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我讀量子力學

紅雨吾心 發佈 2023-12-04T19:17:04.904295+00:00

色即是空,不只是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色即是空,也許是現代科學得出一個必然結論。尤其人類對微觀世界進行不懈地探索之後,很多科學家都得出這一結論。


色即是空,不只是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色即是空,也許是現代科學得出一個必然結論。

尤其人類對微觀世界進行不懈地探索之後,很多科學家都得出這一結論。

現代物理基礎理論已經百年沒有進步了,其止步於量子理論。

早在1908-1913年,盧瑟福就做一個用a射線轟擊金箔的實驗,實際就證明,其實原子核與原子核之間有著無比遼闊的空間。只有當射線轟擊到原子核時射線才會被反射。反射率是八千分之一。

那麼我們感覺到物質是什麼?

其實物質都是空的,我感覺到地物質都是微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也就是說,我們看、聽、觸、味等等感覺,其實都不是物質本身,而微觀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有人會說,不管是物質本身,還是物質作用,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這就是物質,物質的特性。

如果你再看量子力量的發展,讀到量子疊加態後,你對物質的客觀性也會產生懷疑。

當我們意識作用到微觀物質(薛丁格的貓)身上時(測量),物質也許並不是客觀不變的。當然這只是哥本哈根學派的看法。

很多人仍然堅持物質的客觀性, 這個意識並不能決定物質的狀態。

當量子力學的實驗工具進一步發展後,人類發明了粒子加速器,人類對微觀粒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人類認識到,微觀物質並不是不滅的。

粒子以光速運動就會產生物質湮滅。

當然這一過程要遵循質能方程。

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哲學上結論:物質並不是就在那,不增也不減。

物質的客觀性從根本上被否定了。

物質可以湮滅,萬法可滅,色即是空。

也許這才是量子力學的哲學意義。


2023-6-23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