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上將黃永勝從香港回來後,對林總說:香港比不上廣州

甬說 發佈 2023-12-05T02:36:29.488386+00:00

1950年黃永勝身為廣州軍區的重要將領,不顧自己身上肩負的重擔私自跑去香港遊玩,廣州軍區得知後嚇了一大跳。

1950年黃永勝身為廣州軍區的重要將領,不顧自己身上肩負的重擔私自跑去香港遊玩,廣州軍區得知後嚇了一大跳。

林彪和聶榮臻為此事後把黃永勝叫去大罵一通,他卻表現得不以為然,一個高級將領為了一己私慾做出這種離譜的事情,黃永勝此人是真不靠譜。

一個將軍能做出多不靠譜的事

黃永勝原名叫黃敘錢,早年因為染上賭博的陋習把本來不錯的家庭搞得負債纍纍,被逼債的他拋下一家老小去崇陽縣當一個民團士兵。

而他之所以後來會叫黃永勝,還是毛主席給他改名,一次戰鬥中有小股敵人突然打到前敵委員會和紅四軍軍部附近,黃敘錢是當時參與抵抗的人員之一。

毛主席在戰鬥結束後找到黃敘錢和他聊家常,聊天中毛主席覺得敘錢這個名字不好,革命戰士不能只講錢,要為無產階級革命而奮鬥。

於是毛主席為黃敘錢改名叫黃永勝,希望他能在革命道路上永遠保持勝利。

革命勝利新中國成立後,自視甚高的黃永勝屢次違背軍紀黨紀,在部隊內搞奢侈作風和行徑,做出好幾次不靠譜的事情。

剛到深圳的時候黃永勝到一個部隊去視察,晚上一個人在軍營里覺得無聊,竟然在籃球場上拉電燈跳舞,這可是在部隊裡面,身為高級將領不以身作則保持優良作風,居然帶頭在軍營里跳舞玩起來。

革命前輩董必武當時正好在廣州療養身體,知道此事後一封電報打到廣州軍區,要求馬上把黃永勝叫回軍部召開黨小組會議。

黨小組會議上除了董必武和黃永勝,還有陶鑄和詹才芳,黃永勝找到詹才芳將軍,一個勁地向他說好話,表示自己以後再也不敢了。

會議上黃永勝一直在檢討,向與會人員還有董老保證這是最後一次,絕不再犯。

可等董老離開廣州後,黃永勝又頻頻搞起跳舞場,舊態萌發。

除了跳舞黃永勝是一個閒不住的人,沒事就喜歡亂竄,1950年春天十三兵團文工團打算派人去香港買一些西洋樂器。

黃永勝聽到這個事情後,按捺不住的心開始騷動起來,他告訴自己的妻子項輝芳,自己接到命令馬上要解放香港,所以打算先潛入香港偵查一下地形。

實際上他是自己做主,和一個比較熟悉的軍政委換了便衣,跟文工團的同志結伴去香港看看外面的世界。

當時香港非常混亂,國民黨特務、潰兵、土匪和幫派分子雲集,萬一黃永勝暴露了身份後果不堪設想。

在家苦等三天的項輝芳發現黃永勝遲遲未歸,心裡有些著急怕丈夫出意外,她找到十三兵團政委賴傳珠,問他黃永勝到香港偵查的事情怎麼還沒結束,都過去三天了。

賴傳珠聽完項輝芳的描述後大吃一驚,反問起項輝芳為什麼黃永勝會去香港。

兩人說出各自知道的情況後,賴傳珠頓感大事不妙,他急忙向上級軍委匯報黃永勝私自赴港的事情。

事情從政治委員譚政一直上報到林彪和羅榮桓處,林彪對這個嫡系手下還是很呵護,即便對方犯下如此大的過錯也沒有進行具體的懲治措施,只是讓黃永勝承認錯誤並通報批評。

事後黃永勝在跟林彪的會面中提起私自跑去香港的感受時,說香港沒什麼花頭,還不如廣州有意思。

1950年的香港

黃永勝這話也沒說錯,香港真正起家成為東南亞地區的最亮眼的城市之一,是20世紀70年代之後的事情。

從1842年英國人把香港變成「殖民地」後,這裡很長一段時間經濟發展都很緩慢,當時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香港不如廣州,更不如上海」。

100多年的時間裡英國殖民色彩的資本主義決定著香港的發展變化,清朝和「中華民國」的制度政策對香港的影響很小。

20世紀50年代之前,英國殖民色彩的資本主義並沒有給香港帶去繁榮,經濟狀況跟英國多數殖民地相似沒什麼經濟特色。

英國人管理香港後,當地洋商主要從事的經濟活動就兩個,一個是骯髒的鴉片貿易,還有一個就是殘酷沒人性的華工販運。

根據記載19世紀下半葉,從香港運往中國大陸的鴉片每年有數萬箱之多,巔峰時期更是達到了7萬箱。

從香港販運到世界各地的華工累計超過兩百萬人。

歧視性極強的殖民統治讓香港的華人備受壓制,特別是港英政府毫不掩飾的歧視政策,讓英國人在香港政府中占據所有高級職位。

在香港占大多數的華人政治上處於完全無權的地位,經濟上也備受排擠和壓榨。

比如華人不允許進入高級酒店和私人會所,不可以在山頂道建造高級住宅,沒有通行證晚上不可以出門等等。

種族歧視的政策下的香港華人承受著痛苦和犧牲,沒有機會去發揮他們的幹勁和才華,因此當時香港想要繁榮缺少一個關鍵的支撐點。

產業結構單一化,沒有像樣的現代化大工業,香港在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很低,1950年本地生產總值全部加起來僅有31.5億港元,算下來人均約1400港元。

經濟發展水平在很多方面還比不上廣州,後來的高樓建築也沒有在香港出現,在西方世界眼裡50年代的香港還是一個窮酸破敗的貧民城市。

1951年是香港的轉折點,韓戰爆發後美國操縱下的聯合國對中國實行「貿易禁運」,許多重要物資都不允許運到中國大陸。

遭此打擊後香港的轉口生意一落千丈,外貿是香港經濟的支柱,這根支柱的斷折讓香港整體經濟受到巨大衝擊,工商企業紛紛倒閉。

站起來拯救香港的是華資企業,他們以紡織、印染、服裝等行業作為突破口,給香港找到一條生存和發展的道路。

經過短短七八年的努力,香港工業取得相當顯著的成就,港島和九龍一帶出現很多工業區,工廠數量和工人人數在這個時期得到成倍增長。

到1959年香港僅產品出口總值這一項就達到22.8億港元,超過轉口貨物總值,占香港出口總值的70%,自此香港從一個傳統的轉口港變成以出口加工為主導的工業城市,開啟它經濟騰飛的道路。

1950年的廣州

同時期的廣州是怎麼一副樣子呢?

廣州從清朝開始就有十三行做進出口貿易,是中國清朝很早開始對外貿易的城市之一,隨著工業化進程的腳步,優越的自然資源、社會環境和經濟條件孕育了廣州工業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之前,廣州工業發展過程中的資本構成主要來自國外、政府和個體三個層面,先後出現外資工業、官辦工業、民營工業、中外合資工業和官商合辦工業五種模式的工業類型。

工業發展初期西方資本是廣州工業發展的主要經濟來源,最早引進了機械化生產模式。

隨著洋務運動的展開,國內資本投資的官辦工業和民族工業相繼出現,先後開辦涉及軍工、機械製造、紡織等行業的工廠。

民國時期管辦工業主要集中在軍工、機械、能源和建材等領域,興辦了大量新型工廠,民營資本作為補充,主要投資方向在紡織、食品、製藥和化工等小型輕工業。

中國第一家具有彩色印刷技術的工廠就出現在廣州,是1905年從西方引進彩印設備後成立的。

全國最早的橡膠製品生產企業廣東兄弟創製樹膠公司,1915年在廣州開設。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950年,廣州工業總產值中食品工業占34.6%,是占比最大的行業,緊跟其後的是紡織和機械工業。

和當時還在做轉口貿易的香港來說,廣州的發展更具有活力和工業化特徵。

敢為天下先的廣州人,沒有一味迴避外界日新月異的科學發展,選擇擁抱技術,讓廣州成為中國民主工業的誕生地之一。

廣州除了引進工業技術以外,一起出現的還有各式各樣的建築風格,涵蓋傳統建築、古典建築、折衷主義、蘇氏建築和未來的現代主義建築。

折衷主義是民國時期廣州建築物的特點,單純的中式建築沒辦法滿足工業對空間的需求,因為建築主體採用西式建築的形式,局部採用中式裝飾,形成中西合璧的折衷主義建築成為當時廣州工廠的一大亮點。

以陳沛霖和陳拔廷開辦的協同和機器廠為例,該廠房採用金字架屋頂,鋼材梁架,建築山牆採用巴洛克風格,外牆採用灰砂磚。

正門頂部刻著「協同和機器廠」六個大字,門楣上方雕有灰塑,具有中西混搭的折衷主義特色。

後來因為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全國經濟政策調整,廣州成為全國經濟一盤局中的一顆棋子,它的發展變得緩慢平和。

改革開放以後,廣州因為其自身地理位置和優渥的人文環境,很快從沿海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工業中心。

早在1990年廣州工業總產值已經達到435億元,在全國僅次於上海、北京和天津,位居第四。

時代發展下的中國

同時期的香港和廣州進行對比,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人文建築,香港對當時的黃永勝來說遠不如廣州「好玩」,只是香港作為貿易港口,其擁有的工業產品比較豐富,這恐怕才是最吸引黃永勝的地方。

黃永勝荒唐的舉動在林彪眼裡反而成為可以重用的人,因為他有自己的缺點,後來林彪身體不好需要長期養病,他把掌控華南地區的權力交給黃永勝,任命其為廣州軍區司令員、黨委第一書記。

在林彪的栽培和推薦下,地位一升再升的黃永勝對林彪感恩不盡,緊跟林彪唯命是從,兩個人自此徹底走到一起狼狽為奸。

特殊時期黃永勝作為林彪最信任的手下,幫助林彪製造諸多證據誣陷其他忠黨愛國人士,是不折不扣的黨內蛀蟲、敗類。

人在做天在看,黃永勝的不法行為在1971年被終結,經毛主席同意黃永勝等人離職並隔離審查。

1973年中央決定開除黃永勝的黨籍,並撤銷其黨內一切職務,8年後經過最高法特別法庭的審判,黃永勝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

面對黨的教育改造工作,黃永勝心裡顯得很不服氣,一直對教育工作存在牴觸。

心中壓抑的苦悶感讓他積鬱成疾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不久後就重病纏身,1983年時他的病情已經相當嚴重,沒多久就病故了。

黃永勝掌握著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不做實事,反而為一己私慾和實現個人野心勾結林彪等人,是不折不扣的罪人。

他的下場是必然行為,和他一起逐漸沒落的還是當初他不看好的香港。

香港經歷經濟飛速崛起後現已陷入「技術性衰退」,和1950年的情況極為相似,就是產業結構單一化,現在香港經濟過度依賴金融服務業、旅遊業這些空心化行業。

高科技產業沒有一定的產業規模,缺乏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創新生態,壟斷資本逐利和短視的行為讓香港社會創新精神萎靡,社會生態缺乏動力。

最典型的就是貧富差距過大帶來年輕人發展困境,被樓市綁架的香港年輕人不再相信「獅子山精神」,對未來的迷茫和對港府的不滿充斥在香港年輕群體之中。

反觀廣州一直保持著非凡的經濟活力,蓬勃發展。

根據2023年披露的廣州GDP數據,現如今它的GDP已經達到驚人的28839億元,超過香港的24279.74億元。

產業升級步伐加快,廣州業已形成6個產值超千億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廣州期貨交易所揭牌實現國家級金融基礎設施歷史性突破。

香港如果再不努力,將繼續沉淪在那個高房價、貧富差距過大和人心渙散的困局中。

參考:

《「中南王」黃永勝》吳東峰

《「中南王」黃永逸事》吳東峰

《廣州工業建築遺產研究》賈超,王夢寒

《林彪集團五干將浮沉錄之一:黃永勝》霞飛

《香港問題的由來及解決:香港問題叢書合訂本》王巧瓏

關鍵字: