從兒子的角度來看,秦昭襄王並沒有因為母親的出軌而責備她,也沒有因為宣太后與他人生子而不能容忍,而秦始皇對於母親的出軌卻完全不能接受,不僅殺死同母異父的弟弟和嫪毐,更是連自己的母親都要軟禁,還不讓人求情,這是為什麼?

並非秦始皇的心胸不夠寬廣,而是趙姬與宣太后有著本質的區別。區別就是:宣太后識大體,懂得為秦國利益服務,她在大事是為了秦國,在小事沒有犯錯誤,而趙姬只知道自己享樂,並且破壞了秦國利益,引發了秦國的政治動盪。

作為秦國的太后,從道義上講,是不被允許與人私通的,但當時並沒有法令及道德約束,民風也比較開放,並沒有後世所謂的三綱五常和貞節牌坊,寡婦哪怕有點出格行為,只要不傷大雅,並不會被人責備,哪怕是太后。

宣太后與義渠王生下二個兒子完全是有政治目的,從史書的記載就能看出來:

《後漢書 西羌傳》:及昭王立,義渠王朝秦,遂與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因起兵滅之,始置隴西、北地、上郡焉。

義渠一直是秦國在西邊的心腹大患,秦國與義渠國的戰爭先後持續了數百年,自商鞅變法秦國強大之後,就開始了擴張,雖然秦國與義渠的戰爭勝多敗少,但秦國一直不能消滅義渠,反而是義渠不斷在秦國西邊作亂,最嚴重的一次是五國伐秦之時,義渠也趁機攻打秦國,差一點滅亡了秦國。

秦國的最高戰略顯然是向東發展,但是在此之前必須要解決西邊的義渠,如果光靠打仗,一時半會無法消滅義渠,於是秦國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讓宣太后色誘義渠王,然後再尋找機會滅亡義渠國。

這個謀略如此重大,宣太后顯然是同意的,她趁義渠王到秦國來朝見的時候與其私通,為了麻痹義渠王,宣太后還與義渠王生了兩個兒子,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少說也有兩年,過了幾年之後,宣太后在甘泉宮誘殺了義渠王,然後突然出兵攻打群龍無首的義渠國,徹底滅亡了義渠,這一謀略前後持續了數年時間,最終秦國徹底解決了西邊的大患。

宣太后寧願犧牲自己,也要為秦國解決大患,這是何等的大義,至於與人私通這種小事,在國家大義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比,就算宣太后還有魏丑夫這樣的情人,也無傷大雅,沒有損害秦國的利益,所以當兒子的秦昭襄王對於自己母親的行為並沒有干涉。

反觀趙姬就完全不同了,趙姬在丈夫秦莊襄王去世之後,與呂不韋私通,呂不韋當時是秦國相國,太后與相國私通雖然是私事,但這涉及到國家利益,雖然呂不韋沒有謀反之意,但這種事在秦國朝堂之上很容易就變成政治事件而受到攻擊。

趙姬與宣太后有一點不同,就是趙姬不關心政治,沒有權力欲望,只有生理欲望,她三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守寡,她對秦國沒有過多要求,只想自己享樂,當呂不韋把嫪毐獻給趙姬時,趙姬立即就笑納了,而且還違背法令免除嫪毐的宮刑讓其進宮服侍,這違反法律。

當趙姬與嫪毐私通後,同樣生下了兩個兒子,與宣太后不同的是,趙姬生子完全就是生理反應,沒有政治目的,在秦始皇還沒有正式親政前,趙姬作為太后,在政治上是有決策權的,秦國的政治無論大事小事都得要趙姬同意。

但趙姬本人沒有權力欲望,對於權力的事她只能委託於他人來處理,一個是呂不韋,另一個就是嫪毐,而嫪毐的權重越來越重,如果嫪毐跟魏丑夫一樣,老老實實做太后的情人,沒有非份之想,也不至於身死族滅,至少有魏丑夫這個例子擺在前面。

但嫪毐顯然是個權力欲望極重的人,在得到趙姬的寵愛之後,嫪毐的野心越來越大,居然夢想讓自己的兒子做秦王,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嫪毐與趙姬的兒子跟秦王室沒有一點血緣關係,別說秦國宗室不會答應,就算是秦國大臣絕大多數也不會同意,這完全就是非分之想,而且不太可能實現。

而趙姬反而對嫪毐言聽計從,這無疑助長了嫪毐的野心,趙姬不懂政治,也沒有權力欲望,她只是對於嫪毐的寵愛而幫助他,趙姬幫助嫪毐無疑就是反對自己的兒子,這等於是在秦國搞分裂,搞政治鬥爭,這是趙姬沒有想到的,或者完全沒有意識到。

趙姬的愚蠢就在於此,宣太后是犧牲自己為秦國利益服務,趙姬完全是反的,是犧牲秦國利益為自己的享樂而服務

嫪毐的叛亂是秦始皇親政之前的一次大動亂,嫪毐要是成功了,秦國能不能統一六國都是個問題,有可能歷史還會倒退,嫪毐的叛亂給秦始皇帶來了很大的問題,稍有不慎可能導致秦國傾覆,而這種危機就是趙姬帶來的,秦始皇怎麼能不生氣呢?

但凡趙姬有宣太后一半的聰明,秦始皇也不會對趙姬如此生氣,畢竟囚禁自己生母的君王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寥寥無幾,也不利華夏傳統的倫理道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