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戰:用十萬人的玉石俱焚,來祭奠漢民族最後的尊嚴驕傲

閣語花舍 發佈 2023-12-03T20:48:58.842247+00:00

公元1279年,南宋王朝危如累卵,宋軍面臨蒙古軍隊的來勢洶洶,因張世傑的判斷失誤,錯失了占據地形反擊的機會,雙方於崖山展開激戰,史稱「崖山海戰」。

公元1279年,南宋王朝危如累卵,宋軍面臨蒙古軍隊的來勢洶洶,因張世傑的判斷失誤,錯失了占據地形反擊的機會,雙方於崖山展開激戰,史稱「崖山海戰」

這一戰最終以宋軍慘敗告終,兵敗之際,陸秀夫身負年僅八歲的宋少帝趙昺投海殉國,皇帝和丞相共同殉國之後,十萬軍民相繼以同樣的方式,用自己的生命送大宋王朝最後一程。

崖山海戰不僅使得宋朝滅亡,也使得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被外族所統治,此前雖然也有外族建立政權,但終究並未統一天下,只是屬於地方割據,然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卻是完全統一了天下。

驚天地泣鬼神的崖山海戰

崖山海戰是蒙宋戰爭的收官戰,在此前雙方的多次戰事中,宋朝敗多勝少,元軍兵臨臨安城下,五歲的宋恭帝被嚇得哭泣不安,滿朝文武也皆數面如死灰。

為了保護城內百姓不受屠戮,宋恭帝在群臣的帶領下出城投降,從此刻開始,南宋朝廷就已經名存實亡。

另一邊,抗元名將張世傑與陸秀夫等人為了延續趙宋國祚,擁立宋恭宗庶子趙罡為帝,這便是宋端宗,張世傑被委任為宋軍大將,帶領殘餘的宋軍勢力繼續和元軍對抗。

話雖如此,但此時的大宋王朝在不斷的失利中,已經全然沒有了心性,再加之國都淪陷,使得宋朝幾乎喪失了所有主動權,這種大勢已去的局面,別說張世傑一人,就算是岳飛再世,恐怕也只是回天乏術。

而且元軍在聽聞張世傑等人擁立新帝後,便發動大軍追擊,在元軍的不斷追擊下,張世傑等人帶著小皇帝一路南逃,期間遭遇風暴導致宋端宗落水患病,不久後便去世,張世傑等人又擁立趙昺為帝,是為宋少帝。

宋軍一路南下,直到南陲的崖山方才停下,原本張世傑計劃在此處建立營地,以此為根據地和遠在江西一帶的文天祥合力抗元,但不久後文天祥因孤立無援被元軍俘獲,宋軍只有張世傑所帶領的這一支繼續抗起抗元的大旗。

文天祥被俘後,面對元軍酷刑加身,毫無任何懼色,他以一腔報國熱血,在汗青之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片丹心,最後以頂天立地的漢人英雄姿態英勇就義。

另一邊,張世傑的處境同樣驚險萬分,元軍已經將崖山重重包圍,企圖將殘餘的宋軍一網打盡。

該如何破局?有將領提出建議,認為應該占據海口的地形,確保西面不被元軍掌控,就算不能取勝也可以保留生存的希望。

然而張世傑並未採納這個建議,相反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唯有背水一戰,輸則身死國破,贏則希望留存。

故此,張世傑下令將士燒毀岸上的營地和建築,將全部軍民和宋少帝轉移到船上,讓宋少帝所在的「龍船」位居中央,隨後將所有的船隻連接在一起,組成了一座水上城寨。

張世傑此舉是破釜沉舟,親手斷掉了十萬軍民的後路,如此一來,宋軍要麼殺出一條血路,要麼盡數以身殉國,無論如何,十萬軍民的壯舉都將鐫刻於史冊之上。

蒙古人的大軍開到後,占據了所有的海口,宋軍徹底孤立無援,被圍困於海上,進退維谷。

因宋軍戰船連在一起,故此元軍效仿赤壁之戰使用火攻,眼看火勢即將蔓延到所有船隻,張世傑下令讓將士把所有船隻全部塗上淤泥,而後高立「龍船」之上,手揮大旗,用盡所有的力氣高呼:殺敵寇,斬敵首,眾將豈忘岳武穆之言乎?!

火勢的蔓延被淤泥所擋,方才使得軍民免遭葬身火海,但不少士兵在給船隻塗上淤泥時,不幸被燒傷,即便全身衣物盡數被燒毀,他們也從未退縮。這一刻,他們早已將自身的生死置之度外,在他們的背後,不僅僅是十萬軍民,更有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

雖然堪堪抵禦住了火攻,但因補給被切斷,士兵們體能嚴重不足,紛紛患病倒下,再加上長久的圍困,已經讓部分將士出現了心理障礙,如此下去,宋軍註定會不攻自潰。

所以對於此時的宋軍來說,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與元軍決一死戰的機會,無論生死,總歸是對當下局面的一個破局。

他們沒有等待多久,十餘日後,元軍見宋軍將士已經身心俱疲,趁機發動了最後的總攻。

伴隨著號角和戰鼓的雷響,數百艘戰船疾馳而出,朝著宋軍開去,張世傑站在船舷之上,望著敵寇戰船,布滿血絲的眼中儘是悲傷之色,他已經知道此戰的結果,卻依舊高聲大喊:眾將士!今日就算是死,也要死的有尊嚴!

或許是受到鼓舞,宋軍戰船高歌猛進,竟接連攻破數艘戰船,然終究因力竭和疲憊而敗退,元軍藉機一連攻破十餘艘宋軍戰船,本就身心俱疲的宋軍頓時潰不成軍,眼看元軍就要朝著宋少帝所在的艦船進攻,張世傑決定帶著宋少帝突圍。

在幾艘精兵船隻的掩護下,張世傑帶著幼帝試圖突圍,但是面對元軍的重重包圍圈,張世傑的突圍註定無果。

這艘龍船之上,除了張世傑和宋少帝外,還有丞相陸秀夫和其他大臣,回想起當年金人南下,擄走徽欽二帝的屈辱,以及不久前宋恭帝恥辱出降的畫面,為了不受元軍侮辱,陸秀夫毅然決定,帶著幼帝以身殉國。

想到這裡,陸秀夫恭恭敬敬地向宋少帝行了大禮,隨後聲淚俱下而又堅定的說:臣不忍陛下被敵寇所辱,今唯有一死!

言畢不等宋少帝答覆,便背起幼帝高呼:今日吾與帝雖死,但漢人之魂不滅!在朝著都城的方向看了最後一眼後,陸秀夫身負幼帝決然一躍而下,不多時便消失於看不到邊際的深海中。

君王殉國,十餘萬宋軍將士壯懷激烈,抱著以身殉國的決心,紛紛跳入海中,用萬千性命相送趙氏王朝最後一程。

翌日,海面浮屍十萬,密密麻麻的屍體將海面完全封堵,連陽光都無法透過,陸秀夫的屍體被一些當地百姓找到,予以厚葬,而宋少帝趙昺的屍體初被元軍尋得,後不知所蹤,相傳是被當地百姓埋葬,然事實究竟如何無人知曉。

崖山一戰,宋軍覆滅,趙氏王朝就此宣告滅亡,此後天下盡數被蒙人所占,然十萬漢軍將士壯烈殉國的玉石俱焚,是南宋漢人王朝最後的尊嚴,也是一個民族抵禦外族侵略的悲歌絕唱。

崖山海戰產生的影響

崖山海戰中宋軍的落敗,使得中國數千年的漢人統治中斷,此戰帶來的影響太過深遠,首先在軍事上,使得好不容易發展成熟的水軍體系,一朝被打回起點。

其次在經濟上,因為蒙古人當朝統治,漢人失去了大部分的土地,被蒙古人用來放牧,使得農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而文化上的損失則更為慘重。

蒙古人從攻宋開始,就不斷屠殺和搶掠,眾多的文化經典和藝術品也被盡數破壞,例如蒙古人在攻占長沙後,嶽麓書院的數百名書生全部戰死,書院中的文化經典皆被毀壞,對漢人文明造成了重創。

總體來說,崖山海戰是一場關乎漢人文明延續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重要戰役,它所帶來的影響,即使是時隔百年也無法消除,最重要的是,這對漢人的文明以及傳承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創,甚至幾百年都未能重新振作。

結語

崖山海戰距今已有七百餘年,雖然漢軍將士在戰中落敗,但是他們在絕境中壯烈殉國,展現出的民族氣節卻從未消散,華夏數千年的文明,正是因為有這些忠貞志士的一代代傳承,方才綿延至今,源遠流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