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釣魚島、低空掠過美軍航母?有關轟-6的傳言是真的?

壽光日報 發佈 2023-12-04T12:15:38.307260+00:00

昨天,我們在文章《網上說的都是真的?央視高調報導轟-6K部隊,發射YJ-12飛彈執行什麼類型任務?根據央視報導,該團飛行二大隊曾先後執行過前出遠海演訓、夜間繞島戰略巡航、南海巡航等多項重大任務,被譽為「奮飛新時代的空中鐵拳」,是為中國空軍轟炸航空兵部隊在裝備整體換裝的情況下,實施戰略轉型,從舊有的凌空轟炸到遠程、戰役乃至戰略縱深精確打擊的代表。

昨天,我們在文章《網上說的都是真的?央視高調報導轟-6K部隊,發射YJ-12飛彈執行什麼類型任務?》中向大家簡單介紹了空軍轟炸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被命名為「時代楷模」的相關情況。

根據央視報導,該團飛行二大隊曾先後執行過前出遠海演訓、夜間繞島戰略巡航、南海巡航等多項重大任務,被譽為「奮飛新時代的空中鐵拳」,是為中國空軍轟炸航空兵部隊在裝備整體換裝的情況下,實施戰略轉型,從舊有的凌空轟炸到遠程、戰役乃至戰略縱深精確打擊的代表。

關於轟-6的各種傳言

也就在央視集中報導這支「時代楷模」的同時,各種各樣的傳言又開始在網上沸沸揚揚地傳開啦。

其實一開始的傳言還不算太離譜,有人截取了央視視頻報導中、該團裝備的轟-6K型轟炸機飛越某個島嶼的視頻截圖,認為這就是位於東海的釣魚島。於是乎,很快「中國空軍轟-6K型轟炸機飛越釣魚島上空,照片首曝」之類的標題和文章就出爐了。

其實當時,已經有大佬根據這座島嶼的特徵找到了正主,是海南島附近的一座小島。這段視頻反映的,其實是該團轟-6K轟炸機南海戰備巡航的細節,跟東海之濱的釣魚島沒有一毛錢關係。當然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你叫它分清釣魚島和別的什麼島的區別,本來也就不太現實……所謂「轟-6K轟炸機首次飛越釣魚島」的烏龍,倒也可以用一些軍迷看走眼了來解釋一下。

但是,接下來傳言開始逐漸離譜起來了,有人很快就聯想到了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海軍在中國南海的活動。畢竟根據USNI的消息,6月14日,美國海軍「里根」號航母打擊群(CSG)通過巴士海峽,進入中國南海活動。同時在央視的報導里,明確提到了該團的轟-6K曾在外海演訓中,臨時接到指令,對進入我近海海域的某外軍戰艦進行跟蹤監視和驅離任務,隨後該大隊飛行員駕駛轟-6K從低空進入,以掠海飛行的方式成功逼近到該外艦近距離,成功完成了上級賦予的任務。

里根號航母近期航跡圖(圖源:牧星觀海天)

一些軍迷就把這兩件事兒給扯到了一起,說在前幾天「里根」號闖入南海之際,就是這個二大隊的轟-6K型轟炸機成功低空突防到了「里根」號上空,把「里根」號嚇了一跳。畢竟如果這是在戰時,咱們的飛彈甩一波過去,那「里根」號這個時候已經在海底餵魚了。因此,轟-6K飛掠「里根」號之後,美軍航空母艦不得不急匆匆調頭離開了南海。

後來這事情居然還在繼續發酵……又有人在網上「爆料」,說咱們當時不僅實際「飛越」了「里根」號航母,還實施了反艦飛彈的實彈發射任務,反艦飛彈成功命中了「里根」號附近的目標。毫無疑問,這一點小小的「戰神震撼」,比單純的「飛越『里根』號上空」要來的更刺激。於是乎,一個相同的事情,在網上迅速疊代出兩個版本,詭異的是這兩個大相逕庭的版本居然還都傳得沸沸揚揚的。

而目前的最新情況,是還不到一天時間,關於這個飛行二大隊的事跡,又出現了第三個版本——說事情不是發生在6月中旬,而是發生在今年4月!今年4月16日,美國海軍的「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進入南海海域,活動了幾天之後從南海離開。之所以美國航母這麼快進快出,急匆匆地就從南海離去,主要是因為該團飛行二大隊實施了成功的突防行動,抓住了反艦飛彈的「不可逃逸區」。在千鈞一髮之際啟動火控雷達鎖定了美軍航母,甚至對美軍航母實施了「反艦飛彈模擬攻擊」,嚇得「尼米茲」號航母忙不迭地從南海跑路……

總之,在這些版本中,該團飛行二大隊堪稱上天下海無所不能,美軍逼近到我國周邊的航母可謂是屢次被害。

傳言是真是假?

如何評價目前網上的這三個版本的傳言呢?大伊萬的觀點,全是謠言!而且是傳的十分離譜的謠言:

轟-6掛載4枚鷹擊-12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就比如說6月14日「里根」號航空母艦進南海,結果被咱們的轟-6K臨空飛越甚至「發射反艦飛彈實彈攻擊」、「攻擊故意打歪了」,這些人怕是不知道戰役轟炸機要打YJ-12型反艦飛彈的程序有多麻煩。

這可是大射程、大速度的重型反艦飛彈,你打這玩意你不劃設禁航區,甚至不提前知會周邊國家,使用公用頻道反覆播髮禁航指令就敢打啊?萬一有漁船誤入你的靶試海區被你命中,那你肯定是吃不了兜著走了。更何況這些傳言裡,轟-6K打YJ-12根本就是無預案、無計劃,甚至是直接對著美軍航母旁邊打的……

可能編造這些謠言的人是想夸一下咱們的航空兵的臨戰能力極強,順帶彩虹屁一下我們的反艦飛彈打美軍航母旁邊那個靶船就不會打到航母。但是實際上,在日常軍事訓練中,最該反對的就是這種盲目蠻幹,更不可能以演習為名、對著假想敵的軍艦發射實彈——你說你是演習,但是,在人家看來,反艦飛彈就是奔著我這邊過來的,那你這就是主動進攻的行為!

同時,美軍航母6月14日進南海,6月20日央視就在集中宣傳飛行二大隊的事跡了,相關的視頻物料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如果飛行二大隊真的是因為對付「里根」號航母拿到了這個榮譽稱號,那基本上連頭帶尾,走行政程序沒超過四天。同時,在這三四天時間裡所有宣傳物料包括宣傳片,頒獎活動等都已準備就緒……

有點兒在行政機關或者大型企業工作的讀者老爺們想想,你們單位要表彰個啥人,從開始走程序到一套程序走完獎狀發下去,三天時間能走完?所以說,飛行二大隊在前幾天「驅離『里根』號」,甚至直接對「里根」號發射YJ-12反艦飛彈實彈,後來又「故意打歪」,謠言編造的十分離譜,一看就沒什麼工作經驗的那種。

那麼如果是兩個月前,驅離「尼米茲」號的行動呢?大伊萬認為編造這一謠言的人起碼有了些常識,知道反艦飛彈不能亂打、知道要進行表彰的話,走程序要走比較長的時間,但是在一些軍事常識上還是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比如在航空制海類的技術問題上,所謂的「不可逃逸區」是空對空飛彈的一個技戰術概念,跟反艦飛彈是沒有一毛錢關係。

空對空飛彈發射時機與不可逃逸區示意圖

畢竟以反艦飛彈、尤其是以YJ-12型這種超音速反艦飛彈的飛行速度,考慮艦船在飛彈飛行全程內的運動要素,只要進入反艦飛彈的射程那基本就是不可逃逸區。空對空飛彈之所以存在不可逃逸區,主要是因為戰機機動速度快,不同相對運動要素條件下對空對空飛彈的發射包線影響極大,所以才會出現一個動態的不可逃逸區概念,這一概念明顯不適用於超音速反艦飛彈。

圖-95RTS飛過美軍航母

同時,所謂的「戰機開啟主動火控雷達進行照射」,這個戰術倒是沒錯,只不過是幾十年前的標準航空制海戰術了。比如蘇聯紅海軍當年搞「成功-1」(МРСЦ-1)型反艦飛彈射控系統的時候,需要本機火控雷達實施照射,指揮機進行機電式的火力分配等,本機火控雷達的連續波需要一直照射到反艦飛彈進入末段主動雷達制導範圍,類似於戰機使用半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的射控技術。

但是,伴隨著現代反艦飛彈的射程越來越遠,使用本機火控雷達搜索並形成射擊諸元,只適用於一些低烈度的對抗場景下。真要是對抗美國海軍的航母打擊群,不可能使用本機火控雷達搜索,必然是使用海洋監視飛機作為搜索主力,必要時還會使用無人機,甚至偵察衛星實施搜索。標定目標之後直接通過數據鏈傳遞給轟炸機,轟炸機根據數據鏈信息判斷能不能打,怎麼打,隨後形成射控諸元,判斷形成發射條件後直接發射即可。

蘇聯空軍圖-16轟炸機曾超低空掠過美軍「埃塞克斯」號航空母艦,卻因飛行員過度自信造成轟炸機墜海,機上6名機組成員無一生還……

飛彈發射之後也不需要本機火控雷達實施照射,而是按照預先規定的航路點使用慣性導航系統(INS)自導飛行,或者實施自適應突防,進入末段攻擊航路後自動爬升並啟動火控雷達搜索、發現和攻擊目標。當然,如果需要中段調整攻擊路線,也不是使用火控雷達發射連續波或者脈衝波調整,而往往使用彈上數據鏈對飛彈的攻擊航路等進行中段修正,這才是現代航空制海、反艦飛彈攻擊的一個標準攻擊模式。所謂的「轟-6K開啟火控雷達照射、美軍航母進入不可逃逸區」,咱只能說咱們軍迷不認這種言論是軍迷言論。

其實,大伊萬的個人觀點,這種「時代楷模」一類的稱號,用軍事上的術語來說,應該屬於戰略性質的榮譽稱號,也就是獲得這一稱號的團隊。其並不是單純因為轟炸炸得有多准、飛彈打的有多遠、飛行技術比人家高多少,而是因為他們在戰略高度,開創了中國空軍轟炸航空兵的一個新的戰略時代。

也就是我們一再提的,讓中國空軍轟炸航空兵從以往的凌空轟炸,或者戰術/戰役縱深遮斷,向戰略縱深打擊和戰役級航空制海轉變。讓中國空軍的轟炸航空兵,從以往的戰役級單位轉型成為戰略單位、讓中國空軍轉型為戰略空軍的一塊堅強基石。

這才是這個空軍航空兵某團贏得「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的真正含義,各種奇奇怪怪的解讀,大伊萬認為都是看低了這個稱號在戰略高度的意義,都可以休矣了。

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中隊長穆特發·艾利,在被問到「

現在你的夢想是什麼?什麼時候能實現?」時,他的回答是:我的夢想你肯定知道,什麼時候能實現,這個不能說。但是請放心,一定會實現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